周钦
- 作品数:12 被引量:306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 医疗保险、风险偏好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被引量:24
- 2015年
-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数据,从微观角度探究了医疗保险、风险偏好及其交互效应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家庭参与股市的可能性和参与程度,对参与股市可能性的促进作用并不存在于所有家庭,仅对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家庭影响显著。同时,只有风险偏好家庭通过提高股票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加深了股市参与程度。城职保家庭的金融风险投资可能性和程度远大于其他医疗保险家庭;医疗保障水平越高,家庭股市参与可能性和参与程度越高。政府可以考虑通过提高保险筹资水平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并且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在更高水平上减少医疗经济支出风险,进而改善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 吴庆跃周钦
- 关键词:医疗保险风险偏好
- 医疗保障水平与中国家庭的医疗经济风险被引量:33
- 2013年
- 利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大病冲击下中国城镇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医疗保险的作用发挥。研究结果显示,收入水平、慢性病人数、家庭年龄是增加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主要因素;医疗保险降低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作用明显,医疗保险报销水平越高,其作用越大;医疗保险有效降低了低收入家庭的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但对慢性病、老年家庭的作用有限。因此,政府部门需重点控制低收入、慢性病、老年家庭的医疗经济风险,并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定不同的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
- 周钦臧文斌刘国恩
- 关键词:医疗保障水平
- 农民工的实际医疗服务可及性——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的专项调研被引量:22
- 2013年
- 基于2011年北京市农民工专项调研数据,从医疗服务可及性角度评估了不同医疗保险对农民工的实际保障作用。结果显示,一方面,城市的医疗保险提高了农民工的预防性医疗服务可及性,但新农合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城市的医疗保险和新农合都未能有效促进农民工的常规性医疗服务利用。究其原因,发现医疗费用垫付和异地报销制度是降低农民工常规性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主要原因,医疗费用不需要垫付或不需要回乡报销的医疗保险才能有效促进农民工在生病后选择医疗机构就医,同时降低自我医疗的可能性。
- 周钦秦雪征袁燕
- 关键词:农民工
- “全民医保”与“垫支”负担——医保垫付制度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医保垫付制度设计下,参保人群需要先行垫付全额医疗费用,无疑带给个人或家庭垫付医疗费的经济压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就医保垫付制度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得出,当面临信贷约束和预算约束时,穷人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付医疗费用时,实际的医疗消费将低于最优消费水平。实证部分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发现医保垫付人群的健康状况有更差的倾向,但是其住院医药总费用比实时结算人群低12.7%;医保垫付导致低收入和农村参保人群分别缩减64.2%和23.1%的住院医药支出。因此,医保垫付制度给经济水平有限的参保人群造成了明显的垫支压力,进而抑制其医疗需求,这样的制度设计将严重影响医保制度的实际受益人群。
- 周钦刘国恩
- 关键词:医疗服务利用信贷约束
- 健康冲击: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被引量:32
- 2014年
- 在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的行动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在应对居民遭遇疾病冲击时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本文利用大型微观数据研究了医疗保险制度对居民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和经济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保险人群的住院可及性明显高于非医保人群,同时医药总费用也明显较高。然而医保人群的自付医药费用仍然显著低于非医保人群,自付医药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也更低。医疗保险制度对减轻老年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医疗经济负担具有显著作用。公费医疗和城职保在降低医疗负担上的作用明显高于其他保险形式。由此得到的基本结论是,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了医保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显著减轻了其医疗经济负担,并且更多惠及了慢性病、老年人群;未来制度的完善需要重点考虑如何惠及低收入和外地户口人群。
- 周钦刘国恩
- 关键词: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利用
- 医保受益性的户籍差异——基于本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研究被引量:43
- 2016年
- 本文利用大型微观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广义线性模型(GLM)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估计中国本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医保受益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医保受益水平存在显著的户籍差异,流动人口的医保报销水平显著低于本地户籍人口。流动人口较低的医保受益水平抑制了其对正规医疗的选择,同时医保制度对流动人口医疗负担的降低作用显著小于本地户籍人口。究其原因,户籍制度挂钩的医保"属地"管理制度与流动人口"流动性"之间的矛盾,使其医保不适用可能性显著高于本地户籍人口,从而导致医保受益水平偏低。因此,突破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弊端,建立适应流动人口需求的医保制度是切实提高流动人口实际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 周钦刘国恩
- 关键词: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
-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孰优孰劣,患者说了算被引量:1
- 2013年
- 夹缝中生存的民营医院
随着新一轮医改的推进,各地政府鼓励倡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从而促进公立医院改革。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如同雪中送炭,各路社会资本跃跃欲试进入医疗市场一展身手。2012年8月30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18条关于社会办医的新政策,强调社会办医疗机构与政府办医疗机构一视同仁。然而,由于政策背景、自身经营以及行业发展等多方原因,各种相关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的却是很少。
- 周钦樊敏杰
- 关键词:社会资本
- 医疗保险对我国城市与农村家庭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医疗保险对我国城市和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方法:借助"准社会实验"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参保家庭的年总消费量明显高于非参保家庭,且随着家庭医疗保险覆盖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促进家庭消费的作用加大;与此同时,医疗保险对农村家庭消费的边际效应大于城市家庭。结论:医疗保险通过增强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而降低了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促使其更倾向于增加当期消费。
- 周钦袁燕
- 关键词:医疗保险家庭消费预防性储蓄
- 医疗保险视角下的中国家庭金融研究
- 近年来,随着家庭财富水平的上升和金融实践的发展,家庭金融(Household Finance)随之成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关于家庭财富风险、资产配置行为等的研究,有利于引导家庭建立最优的财富配置规则,同时促进金融市...
- 周钦
- 关键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医疗保险
- 文献传递
- 医疗保险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4
- 2015年
- 医疗保险覆盖下,家庭可能会减少预防性储蓄量,同时也可能会调整资产结构。目前已有不少关于医疗保险与家庭消费关系的研究,但鲜有文献研究医疗保险与家庭资产结构的关系。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S)数据,本文探究了医疗保险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我们发现医疗保险会显著改变城市和农村家庭的资产选择,参保家庭更加偏好较高风险水平的资产。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不确定性下的家庭投资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周钦袁燕臧文斌
- 关键词:医疗保险资产选择预防性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