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晋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睾丸Leydig干细胞分离、纯化及鉴定的体外研究
- 目的改进Leydig干细胞的分离及纯化方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鉴定。方法通过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及双抗体免疫磁珠分选法由7天大鼠睾丸内获得Leydig干细胞。以条件培养液对其进行培养,采用CCK法测定增殖能力。通过...
- 肖斌邢新王晓云周英晋毕宏达朱吉张敬德
- 关键词:细胞分离LEYDIG体外研究
- 文献传递
- 共培养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leydig细胞分化的研究
- 研究背景
随着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雄激素缺乏性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雄激素的缺乏不但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如男性第二性征异常、造成生理功能紊乱,且严重影响男性的心理健康,容易造成社会问题/[1...
- 周英晋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LEYDIG细胞共培养睾酮种子细胞
- 文献传递
- 外眦锚着技术在邻近睑缘下睑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外眦锚着技术在邻近睑缘的下睑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外眦部V—Y推进皮瓣和鼻唇沟皮瓣修复邻近睑缘的下睑创面,同时采用外眦锚着技术形成2—5mm长的睑板条,缝合至外侧眶壁的骨膜上,收紧下睑缘,预防术后下睑退缩或睑外翻;共修复邻近睑缘的下睑缺损11例,缺损面积为3.0cm×2.1cm-4.8cm×3.5cm。结果所有患者(11处缺损)均得到Ⅰ期修复,皮瓣血运良好,切口Ⅰ期愈合。获随访6~12个月,局部平整,切口瘢痕隐藏于面部皮纹内而不显,双侧眼睑对称,下睑无明显退缩或外翻,眼睑无明显的扭曲和移位畸形,面部形态满意。结论外眦锚着技术应用于邻近睑缘下睑创面的修复,能够有效地预防下睑退缩或外翻的发生。
- 周英晋李军辉毕宏达邢新
- 关键词:皮肤缺损
- 共培养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睾丸间质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共培养诱导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MSCs)向睾丸间质细胞(Lc)分化的可行性,为解决组织工程化雄激素分泌组织研究中种子细胞来源不足的问题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通过Ficoll液分离、贴壁后传代并富集3周大鼠的BMSCs,及以差速贴壁法获得的大鼠Lc。将两种细胞通过tran-swell培养皿的间接共培养作为实验组,单纯的LC及BMSCs培养组分别做阳性及阴性对照。4周后,各组BMSCs进行Lc的特异性指标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结果4周后,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部分BMSCs表达LC特异性标志物3B-HSD、LHR;RT-PCR检测stAR及3p-HSDmRNA呈阳性表达,而对照组呈阴性。结论通过体外共培养模拟LC生长的微环境,能够诱导BMSCs向LC方向上分化,在改善培养条件及提高诱导效率后,将可能为雄激素缺乏性疾病提供一条有前景的治疗途径。
- 周英晋邢新王晓云周广东杜红岩毕宏达肖斌
- 关键词:共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睾丸间质细胞
- 睾丸Leydig干细胞分离、纯化及鉴定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改进Leydig干细胞的分离及纯化方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鉴定。方法通过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及双抗体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大鼠睾丸内获得Leydig干细胞。以条件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CCK法测定增殖能力。通过PDGFRα、LIFR及3β-HS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Leydig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分化后,检测Leydig细胞的睾酮分泌能力。结果每个睾丸约可获得83 000个干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PDGFRα阳性率为(98.0±0.8)%。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的SLCs增殖明显,在1个月内能稳定维持其干性而未向Leydig细胞系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PDGFRα、LIFR阳性表达,3β-HSD为阴性表达。Leydig干细胞在含有T3和HCG的培养液中培养后,第5天即可测到睾酮分泌,分化后的细胞3β-HSD+。结论由差速贴壁法及双抗体免疫磁珠分选法能获得纯化的PDGFRα+/LHR-细胞,这些细胞符合SLCs所必须具有的特征。采用该方法获取SLCs,操作简便,细胞损伤小并且获取纯度高。
- 肖斌王晓云周广东周英晋毕宏达朱吉张敬德邢新
- 关键词:细胞培养分化
- 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介绍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以面部皮下组织作为皮瓣的供血蒂,转移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皮瓣面积为1.0cm×1.0cm至3.0cm×4.0cm。结果本组2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面部形态满意,术区平整,无"猫耳"畸形,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 肖斌邢新张敬德王晓云陈江萍周英晋朱吉
- 关键词: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面部缺损
- CT三维重建下软组织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诊疗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对深部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对17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通过局部多点注射造影剂并行CT扫描后三维重建,以此制定治疗方案及选择治疗方式。结果8例行手术切除,5例行硬化治疗,4例行铜针留置术及硬化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CT扫描后三维重建,能立体、清晰地显示瘤体的营养及分支血管及骨组织侵犯情况,明确诊断并辅助临床达到有效治疗。
- 周英晋李军辉邢新张敬德肖斌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CT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