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
- 作品数:22 被引量:157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睾丸Leydig干细胞分离、纯化及鉴定的体外研究
- 目的改进Leydig干细胞的分离及纯化方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鉴定。方法通过胶原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及双抗体免疫磁珠分选法由7天大鼠睾丸内获得Leydig干细胞。以条件培养液对其进行培养,采用CCK法测定增殖能力。通过...
- 肖斌邢新王晓云周英晋毕宏达朱吉张敬德
- 关键词:细胞分离LEYDIG体外研究
- 文献传递
- 不同内固定材料对兔胫骨骨折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使RNA表达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 2005年
-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族多功能的蛋白多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为转化生长因子β1。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不同,其影响程度如何是判定内固定材料优劣的一个重要评定指标。目的:通过不同内固定材料固定后骨折愈合不同阶段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细胞内定位,借此探讨不同内固定材料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病理科。材料:实验于2000-03/2001-07在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骨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新西兰兔42只,所有动物均随机抽取,雌雄不限,按内固定物分成两组:矩形髓内钉组;不锈钢接骨板组,每组动物21只。方法:以矩形髓内钉与不锈钢接骨板固定兔胫骨制作骨折内固定模型,骨折内固定部位为兔左胫腓骨交界下2mm处。手术前后用市售动物颗粒饲料分笼喂养,饮用自来水,自由活动,不用外固定。每组动物于内固定手术后1,3,7,14,21,28d分别处死3只,取骨折端骨痂及周围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切片和原位杂交处理。主要观察指标:观测并记录组织切片中不同细胞内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染色阳性强度和阳性面积比,显示兔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中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分布和含量。结果:共用实验动物42只,腹泻死亡3只,伤口局部感染骨外露3只,共6只未纳入结果分析,矩形髓内钉组和不锈钢接骨板组各3只,进入结果分析动物数36只。①在骨折早期,矩形髓内钉组和不锈钢接骨板组局部的细胞和间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均无表达;7d后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中有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阳性表达。②矩形髓内钉组和不锈钢接骨板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阳性染色强度、阳性面积比及阳性指数术后14d最高(12.36±
- 王志伟吴岳嵩王文良倪灿荣王建华肖斌吴卫青
- 关键词:髓内骨折转化生长因子Β信使
- 股骨骨肿瘤治疗中的交锁髓内钉应用被引量:1
- 2000年
- 徐卫东张春才吴岳嵩纪方肖斌侯铁胜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重建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循环功能衰竭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循环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近 11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 5 75例病例资料 ,分析术中发生循环功能衰竭的 3例患者的一般情况、麻醉实施、以及出现循环功能衰竭时的血液动力学反应、抢救措施等。 结果 :术中发生循环功能衰竭的 3例患者均为高龄女性 ,且合并有较严重心血管疾病。 2例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1例为髋臼发育不良 ,3例均以第三代骨水泥技术作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 ,在使用骨水泥时出现低血压、氧饱和度迅速下降及心律减慢。经输血、输液 ,用多巴胺维持血压等抢救措施 ,患者血压渐恢复 ,生命体征稳定。结论 :循环功能衰竭以及其发展所致的猝死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其与骨水泥的应用、骨床准备时加压导致的空气、脂肪和骨髓组织的栓塞有关。仔细手术操作 ,术中严密监测。
- 徐卫东徐美英肖斌苏佳灿吴岳嵩李文献许华王志伟
- 关键词:髋假体循环功能衰竭
- 基因重组溶瘤腺病毒与无水乙醇瘤内注射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对比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瘤内注射删除ElB基因的重组溶瘤腺病毒与无水乙醇消融两种方法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裸鼠原位种植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构建裸鼠胰腺原位种植瘤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54只裸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其中4组分别给予瘤内注射溶瘤腺病毒、无水乙醇、联合或不联合吉西他滨静脉化疗,另2组一组给予化疗并瘤内注射生理盐水,一组瘤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4周后处死裸鼠并观察各组瘤体生长、转移情况,间接免疫荧光观察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病毒分布情况,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电镜观察注射病毒后肿瘤细胞内结构的变化。结果注射无水乙醇组3只裸鼠于注射后48h内死亡,死亡率16.7%,注射溶瘤病毒组均存活。注射病毒联合化疗组肿瘤体积增长明显小于对照组和单纯化疗组(P值分别为0.008和0.040),注射无水乙醇联合化疗组亦有同样变化(P值分别为0.000和0.006),同时单纯瘤内注射无水乙醇组肿瘤体积增长也明显小于对照和单纯化疗组(P值分别为0.012和0.041)。间接免疫荧光表明注射后溶瘤病毒除肿瘤组织外在其余组织中无明显分布。TUNEL法检测表明各组问凋亡率存在显著差异(P=0.021),其中注射溶瘤病毒联合化疗组的凋亡率为(83.2±35.7)%远高于其余各组。电镜观察见病毒注射后肿瘤细胞内部出现趋向凋亡变化。结论溶瘤病毒瘤内注射对于加强吉西他滨的抗肿瘤作用是有益的,这种作用没有无水乙醇瘤内注射那么明显,但在安全性上是高于无水乙醇的。同时,该溶瘤病毒具有较明显的嗜肿瘤特性,瘤内注射对其它组织影响极小,是安全的。另外,溶瘤病毒抗肿瘤的效应可能还存在诱导凋亡等其它途径。
- 肖斌杜亦奇满小华江静娴龚燕芳金震东李兆申
- 关键词:溶瘤病毒胰腺肿瘤
- 瘤内注射重组溶瘤病毒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l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溶瘤病毒(H101)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无手术指证的未行抗肿瘤治疗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共19例,于内镜超声引导下行H10I瘤体内注射,并于注射后第3、10、17d行吉西他滨静脉化疗(1000mg∥m^2),共2个疗程。记录注射前后肿瘤体积,评定疗效;记录患者疼痛及Kamofsky评分变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生存期。结果12例肿瘤体积缩小5.3%~69.7%,但治疗前后的平均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19例患者均完成2周期联合治疗。3例(15.8%)部分缓解;10例(52.6%)稳定;无治愈患者。治疗后平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3.1±1.7比3.9±1.6,P=0.004)。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明显提高[(68.4±12.1)%比(61.1±9.9)%,P=0.003)]。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与腹泻。19例患者生存期为2.5~10个月,随访截止时9例患者仍存活。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溶瘤病毒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疼痛评分。
- 肖斌金震东李兆申杜奕奇吴仁培周静
-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溶瘤病毒超声检查介入性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防治策略被引量:84
- 2000年
- 王建华吴岳嵩徐卫东肖斌
-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脱位
- CT三维重建下软组织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诊疗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对深部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对17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通过局部多点注射造影剂并行CT扫描后三维重建,以此制定治疗方案及选择治疗方式。结果8例行手术切除,5例行硬化治疗,4例行铜针留置术及硬化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CT扫描后三维重建,能立体、清晰地显示瘤体的营养及分支血管及骨组织侵犯情况,明确诊断并辅助临床达到有效治疗。
- 周英晋李军辉邢新张敬德肖斌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CT三维重建
- EUS与ERCP联合应用的现状和价值被引量:3
- 2010年
-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技术经过近40年的发展,器械和技术已日趋完善,在胆胰疾病的诊治中拥有重要地位。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技术出现较晚,然而随着器械和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对ERCP和EUS的联合应用多有报道,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并结合作者体会对联合应用的现状和价值作一评述。
- 金震东肖斌
- 关键词:ERCPEUS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超声检查胆胰疾病
- 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介绍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以面部皮下组织作为皮瓣的供血蒂,转移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皮瓣面积为1.0cm×1.0cm至3.0cm×4.0cm。结果本组2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面部形态满意,术区平整,无"猫耳"畸形,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 肖斌邢新张敬德王晓云陈江萍周英晋朱吉
- 关键词: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面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