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欣慧 作品数:9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肾内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公式比较 2014年 目的 评价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公式在高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 选择高龄CKD患者217例,采用CG公式、校正CG公式、简化MDRD公式、改良简化MDRD公式(rMDRD公式)、针对中国CKD患者的改良简化MDRD公式(cMDRD公式)、CKD-EPI公式分别估测GFR,与BSA标准化的以Gates法^99mTc-DPTA法测定的GFR(mGFR)进行比较.采用偏差、准确率、MSPR、线性相关及直线回归分析、Bland-Altman曲线分析等方法评估各公式的优劣.并探索使用数据转换的方式进一步对估测公式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CKD-EPI公式较其他公式具有较小的偏差(估测偏差绝对值百分数=26.57 mL·min^-1·1.73 m^-2,P=0.048)、更优的准确性(15%准确率=31.8%,P<0.001;30%准确率=56.68%,P=0.043)和更强的相关性(r=0.756,P<0.001),然而各公式30%准确率均低于60%,Bland-Altman曲线分析显示校正CG公式一致性较好(<60 mL·min^-1· 1.73 m^-2),其余公式一致性均欠佳.经数据转换,可改善各公式的准确性.结论 当血肌酐的测定方法为酶法时,以临床常用的GFR评估公式预测高龄CKD患者的GFR,可能产生明显偏差.从本研究提示,CKD-EPI公式表现优于其他公式,可能更适合我国高龄CKD患者. 张艳 傅辰生 王姣锋 冯欣慧 张晓丽 张振兴 肖婧 叶志斌关键词:高龄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酶法检测肌酐值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分析 2012年 目的:通过重新表达的MDRD公式(reexpressed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study equation,rMDRD公式),以酶法检测肌酐值估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析rMDRD公式应用于中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所得估算的GFR(estimated GFR,eGFR)的精确度及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893例CK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位素法测定的GFR为标准,分析酶法检测肌酐值代入rMDRD公式所得eGFR的精确度及准确性,并评价适当数据转换是否可以提高该公式应用于中国CKD患者的效能。结果:rMDRD公式直接应用于中国CKD患者时精确度和准确性均较低,进行数据转换后,估测效能有所提高,但仍显著低于西方人群。结论:rMDRD公式不适合直接应用于中国CKD患者,亟待开发基于酶法检测肌酐值的eGFR公式。 傅辰生 冯欣慧 张晓丽 严震文 叶志斌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 酶法 慢性肾脏病 CG和简化MDRD方程对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估价值 目的:Cockcorft-Gault方程(CG方程)和简化MDRD(ModificationofDietinRenalDisease)方程被广泛用于估测成人CKD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本研究探讨了在不同CKD患者... 冯欣慧关键词:慢性肾病 肾小球 滤过功能 透析与非透析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自由生活状态下的能量消耗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透析与非透析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自由生活状态下的能量消耗。方法随机抽取老年透析患者20例(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各10例)作为透析组,同时抽取20例与透析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方面榴近的菲透析患者作为菲透析组。采用MiniSun公司的IDEEA(intelligent device for energy expenditure and activity)系统,测定患者24h总的能量消耗及不同活动方式的能量消耗情况。结果透析组每日量消耗高丁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坐、站、走、躺的能量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组能量消耗多分市在2000—2500kcal/d区间,非透析组能量消耗多分布在1500-2000kcal/d区间内,两组有统计学差异。血透与腹透组的能量消耗相近(P〉0.05),但血透患者卧、站状态下消耗等量所占的比例、所消耗能量的数值均高于腹透患者, 而走状态下所消耗能量所占的比例、所消耗能量的数值低于腹透患者(P〈0.05)。结论老年透析患者的能量消耗高于非透析患者。老年血透和腹透患者自由生活状态下的能量消耗相近,但在不同活动状态下所消耗的能量有所不同。 陈伟军 张晓丽 盛蔚文 陆轶君 冯欣慧 叶志斌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 能量消耗 老年人 高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比较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在老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以同位素显像法测定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为标准,评价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用于334例高龄CKD患者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果目前最常用的CG和MDRD系列公式在估算高龄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时均无法达到临床需要的估算效能。经过数据转换,可以改善这些公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论在以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公式评价高龄CKD患者肾功能时需审慎,建议个体化选用公式,适当数据转换,必要时直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或内生肌酐清除率。 傅辰生 冯欣慧 张晓丽 盛蔚文 陆轶君 叶志斌关键词:高龄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Erdheim-Chester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4 2008年 Erdheim-Chester病(ECD)是一种罕见的非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往往可以侵犯多脏器系统。该病首先由Jakob Erdheim和william Chester于1930年报道,他们发现2例患者都出现了广泛的脂质沉积和相应的骨骼改变,并称其为“类脂质肉芽肿病”。1972年Henry Jaffe又报道了2例类似患者,并将其称作“Erdheim—Chester病”。Jaffe把ECD定义为一种罕见的成人组织细胞增生异常,其特点是骨髓中泡沫样的载脂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的炎性浸润、长骨的广泛硬化和骨骺的相对疏松。目前已有100多例相关病例的报道。 冯欣慧 叶志斌关键词:ERDHEIM-CHESTER病 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 诊治 脂质沉积 多核巨细胞 骨骼改变 以肾包膜明显增厚为特征的结节性多动脉炎1例——附相关文献复习 2009年 司徒碧颖 张晓丽 张振兴 冯欣慧 叶志斌关键词:肾包膜 增厚 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公式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公式在中国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年龄75~96岁的非外籍老年CKD患者324例,分别采用Cockcorft—Gault公式(CG)、校正CG公式、肾脏疾病饮食改良系列公式(MDRD)和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EPI)估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并与体表面积标准化以^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法(^99mTc—DTPA法)测定的GFR(mGFR)结果进行比较;以mGFR≥或〈60ml·min^-1·1.73m^-2为界,将患者分为高mGFR组与低mGFR组,采用偏差、准确率、均方预测误差、线性相关及直线回归分析、Bland—Altman曲线分析、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析等方法评估各公式在总体以及各亚组中的适应性的优劣,并探索使用数据转换的方式进一步对估测公式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1)总体老年CKD患者中,CKDEPI公式较其他公式具有较小的偏差、更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相关性,但各公式30%准确率均低于70%,Bland—Altman曲线分析显示校正CG公式一致性较好,其余公式一致性均欠佳;经数据转换,可改善各公式的准确性。(2)以GFR=60ml·min^-1·1.73m^-2为临界值,各公式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价值无差异。(3)在高mGFR水平时,CKD-EPI公式偏差、准确率明显优于其他公式;在低mGFR水平时,简化MDRD公式估测偏差低于其他公式,CG公式15%准确率高于其他公式。结论当血肌酐的测定方法为酶法时,以临床常用的GFR评估公式预测老年CKD患者的GFR,可能产生明显偏差。CKD-EPI公式(尤其在高GFR水平)的适用性优于其他公式,可能更适合我国老年CKD患者。个体化选用公式和适当数据转换可能会提高预测公式的准确率。 张艳 傅辰生 王姣锋 冯欣慧 张晓丽 张振兴 肖婧 叶志斌关键词:肾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 老年人系统性小血管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系统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年龄分为老年组(37例,≥60岁)和非老年组(24例,〈60岁),评估其确诊时的BVAS评分、肺肾功能、治疗情况、疗效、治疗相关并发症和预后等,对死亡原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0.7±8.7)岁和(42.0±13.5)岁,两组确诊时的BVAS分别为22.1±9.0和20.1士8.9(P〉0.05)。老年组33例患者和非老年组22例患者曾接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两组在治疗后3m、6m、1年和2年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9.6±8.4)m和(111.2±23.2)m,观察期间老年组有10例复发,非老年组2例复发。所有复发病例中有10例发生在维持缓解期,2例完全停药。老年组病死率40.5%,非老年组为8.3%,确诊时患者的年龄及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在死亡相关单因素及多元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患者在确诊时疾病严重程度相当,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均有效,但复发率高(特别在维持缓解期)。老年组长期生存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为了避免复发和治疗相关毒副作用,所有患者应予长期监测病情。确诊时高龄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死亡的高危因素。 司徒碧颖 陆轶君 陈伟军 冯欣慧 张晓丽 叶志斌关键词:系统性小血管炎 老年 预后 死亡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