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钰
- 作品数:15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外引水稻品种(系)多抗性鉴定评价与利用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1979~1993年鉴定了由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的稻瘟病圃材料3431份,白叶枯病圃材料1303份,褐飞虱圃材料2011份,获抗稻瘟病0级431份。1~2级137份、3级121份;白叶枯病1级214份、3级272份、5级301份;褐飞虱0级231份、1级374份、3级597份,表现抗性强、抗谱广,可作为抗源材料利用的有抗稻瘟病品种12份和抗白叶枯病与褐飞虱品种各8份。
- 余永钰林抗美林朝重甘代耀罗榕城
- 关键词: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抗性鉴定水稻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 1996年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药剂防治试验王长方,种藏文,卢学松,余永钰(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该病已成为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当前缺少抗病品种。为寻找防效佳的药剂,我们于1992~1994年筛选出乙霜青、多丰农、叶青...
- 王长方种藏文卢学松余永钰
-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剂防治
- 福建省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综防控病模式的探讨
- 1997年
- 福建省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综防控病模式的探讨收稿日期:1997-02-251种藏文2肖锋1王长方1卢学松1余永钰3邱乐忠3席常辉4蔡慧娟4陈榕华(1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2福建省农业厅植保植检站;3松溪县植保植检站;4仙游县植保植检站)水稻...
- 种藏文肖锋王长方卢学松卢学松邱乐忠余永钰蔡慧娟陈榕华
- 关键词:水稻细条病白叶枯病
- 福建省小麦秆锈病流行和控制回顾
- 2008年
- 余永钰
- 关键词:小麦秆锈病小麦产量农科所
- 水稻品种的多抗性鉴定
- 1991年
- 稻瘟病、白叶枯病,褐稻虱和白背飞虱是福建省水稻最主要的病虫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及为害,遇到病害大流行、害虫猖獗的年份往往导致水稻严重减产。推广抗性良种是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我们采用国际水稻所研制的鉴别品种及筛选技术,已成功地进行了水稻品种对上述两病两虫的多抗性鉴定。一稻飞虱测定方法:采用大型水泥测定池,池内土厚18~2l厘米,每个品种播15~20粒,播后盖上尼龙沙罩。一叶一心期接虫。
- 林抗美余永钰林朝重宋银官林亨芳
- 关键词:抗性鉴定白背飞虱褐稻虱国际水稻所抗源生理小种
- 烟草青枯病发生和防治被引量:4
- 1996年
- 烟草青枯病发生和防治余永钰,林朝重(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据调查,本省烟草细菌性病害有青枯病、空腔病、剑叶病、野火病4种,其中青枯病为害最为严重。该病在烟区发生普遍,受害烟田的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严重病田全部毁灭。随着病原菌的大量积累,加上...
- 余永钰林朝重
- 关键词:烟草青枯病发病条件
- 水稻细条病与白叶枯病菌间互作被引量:5
- 1999年
- 为探讨两病菌间相互作用对两病发生、严重度的影响 ,用平板双层交叉培养法测定 86株水稻细条病菌与 2 4株白叶枯病菌间的相互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 ,两病菌间存在着 4种作用类型 , .两菌交互抑制 ; .细条病菌抑制白叶枯病菌 ; .白叶枯病菌抑制细条病菌 ; .白叶枯病菌与细条病菌无交互抑制作用。细条病菌在 、 、 类型中的比例 (占供试菌株 ,下同 )分别为 4 .65%、 13.95%和 81.4 0 % ;白叶枯病菌在 、 、 类型中的比例分别为 12 .5%、 8.33%和 79.17%。选各类型代表菌株用针刺加喷雾法 ,分别混合接种稻叶进行相互作用试验结果 ,两病菌在同一叶片上均有其对应的典型病理症状。在 、 、 、 类型中 ,混接的细条病病指比单接病指分别相差 - 2 .0 7、2 .4 0、 - 2 .52、- 0 .2 4 ;混接的白叶枯病病指比单接病指分别相差 - 0 .89、- 6.4 2、 - 0 .18、 3.18。研究结果表明 ,被抑制菌株其混接发病严重度均轻于单接 ;
- 王长方卢学松种藏文卢同余永钰
- 关键词:水稻细条病白叶枯病相互作用
-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多抗性鉴定与利用研究被引量:2
- 1993年
- 1985—1992年采用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相结合的方法,对801份(次)新品种(高代材料)在苗期和成株期进行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褐飞虱的多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多抗性品种有AO_9、AO_4、特优63、早糯403、宁早730;农艺性状兼优的品种如特优63,已大面积推广利用。
- 林朝重余永钰林抗美马兴华
- 关键词:多抗性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褐飞虱抗性鉴定抗性育种
- 闽江下游稻区水稻白叶枯病流行预测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对闽江下游稻区的水稻白叶枯病流行规律经过23a系统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病害流行主导因子。用逐步回归法在SHARPEL-5103计算器上建立3个多因子流行预测模型,用x2检验理论值和实测值拟合率均达99.5%,历史符合率达91.4%~100%,经1995、1996两年试报结果均是轻发生年,与实际相符。
- 林朝重卢同种藏文甘代耀余永钰林鸿勉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闽江下游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监测和防治对策被引量:1
- 1992年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水稻重要检疫对象,发病后轻则影响产量1~2成,最严重的可引起塌圈枯死。该病1962年在龙海县首先发生,接着福清、长乐、闽侯、仙游等县相继发病。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品种的更换,病情发生逐年减轻,至70年代、几至匿迹。进入80年代,由于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品种频繁南制,内检工作不严等原因,该病在龙海县重新抬头,1983年晚季大暴发,发病面积达13000多亩。1987年晚季仅仙游县发病面积达55000余亩。据统计,至1990年全省已有50余县发病,面积达55万亩。
- 种藏文余永钰王长方林朝重卢同
-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