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种藏文

作品数:49 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水稻
  • 15篇甘薯
  • 13篇枯病
  • 12篇条斑病
  • 12篇细菌性条斑病
  • 12篇斑病
  • 8篇毒素
  • 8篇叶枯病
  • 8篇青枯
  • 8篇白叶枯
  • 8篇白叶枯病
  • 8篇病菌
  • 7篇水稻细菌性
  • 7篇水稻细菌性条...
  • 7篇粗毒素
  • 6篇单克隆
  • 6篇单克隆抗体
  • 6篇抗体
  • 6篇克隆
  • 5篇细条病

机构

  • 48篇福建省农业科...
  • 5篇福建省农业厅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农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龙岩市农业科...
  • 1篇福建省种子总...

作者

  • 49篇种藏文
  • 26篇卢同
  • 20篇王长方
  • 11篇李本金
  • 11篇谢世勇
  • 10篇余永钰
  • 7篇黄建成
  • 7篇卢学松
  • 6篇程由铨
  • 6篇李怡英
  • 5篇康玉妹
  • 5篇吴平
  • 4篇林朝重
  • 4篇肖锋
  • 4篇李光星
  • 4篇陈庆河
  • 4篇唐兆秀
  • 4篇胡润芳
  • 3篇林时迟
  • 3篇李开本

传媒

  • 19篇福建农业学报
  • 11篇福建农业科技
  • 6篇福建省农科院...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食用菌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用菌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0
  • 3篇1989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生收获前黄曲霉污染调查被引量:13
1998年
于1997年夏季在花生收获前,采集了福建省花生主产区的漳浦、同安、晋江、惠安、福清等县(市)的田间花生果荚样品。从这些样品中分离了173个黄曲霉菌株,并测定其产毒性,产毒菌株率为62.4%,其中高毒菌株率为4.6%。各主产市、县的花生籽粒在收获前均受到黄曲霉不同程度的感染,田间平均感染率为6.1%,惠安、晋江两县(市)较重,田间感染率分别为8.6%和8.5%。花生田土壤中的黄曲霉菌量为100~2200个/g。不同品种和不同耕作制度的花生黄曲霉感染率有所差异。
唐兆秀李光星康玉妹种藏文
关键词:花生黄曲霉
全文增补中
柑桔黄龙病亚洲种病原的PCR-SSCP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应用PCR-SSCP技术对采自我国柑桔主产区、泰国和法国留尼湾等8个不同地方的柑桔黄龙病亚洲种的病原(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tiaticus)进行研究。对引物P1、P2扩增的PCR产物进行SSCP分析,得到两条清晰且泳动速率一致的条带,表明不同地方柑桔黄龙病亚洲种病原扩增的DNA片段之间没有差异。
刘利华姚锦爱种藏文谢荔岩
关键词:柑桔黄龙病病原
毛豆2808新品种的引进与应用
黄华康黄建成郑旋胡润芳种藏文
该品种系采青鲜食菜用大豆新品种,有限结荚习性,幼茎紫色,春种出苗至采青80天左右,株高35-45cm,茎粗4.5-5.7mm,主茎8-9节,主茎有效分枝2-4个,底荚高度7-10cm,株型收敛,叶片中等椭圆型,花紫色,茸...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NIRS)分析稻草纤维及硅化物组成被引量:29
2003年
水稻稻草硅质化是影响稻谷生产与稻草营养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水稻稻草硅化特点的化学分析费时、耗资、准确度较低。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NIRS)具有分析速度快、精度高、结果稳定的优点。对同年采自福建省不同种植地、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稻草及稻叶、叶鞘、茎秆共 92份样品进行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可溶及不可溶性硅化物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利用改进最小偏差 (改进最小二乘法回归技术 )回归法 (ModifiedPLS)进行定标建模 ,并进行交叉验证 (cross validation) ,探讨了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建立稻草纤维及硅化物组成快速预测模型的可行性 ,以及影响NIRS技术在建模应用中的主要因素。
沈恒胜陈君琛种藏文赵武善倪德斌汤葆莎Valdes E.V.
关键词:稻草饲草资源营养水平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营养品质半纤维素纤维素
利用甘薯青枯病菌及其粗毒素测定甘薯品种抗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用甘薯青枯菌液及其粗毒素在温室内测定甘薯幼苗的抗病性 ,结果表明青枯菌菌株侵染甘薯幼苗的病情指数与其粗毒素的致萎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45 8(n=88) ,达极显著水平 ;用 5个不同致病力 (强、中、弱 )甘薯青枯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华北 48、广薯 15、惠红早 ,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不同致病力青枯病菌菌株及其粗毒素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在 0 .9992~ 1.0 0 0 0之间 ;以不同致病力甘薯青枯菌混合菌株及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 97- 10、广薯 15、惠红早 ,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病情指数与致萎度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2 5 7~ 0 .96 5 1。说明在室内用粗毒素检测甘薯幼苗的致萎度 ,能够反映甘薯对甘薯瘟病的抗病或感病水平。
李本金谢世勇陈涵贞林时迟种藏文卢同
关键词:甘薯青枯病菌粗毒素抗性鉴定抗病育种
幼龄果园套种科杂1号对杂草的抑制效果
2002年
郭丽清黄建成种藏文林国强陈志雄
关键词:豆科绿肥幼龄果园套种科杂1号杂草
闽江下游稻区水稻白叶枯病流行预测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对闽江下游稻区的水稻白叶枯病流行规律经过23a系统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病害流行主导因子。用逐步回归法在SHARPEL-5103计算器上建立3个多因子流行预测模型,用x2检验理论值和实测值拟合率均达99.5%,历史符合率达91.4%~100%,经1995、1996两年试报结果均是轻发生年,与实际相符。
林朝重卢同种藏文甘代耀余永钰林鸿勉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闽江下游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监测和防治对策被引量:1
1992年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水稻重要检疫对象,发病后轻则影响产量1~2成,最严重的可引起塌圈枯死。该病1962年在龙海县首先发生,接着福清、长乐、闽侯、仙游等县相继发病。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品种的更换,病情发生逐年减轻,至70年代、几至匿迹。进入80年代,由于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品种频繁南制,内检工作不严等原因,该病在龙海县重新抬头,1983年晚季大暴发,发病面积达13000多亩。1987年晚季仅仙游县发病面积达55000余亩。据统计,至1990年全省已有50余县发病,面积达55万亩。
种藏文余永钰王长方林朝重卢同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甘薯青枯病潜症苗的快速检测被引量:2
1992年
建立6株分泌抗甘薯青枯病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该单抗对甘薯青枯病菌以及可侵染甘薯的7个参试青枯病菌呈阳性反应;与参试的其它假单胞杆菌、其它属的检测菌株及著苗上的各种杂菌无交叉反应。ELISA法测定培养液抗体滴度为10~2—10~3;腹水抗体滴度为10~5—10~6。检出抗原灵敏度为每ml11.5μl蛋白。杂交瘤细胞及其培养液抗体保存3年以上均保持原有特性。6株单抗对我省分离的3个致病型的甘薯青枯病菌全部产生阳性反应,覆盖面广。ELISA间接法检测人工接种的潜症薯苗,可准确地检出带菌,检出率达100%。对119份病田无症苗进行检测,其中51份阳性反应,68份阴性反应。通过单抗检测与接种检测的比较试验,说明单抗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接种法,同时快速简便。
种藏文程由铨卢同王长方李怡英吴平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姬松茸特异新菌系“白系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通过组织分离和孢子培养 ,选育出姬松茸特异新菌系“白系 1号”。该菌株子实体白色、遗传性状稳定、产量高、商品性状好 ;菌丝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2 2~ 2 5℃ ;子实体形成适宜温度为 18~ 2 2℃、空气相对湿度为85 %~ 95 %。
胡润芳黄建成林衍铨种藏文
关键词:姬松茸选育高产栽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