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克明
- 作品数:67 被引量:28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源于M1型活化小胶质细胞的外泌体,将该外泌体注射于动物的眼球组织,诱导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从而构建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本发明...
- 庄菁余克明陈熹陈水莲
- 神经营养因子诱导成年鼠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神经细胞的可能性,为神经再生及视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传至第6代,诱导前24h光用含1μg/L bFGF及 20%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以促迸细胞分裂,然后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作诱导剂,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Nestin、NF、NSE、Map-2、GFAP等特异性标志物。结果 诱导后1h,部分细胞的形态已发生改变,5h后大部分细胞不仅在形态上表现为神经元样特征,而且Nestin、NF、NSE及Map-2等特异性抗体呈阳性表达,而GFAP抗体表达呈阴性。结论 神经营养因子能将骨髓基质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
- 庄菁余克明葛坚杨智宽喻瓴郭彦王智崇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在不同瞳孔状态下的眼前段变化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有品状体眼后房型人丁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患者在缩瞳与散瞳状态下眼前段参数的变化。方法自身对照研究。随机选取ICL植入术后2周以上的患者10名(19眼),滴1%毛果芸香碱或复方托吡卡胺分别建立缩瞳和散瞳状态下的模型.然后采用眼前段光学相于断层扫描仪分别测量自然状态、缩瞳状态和散瞳状态下的前房深度、ICL拱高及角膜白对白间距等眼前段相关参数。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自然状态、缩瞳和散瞳后的前房深度分别为(3.61±0.20)mm、(3.42±0.15)mm和(3.64±0.22)mm,缩瞳状态下的前房深度较自然状态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P〈O.01),散瞳状态下的前房深度与自然状态无明显差异。自然状态、缩瞳和散瞳后的ICL拱高分别为(0.6l±0.14)mm、(0.41±0.10)mm和(O.64±o.14)mm,缩瞳状态下的ICL拱高较自然状态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O.51,P〉0.01),而散瞳状态下的ICL拱高与自然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然状态、缩瞳和散瞳后的角膜白对闩间距分别为(11.40±0.28)mm、(11.38±0.32)mm和(11.35±0.30)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L植入术后患者的眼前段参数在缩瞳(类似处于强光环境)与散瞳(类似处于暗光环境)状态下的变化可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 余克明罗汇慧庄菁张静吴君舒张晓晓
- 关键词:缩瞳
- 氯化锂保护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 李凡庄菁刘璇刘志平Kaminsk Joseph MSummersJames Bradley王智崇葛坚余克明
- DNA修复蛋白Ku及BRCA1在视网膜神经细胞内沉默的分子机制
- 余克明刘璇叶一明李凡葛坚庄菁
- 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神经视网膜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是造成视觉损害乃至失明的重要原因,由于成年视网膜组织无法自我更新病变中丢失的细胞,导致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具有不可逆性。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巨大潜力,是建立疾病模型、研究细胞替代疗法的理想供体。本文重点论述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获取及其向神经视网膜细胞定向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
- 许卓珺余克明庄菁
-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
- 圆锥角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屈光度及视力变化的临床分析
- 目的:分析圆锥角膜患者在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中山眼科中心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确诊圆锥角膜并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的患者50例(64眼),其中男36例(50眼),女14例(16眼);...
- 余克明刘畅
- 关键词:圆锥角膜屈光度
- piggyBac转座子调节pPiggyBac-Rb质粒的构建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外源性Rb基因的导入是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有效途径,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外源基因表达载体高效安全,在基因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外源性Rb基因的转染效率及其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Rb基因编码区Rb cDNA,定向插入到载体pPiggyBac,获得PiggyBac调节的Rb表达质粒pPiggyBac-Rb;通过单独转染或合并pPiggyBac-helper转染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O-RB50。结果与结论:考马斯亮蓝染色证明piggyBac转座子系统的转染效率最高,荧光定量PCR以及免疫荧光实验证明其介导的目的基因Rb与宿主SO-RB50细胞基因组整合效率最高且可在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MTT实验证明经其所介导的外源性Rb基因表达对细胞活性影响最为显著。结果提示piggyBac转座子有可能成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治疗的安全有效载体。
- 潘雪珂陈朝田思佳Joseph M.Kaminski余克明庄菁
- 关键词:PIGGYBAC转座子RB基因
- 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和近视性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术前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0)≥0.30um的近视或近视性散光患者30例(30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接受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B组患者接受传统的LASIK手术。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行波前像差检查和对比敏感度测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随访至术后3个月,A组和B组的logMAR视力分别为一0.12_+0.06和-0.09±0.0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A组患者的RMSH0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7,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在明视无眩光环境1.5c/d空间频率和3.0c/d空间频率及暗视无眩光环境18c/d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均较B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7、2.175、2.263,P〈0.05)。结论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性散光安全、有效,在减少术后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 吴君舒高韶晖钟兴武张晓晓杨斌王铮余克明
- 关键词:近视虹膜识别波前像差
- 青少年近视机理和防控的系列研究及应用
- 葛坚曾骏文杨智宽陈翔钟兴武余敏斌刘泉余克明杨晓蓝卫忠崔冬梅林智李劲嵘
- 近视作为一个全球普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防控手段短缺。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紧紧围绕近视眼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委等多项研究基金资助下,从近视眼发病机理和防治两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瞩目...
- 关键词:
- 关键词:发病机理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