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磊
- 作品数:74 被引量:36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其与临床结局和生存质量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其与临床结局和生存质量的联系。方法 NSCLC患者83例,详细统计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筛查NSCLC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临床结局及生活质量〔生理功能(R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及精神健康(MH)〕,另外分析NRS2002评分与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83例NSCLC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5.42%(46/83);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对NSCLC患者发生营养风险具有影响;与营养风险组相比,营养正常组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升高,而RP、BP、GH、VT及RE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NSCLC患者的NRS2002评分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而与RP、BP、GH及VT呈负相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术后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较高,并且与临床结局和生存质量密切相关,临床通过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
- 章春芝李倩李晓媛奚月任志慧魏玉磊朱海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营养
- 吸入曲前列环素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世界卫生组织将由肺部疾病引起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归类为肺动脉高压的第3类。最常引起第3类肺动脉高压的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间质性肺疾病(ILD)。ILD相关肺动脉高压在全球的患病率高, 临床预后亦欠佳, 当前还没有获得批准的上市药物治疗该疾病。既往研究表明, 吸入曲前列环素12周后可改善第1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能力。同时有研究表明, 吸入曲前列环素可改善第3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因此, 有待进一步评价吸入曲前列环素治疗IL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魏玉磊
-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部疾病临床预后毛细血管
-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合并脑脊液异常1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崔玉环张朝东魏玉磊
- 关键词:脑脊髓液
- 新辅助化疗治疗Ⅱb~Ⅲb期贲门癌的疗效观察及预后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贲门癌的疗效与预后.方法 收集204例Ⅱb~Ⅲb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组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随访2~7年,评价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为49%.新辅助化疗组根治性切除率为97%,与对照组的85.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新辅助化疗组不良反应为Ⅰ级和Ⅱ级,给予对症治疗,均迅速好转.随访新辅助化疗组病死率为37.6%,对照组为44.8%.新辅助化疗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92%、67%、27%;对照组为85%、46%、1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新辅助化疗有助于降低术前临床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董跃华魏玉磊王大伟杨燕君高永山崔玉环
- 关键词:化疗预后
- 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及肋间神经阻滞+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方法对开胸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我科2011—06~2012—12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150例,依据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将其分为三组:静脉自控镇痛组(Ⅰ组)、肋间神经冷冻组(Ⅱ组)与肋间神经阻滞+肋间神经冷冻组(Ⅲ组)。采用VAS评分评价各种镇痛方法的效果,并观察记录并发症、辅助用药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后3d内Ⅱ组和Ⅲ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I组(P〈0.05)。术后1d内Ⅲ组镇痛效果最好。Ⅱ组和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数、吗啡使用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Ⅰ组(P〈0.05)。部分患者肋间神经支配区域可出现麻木感、皮肤触痛觉减退等并发症,但可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对开胸术后患者镇痛具有效果优异、副作用少和安全性好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镇痛方法。
- 董跃华魏玉磊王大伟杨燕君崔玉环
- 关键词:开胸术肋间神经阻滞肋间神经冷冻镇痛
- 敲降miR-23b通过靶向PTEN增强肺癌A549细胞的放疗敏感性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miR-23b/PTEN分子轴对肺癌A549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肺癌细胞系NCI-H1650、NCI-H175、Calu-1、LTEP-A-2、MSTO-211H、A549及正常肺上皮细胞株BEAS-2B,用qPCR检测肺癌细胞系中miR-23b的表达水平。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3b和PTEN的靶向关系。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23b mimics、miR-23b inhibitor、pcDNA3.1-PTEN等不同质粒转染进A549细胞,用WB检测细胞中PTEN的表达水平,用CCK-8、Transwell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23b/PTEN分子轴对60Coγ-射线处理的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结果:miR-23b在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5或P<0.01),尤其在A549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P<0.01)。敲降miR-23b可逆转3 Gy60Coγ-射线对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或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23b可靶向负调控PTEN(P<0.05)。敲降miR-23b能上调PTEN的表达水平,进而上调3 Gy 60Coγ-射线对A549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及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P<0.05或P<0.01)。结论:敲降miR-23b可以增强肺癌A549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机制是60Coγ-射线通过下调miR-23b对PTEN表达的抑制,进而降低A549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
- 董跃华杨燕君魏玉磊高永山姜伟华王贵刚
- 关键词:肺癌PTEN放疗敏感性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合并COPD非小细胞肺癌高龄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否能减少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老年患者,且同时合并COPD者。选取术前变量(如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冠心病、合并COPD的程度及病理分型等)匹配者,分为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和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术后结局。结果2组均未见死亡病例。全胸腔镜组切口长度及出血量、引流天数、住院时长、镇痛剂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vs 40.0%,P<0.05)。全胸腔镜组术后肺炎、术后心律失常、肺漏气7 d以上、乳糜胸的发生率较开胸组低,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胸腔镜组中,未出现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支气管胸膜瘘、COPD加重和切口愈合不良的术后并发症。结论与肺叶切除术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合并COPD的NSCLC高龄患者更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其首选策略。
- 王大伟杨飞张娟魏玉磊高永山杨燕君张振明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高龄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
- ⅢA-N2期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表达水平与预后关系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NCT)前后Ki-67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ⅢA-N2期NSCLC患者,首先进行新辅助化疗(NCT),再行手术。观察NCT疗效,比较Ki-67表达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NCT客观缓解率(ORR)是53.3%。NCT前后癌组织中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2%和43.9%(P<0.05)。临床疗效显著组与疗效不显效组比较,Ki-67表达阳性率较低(31.3%vs 60.0%)(P<0.05)。生存分析显示:Ki-67表达阴性者具有更好的OS和PFS(P<0.01)。单因素分析示:Ki-67表达阴性者有更高的2年PFS和OS。多因素分析示:Ki-67阴性表达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i-67表达水平影响临床疗效和预后,Ki-67可作为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
- 魏玉磊刘腾飞韩媛媛袁伟王宇琛郑茂东董跃华张振明
- 关键词:KI-67新辅助化疗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 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在开胸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法在开胸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开胸手术患者分成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A组,n=50)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镇痛组(B组,n=50)。A组关胸前冷冻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根部[(-60±10)℃,90s],B组关胸前用罗哌卡因,在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静脉镇痛泵。根据VAS法对术后胸痛进行评价,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追加镇痛药物、肺部并发症和术后肺功能FEV1的情况,及进行术后肋间神经功能恢复的随访。结果:在VAS评分、追加镇疼药物使用和肺部并发症及术后肺功能FEV1等,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可出现较长时间切口周围及上腹部麻木感,但基本可以耐受。结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法在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开胸术后镇痛方法。
- 魏玉磊石文君崔玉环陈刚
- 关键词:肋间神经冷冻疗法开胸术神经阻滞
- 发生脑卒中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发生脑卒中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和非VBD患者进行比较研究,阐述VBD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方法:360例急性脑卒中[脑梗死(BI)277例,脑出血(BH)80例]患者分成4组:VBDBI组、VBDBH组、非VBDBI组、非VBDBH组,对各组的CVD危险因素、神经病变进行分析,对VBD患者基底动脉(BA)及椎动脉(VA)的直径、高度和水平移位进行分析。结果:(1)脑卒中患者VBD的发生率为7.7%,BI为6.5%,BH为12.5%;其中男性VBD的发生率为11.3%,女性为1.7%(男:女为6.6:1;与非VBDBI及BH组相比,VBDBI及BH组的男性优势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非VBDBH组及VBDBI组相比,VBDBH组男性患者的年龄显著降低(P<0.05,P<0.01);VBDBI组吸烟率显著高于非VBD组(P<0.05);4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房颤、CVD家族史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BI及BH组患者BA及VA的平均直径无统计学差异;VBDBH患者的BA形态学改变较VBDBI严重。(4)VBD组POCI、脑桥梗死的发生率是非VBD组的2.2倍(P<0.05),而脑干梗死及出血的发生率是非VBD组的3.5倍。结论:VBD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伴有高风险的VBD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 郎颖涛刘占况崔玉环魏玉磊
- 关键词:脑梗死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