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活素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2021年
- 分析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入新活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较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郭静
- 关键词:新活素心功能
- 探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
- 2022年
-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时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一些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挑选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进入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将其当成是本次研究的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的分析,同时总结出现心源性猝死具备的病因以及潜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使得老年患者产生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主要包含了冠心病(50.00%)和高血压心脏(13.00%)以及扩张型心肌病(12.00%)与风湿性心脏病(11.00%);其中有很多患者还出现了十分显著的前驱情况(51.00%),临床危险因素当前经常会出现的其中包含了饮酒(11.00%)和吸烟(4.00%)以及情绪激动(35.00%)还有就是患者用力排便(17.00%)以及患者展开剧烈运动(30.00%)。结论 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要求对其病情实际的变化情况给予监测,对于患者自身存在的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以及猝死前驱症状给予关注,切实的完成好风险预后制定的评估方案,强化对患者在心电图上的监护,通过这样的方式去降低心源性猝死情况的出现情况,使得患者个人的生命安全能够得到保证。
- 郭静
-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心源性猝死临床危险因素
- 灾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抗焦虑的治疗疗效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灾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水平变化及应用抗焦虑治疗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救灾期间灾区单纯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例,采集其基本资料;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同时比较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随机分为2组:抗焦虑组2 3例,给予常规内科降压治疗的同时增加抗焦虑药物及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23例,单纯给予常规内科降压药物治疗,治疗随访8周后比较2组HAMA分值、血压变异性[晨峰现象(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血压变异(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及血管僵硬度[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 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中心动脉压(central aortic pressure,CAP)及PWV]变化情况并分析疗效。结果: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洪灾及重建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且血压随之波动明显。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A分值、血压变异性(MBPS、短时BPV)及PPI较治疗前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焦虑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管僵硬度指标中CAP、AASI、PWV较治疗前改善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灾害及灾后重建易在高龄老年人群中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导致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处于应激状态。对经历灾难及灾后重建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内科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药物抗焦虑治疗及心理疏导措施,能有效提高临床血压控制疗效。
- 冯强任彦斌张楠楠田志霞郭静王博雅
- 关键词:洪灾高龄老年高血压抗焦虑治疗血压变异性
- 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疾病之一[1],自Gruentzig于1977年成功实施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2].随着PCI技术的应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
- 李鹤飞陈名超白志超郭静王博雅侯爱军
-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总胆红素
- 血脂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临床化验一般可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6项.血脂异常的危害性较大,常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常以冠心病、脑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为临床表现。
- 李鹤飞白志超陈名超郭静王博雅侯爱军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支架植入术支架内再狭窄LDL
- 洪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现状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洪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水平变化,以及其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抗洪救灾期间收治灾区单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8例,对其常规行生化指标检测并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对照组;比较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观察血压变异性(晨峰现象(MBPS)、血压变异(BPV))及血管僵硬度(脉压指数(PPI)、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中心动脉压(CAP)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变化情况.结果:2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洪灾及重建过程中均出现血压波动明显.结论:洪灾及灾后重建易在老年人群血压水平处于应激状态.应在常规内科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联合心理干预、疏导措施,能有效提高临床控制血压疗效.
- 冯强郭静白志超任彦斌任春梅王博雅
- 关键词:洪灾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
- 藏红花素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取8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10 mg/kg)组和藏红花素低剂量组(20 mg/kg)、中剂量组(40 mg/kg)、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各16只;另取16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造模完成后,各组分别灌胃给药,1/d。4周后,通过超声影像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肽(BNP)、醛固酮(ALD)含量,TTC染色法计算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左室心肌肥厚指数(LVHI),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状况,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和藏红花素中、高剂量组大鼠LVEF和LVFS明显升高,LVEDD和LVESD明显降低(P<0.05);血清cTnT、AngⅡ、BNP、ALD含量和心肌梗死面积、LVHI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纤维化状况明显改善,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IL-1β、IL-8、TNF-α含量和TLR4、NF-κB p65、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藏红花素上述作用呈一定剂量依赖性。除LVHI、IL-8外,藏红花素高剂量组对其它指标的作用明显优于卡托普利组(P<0.05)。结论藏红花素具有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生成有关。
- 白志超卫雷李鹤飞郭静牛少乾武艳强侯爱军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藏红花素心功能心肌纤维化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60例临床观察
- 2017年
-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在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当患者的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在心脏排血量方面无法满足机体的需求,从而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如今在该疾病的治疗上是采用药物治疗,通过对患者服用具有强心和利尿功能的药物达到改善病情的效果,但是在临床研究上发现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好[1].
- 郭静
- 关键词:心力衰竭美托洛尔慢性病理因素心脏
- 老年高血压心理治疗的疗效观察分析
- 2017年
- 高血压疾病在老年中是一个常见的疾病,该疾病会受到多种因素,如多基因和多环境.但患者患有高血压后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主要的并发症为致残和致死.药物治疗治疗治疗效果并不好,所以很多专家认为可以采用心理干预的联合治疗方法,从而可能会对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若患者具有较严重的高血压那么可以采用联合治疗方法,若患者的病情较轻,则可以采取心理干预的方式可以得到降压的效果[1].选取我院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方法,探讨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 郭静武艳强王博雅侯爱军
-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理治疗疗效观察老年心理干预药物治疗
- 红花黄色素调节TGF-β_(1)/Smads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SY)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DCM大鼠模型,设正常(Normal)组、模型(Model)组、SY组、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抑制剂SB431542组和SY+SB431542组,每组8只。SY组1次/d腹腔注射10mg/kg SY,SB431542组1次/d灌胃0.1mg/kg SB431542,SY+SB431542组1次/d腹腔注射10mg/kg SY+灌胃0.1mg/kg SB431542,Normal组和Model组1次/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14d后,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基质裂解素2(ST2)水平,计算心脏指数(CI),苏木素-伊红(HE)、马森(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变和纤维化状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_(1)、果蝇母源抗皮肤生长因子蛋白2/3(Smad2/3)、磷酸化Smad2/3(p-Smad2/3)、Smad7、胶原Ⅰ型和Ⅲ型(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比较,SY组、SB431542组和SY+SB431542组大鼠FBG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升高,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LVIDs、LVIDd)明显降低(P<0.05)];血清LDH、cTnI、AngⅡ、ST2水平、CI均明显降低(P<0.05);心肌纤维断裂,细胞空泡样变、坏死、数量减少,胞核深染等病变以及心肌纤维化状况均明显改善,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TGF-β_(1)、Collagen-I、Collagen-Ⅲ表达量及p-Smad2/3∕Smad2/3比值明显降低,Smad7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SY+SB431542组对各检测指标的影响均明显优于SY组和SB431542组(P<0.05)。结论:SY具有抑制DC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下调TGF-β_(1)/Smads通路,减轻细胞外基质沉积(ECM)有关。
- 郭静卫雷李鹤飞白志超牛绍乾武艳强侯爱军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红花黄色素心肌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