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淑清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消毒
  • 2篇消毒过程
  • 2篇臭氧
  • 1篇单宁酸
  • 1篇一氯胺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消毒
  • 1篇饮用水消毒副...
  • 1篇有机物
  • 1篇色氨酸
  • 1篇深度处理
  • 1篇生物降解
  • 1篇陶瓷
  • 1篇陶瓷膜
  • 1篇陶瓷微滤
  • 1篇陶瓷微滤膜
  • 1篇微滤膜
  • 1篇污水
  • 1篇消毒副产物

机构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九州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赵淑清
  • 3篇陈忠林
  • 2篇李安
  • 2篇杨磊
  • 2篇沈吉敏
  • 2篇翟旭
  • 1篇李永峰
  • 1篇衣海英
  • 1篇刘小为
  • 1篇王鹤
  • 1篇宋玉珍
  • 1篇应杉
  • 1篇王树涛
  • 1篇程国玲
  • 1篇肖鹏飞
  • 1篇近藤隆一郎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第四届中国城...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臭氧、一氯胺顺序消毒过程中pH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单宁酸替代饮用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对臭氧、氯胺顺序消毒过程中臭氧和氯胺的衰减以及消毒副产物生成与pH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消毒阶段臭氧投加量由0.5 mg·L-1增加到5 mg·L-1,24 h后溶液的pH从5.9下降到4.3;相应地,随着臭氧投加量的逐渐增加,氯胺消毒阶段一氯胺的衰减速率逐渐变慢,减少了氧化天然有机物所消耗的一氯胺。在pH为8.3,一氯胺的稳定性最好,但与pH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不一致,将pH控制在7.0左右可能更理想;二氯乙酸在pH为6.8时生成最多,三氯甲烷和三氯乙酸也基本在pH为7.0~7.5时达到最大。臭氧氯胺顺序消毒过程中,pH对一氯胺的衰减和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较大,应加强控制。
赵淑清陈忠林李安沈吉敏
关键词:臭氧一氯胺PH单宁酸
色氨酸氯化消毒过程中卤乙酸的生成规律
水体中含氮有机物是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质,而色氨酸是典型含氮有机物氨基酸的一种。卤乙酸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质。本文研究了色氨酸在氯化消毒过程中不同条件下生成卤乙酸的生成规律。考察了反应时间、色氨酸初始浓度、加...
李安陈忠林杨磊赵淑清沈吉敏翟旭
关键词:含氮有机物氯化消毒色氨酸卤乙酸
文献传递
陶瓷微滤膜深度处理炼油污水二级出水的效能及膜清洗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建立了炼油污水二级生化出水的陶瓷微滤膜深度处理系统,当膜孔径为0.2mm、操作压力为0.12MPa时,该系统对COD_(?)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以上和87%以上,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自动高压气体(0.5MPa)反冲洗可有效地提高膜通量;反应系统中加入Al_2(SO_4)_3絮凝剂(50mg/(L d))与不加入时相比,可使膜通量提高近80%;采用NaOH、HNO_3、NaClO溶液和家用洗涤更进行化学清洗时,HNO_3和NaClO先后使用的复合清洗方法效率最高。
衣海英王树涛赵淑清
关键词:陶瓷膜二级出水膜清洗
臭氧氧化去除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降解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DCAA),考察了DCAA初始浓度、臭氧投量、pH、叔丁醇和不同水质等对DCAA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对DCAA的氧化去除效果较好,当DCAA初始浓度为100μg/L、pH值为6.88、臭氧投量为1.96 mg/L、反应时间为25 m in时,对DCAA的去除率为32.4%;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臭氧对DCAA的去除率随DCAA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臭氧投量和溶液pH的增大而升高。叔丁醇(.OH抑制剂)的加入显著抑制了臭氧对DCAA的氧化去除效果,表明臭氧氧化DCAA的过程主要遵循羟基自由基反应机理。另外发现,臭氧对给水厂滤后水和松花江原水中DCAA的去除率比超纯水中的分别降低了7.06%和19.58%,由此推测实际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碳酸盐会抑制臭氧对DCAA的氧化降解。
翟旭陈忠林刘小为赵淑清杨磊王鹤
关键词:臭氧氧化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
白腐菌对氯丹的降解性能及降解途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研究了2株多氯代二苯并二高效降解白腐菌Phlebia lindtneri及Phlebia brevispora对氯丹的降解能力.在2个不同的液体培养体系中,2菌株对于高浓度(25μmol/L)的反式氯丹展现了较高的代谢能力,经6周培养后其降解率均达到50%以上.用GC/MS对其降解产物分析表明,氯丹的降解存在脱氢,脱氯化氢,羟基化以及氯原子的羟基置换4条不同的初始降解途径,除七氯,环氧七氯及氧化氯丹等常见初始代谢产物外,还发现3-羟基氯丹,氯代六氯醇,七氯二醇,羟基六氯,二羟基六氯等大量的羟基化代谢产物.尤其是P.lindtneri可以将曾被认为是终端代谢产物的氧化氯丹进行降解,并通过氯原子的羟基置换作用将其转化成羟基化代谢产物.
肖鹏飞程国玲宋玉珍赵淑清应杉李永峰近藤隆一郎
关键词:白腐菌氯丹生物降解降解途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