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彬
- 作品数:28 被引量:299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油气分析诊断变压器故障方法的改进被引量:26
- 2002年
- 针对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DGA)中原来采用比值法的某些不足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在变压器吊芯结果所确定典型故障分类的基础上 ,提出了比值范围法改进三比值变压器故障诊断。
- 董明赵文彬严璋
-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状态的在线监测系统
- 建立电力变压器绝缘状态的在线监测系统是降低变压器事故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的实现是一个系统集成的问题,除了需要有关电气设备的技术外还涉及到计算机、传感器、通信等方面的技术.该文尝试建立了用于220kV三绕组...
- 赵文彬
-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虚拟仪器绝缘状态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柴油机尾气中氢氧化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3年
- 分析了现行的催化还原方法对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处理的困难,提出引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优化氮氧化物的氧化过程。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反应的机理,介绍了相关实验净化装置的结构,并对国内外在净化效果影响因素、副产物产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
- 孙妍张冠军赵文彬严璋
- 关键词:尾气处理低温等离子体
-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负荷预测系统方案被引量:5
- 2003年
- 基于 Internet/Intranet的负荷预测系统代表了未来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介绍了实现此类系统的具体方案 ,讨论了其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结构功能配置和维护方式 ,并从实际运用角度出发对此系统总体结构和工作机制进行了描述 。
- 张伏生刘芳赵文彬寇强刘沛津曹正建
-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网INTERNETINTRANET
- 高场强下半导体沿面闪络现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综述了国内外半导体沿面闪络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电极结构的类型和影响闪络的主要因素;根据自定义的等值电导参数将闪络的发展划分为欧姆电导、局部闪络和贯通闪络3个阶段;通过对表面细丝电流的热过程进行实验和仿真研究,认为表面细丝电流通道的温度可以接近材料熔点,这一结果同时也支持了表面发热导致气体分子解吸附的假设;进一步通过气体解吸附的实验初步确定了存在外部的闪络通道。
- 赵文彬张冠军严璋
- 关键词:半导体沿面闪络
- 变电设备管理及绝缘诊断专家系统的开发被引量:14
- 2002年
- 介绍了变电设备管理及绝缘诊断专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该系统建立在Intranet构架上 ,采用浏览器 /服务器结构 ;而服务器端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及分布式计算技术 ,实现了对异种数据库的互联 ,有效地减少了网络流量 ,使系统操作更快捷、方便 ;同时在绝缘诊断过程中 ,通过引入面向对象技术及决策属性编码方案 ,使专家知识更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
- 郭宗军刘少宇赵文彬董明严璋
- 关键词:专家系统绝缘诊断分布式数据库面向对象技术
- 基于因特网技术的电气设备远程在线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被引量:18
- 2003年
- 将因特网技术引入到电气设备监测领域,可使设备状态信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也为设备的状态诊断提供了更便捷的工具,从而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在总结现有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现场试验和对国内外相关系统的分析,提出基于因特网技术的电气设备远程在线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的构架,研究系统结构和子系统功能,并探讨系统的网络通信、远程诊断及多服务器/多专家网上会诊等工作机制和关键技术。论述证明电气设备监测领域引入因特网技术是可行的,虽然在实现的过程中还有问题亟待解决,但整个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赵文彬张冠军严璋
- 关键词:电气设备因特网专家系统
- 冲击电压下半导体材料表面闪络现象与机理的研究
- 随着脉冲功率技术的迅速发展,固态开关器件正逐渐被广泛应用,其中光导半导体开关更以其优良的特性受到了关注。但表面闪络现象限制了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场强,严重阻碍了这类器件在高电压大功率领域的发展。国际上一度形成了对半导体表面闪...
- 赵文彬
- 关键词:半导体光导开关表面态
- 表面腐蚀对半导体真空闪络特性的影响
- 由于半导体材料的卓越特性,半导体器件逐渐向高电压,大功率方向发展。半导体材料在高电压及脉冲功率等领域的应用中,其沿面闪络现象已成为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光电同步测量的方法,针对真空条件下(约4×10...
- 郑楠赵文彬田杰张冠军
- 关键词:半导体硅沿面闪络冲击电压
- 聚合物绝缘材料表面陷阱与电致发光现象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聚合物材料老化前会出现电致发光现象,其紫外分量可能导致材料的劣化。因此电致发光的研究可为分析材料老化和击穿机理提供依据。该文首先基于等温电流衰减理论,设计了材料表面陷阱参数测量装置,实验中采用多针电极对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LD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和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ylene,PTFE)3种材料进行表面充电,记录表面电位衰减并按照等温电流衰减理论计算得到材料表面陷阱参数。结果显示,LDPE的陷阱密度较PTFE和PP大,LDPE和PTFE的电子空穴陷阱分布成对称结构,PP的电子陷阱密度明显大于空穴陷阱密度,这与材料的分子结构的对称性有密切关系。同时基于单光子计数模块设计了微弱发光数据采集系统,对上述材料在真空中交流电压下的电致发光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材料的陷阱密度对其电致发光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材料的陷阱密度越高,发光越弱,反之则越强。
- 杨凯张冠军赵文彬严璋
- 关键词:聚合物绝缘电致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