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和平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南京市卫生局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干细胞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细胞
  • 3篇缺血
  • 3篇分化
  • 2篇凋亡
  • 2篇定向分化
  • 2篇再灌注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神经元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脑缺血
  • 2篇灌注
  • 1篇蛋白
  • 1篇地平
  • 1篇调节激酶

机构

  • 9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田和平
  • 9篇李立新
  • 5篇郝怀勇
  • 5篇胡卫星
  • 5篇程峰
  • 4篇代学良
  • 4篇黄保胜
  • 3篇谢青松
  • 3篇顾斌
  • 1篇傅震
  • 1篇魏栋
  • 1篇王天路
  • 1篇蒋文庆
  • 1篇顾培元
  • 1篇张寅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三维CT肿瘤成像结合神经导航显微手术治疗脑深部肿瘤被引量:3
2010年
脑深部肿瘤常常与重要的神经、血管、骨质结构关系密切,具有位置深在、手术路径远、暴露困难等特点,而盲目地探查及牵拉极易造成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等的损伤。所以如何准确定位病灶,如何清晰直观地掌握肿瘤与神经、血管、骨质问的位置关系成为了脑深部肿瘤手术的关键。
顾斌李立新胡卫星顾培元魏栋蒋文庆田和平
关键词:脑深部肿瘤神经导航手术治疗三维CT骨质结构手术路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作用与脑缺血后的细胞凋亡被引量:11
2010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机制之一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而目前对于这一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作用对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探索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细胞移植给药组:大鼠纹状体内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给予ERK1/2抑制剂U0126;非移植给药组:注射等量的PBS后给予U0126;细胞移植对照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给予溶剂对照;非移植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后给予溶剂对照。7d后通过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梗死区周围及皮质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较非移植组大鼠纹状体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磷酸化ERK1/2表达增强,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经U0126处理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没有变化,而随着磷酸化ERK1/2的表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数明显增高。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脑纹状体内可以旁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并通过激活ERK1/2抑制了脑梗死区细胞的凋亡。
程峰李立新郝怀勇田和平代学良胡卫星
关键词:旁分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凋亡脑缺血
组织工程脊髓移植治疗大鼠脊髓半切块状损伤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脊髓移植治疗大鼠脊髓半切块状损伤的疗效。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细胞支架,多聚赖氨酸为细胞外基质,神经于细胞(NSCs)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脊髓。制作大鼠,T10脊髓右半切块状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在损伤区移植组织工程脊髓,对照组A移植NSCs,对照组B移植PLGA。移植治疗12周,每周均行BBB评分定量评价肢体运动功能。伤后第12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神经逆行示踪评价脊髓传导束的恢复程度,并取损伤处脊髓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区的形态结构修复。结果伤后12周实验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P神经逆行示踪显示:实验组鼠右侧大脑组织中可几尢大量的HRP标记阳性神经元,而两对照组仅见有少量HRP阳性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移植区NF阳性神经元和GAP-43阳性神经轴索数量较多,修复了缺损,而对照组极少,仍留下不同程度的缺损。结论组织工程脊髓移植治疗促进了半切块状损伤脊髓的形态结构修复和功能恢复,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NSCs移植和PLGA移植。
李立新谢青松黄保胜田和平顾斌胡卫星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外的定向分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外条件下定向分化的作用,探索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外定向分化的规律。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4在南京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体外研究:取孕14~16d的胚胎大鼠脑组织,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随即分成两组进行体外研究。实验组(n=10),加入5%胎牛血清和20μg/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其体外条件下定向分化,对照组(n=10),仅加入5%胎牛血清,用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来检测定向分化得到的神经元及其比例。②体内研究:参照Bavetta等的方法制作大鼠脊髓(T10)右半切4mm长块状缺损模型。实验组(n=10):注射移植溴脱氧尿苷标记的细胞密度为1×109L-1的神经干细胞悬液20μL。对照组(n=10):注射移植20μLPBS于模型动物中。12周后,行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评价脊髓感觉和传导功能的恢复程度,并取损伤处脊髓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损处打入的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分化和迁移情况。结果:参加体内实验的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体外条件下,两组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后均得到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神经元,并且实验组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神经元的比例在分化后第3天达最高峰,约为60%,而同期对照组仅约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体内条件下,移植12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体内实验组损伤脊髓处可见溴脱氧尿苷标记的阳性细胞,且缺损处可见大量神经微丝相关蛋白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染色阳性的神经元,体内对照组则未见以上两种蛋白染色阳性的神经元。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显示:体内实验组脑组织可见到部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阳性神经元,而体内对照组未见辣根过氧化物酶阳性神经元。结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干细胞体内外条件下
黄保胜李立新谢青松田和平胡卫星傅震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定向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功能性神经元的横向分化
2012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并探讨提高分化效率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意义。目的:建立以不同诱导方法横向分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功能神经元的方法。方法:分离、纯化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组、化学诱导组和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加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二甲亚砜和丁香茴醚、PBS进行诱导。结果与结论: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组和化学诱导组诱导后的细胞均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微管相关蛋白2,且2组细胞的表达量接近(P>0.05),而对照组未发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表达。膜片钳系统检测发现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组诱导后的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特征性的动作电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而化学诱导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现动作电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提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横向分化为功能神经元的可靠方法。
黄保胜王天路李立新谢青松田和平张寅
关键词:定向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相关蛋白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JAK-STAT通路抑制剂(AG490)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李立新程峰郝怀勇黄保胜田和平代学良
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定向分化被引量:8
2010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骨髓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跨胚层分化潜能。探索MSCs神经诱导分化的内在调节机制,提高M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比例,降低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比例,对于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郝怀勇王永广程峰黄保胜田和平代学良李立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TAT3JAK2中枢神经系统损伤MSCS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及凋亡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潜能,及分化后的凋亡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诱导培养基对第三代MSCs进行诱导分化,诱导分化的细胞按分化时间3、7、14d分成A、B、C三组。三组诱导分化细胞分别进行NSE免疫组织化学,MAP2免疫荧光化学以及TUNEL凋亡细胞检测。结果:A、B、C三组细胞在细胞形态上与神经细胞相似,并且表达神经细胞特异性标记抗原NSE、MAP2,但是C组细胞表达强度弱于B组,并且阳性细胞比例少于B组(P<0.05)。A、B、C三组TUNEL凋亡阳性细胞比例呈逐渐增多趋势(P<0.05)。结论: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诱导培养基可以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随着诱导时间的推移,分化细胞状态下降,凋亡比例增多。
程峰郝怀勇田和平代学良李立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神经样细胞凋亡
尼莫地平抑制缺血再灌注后成年大鼠脑内神经发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四动脉阻断法诱导大鼠全脑缺血,缺血20 min前腹腔内注射尼莫地平或脑室内注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抑制剂U0126;免疫组化Brdu标记法检测脑内海马神经发生;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ERK、磷酸化ERK(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尼莫地平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部位的神经发生的同时也抑制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p-ERK的表达;海马部位神经发生在U0126组与U0126+尼莫地平联合给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发生,其机制与下调p-ERK表达密切相关。
田和平顾斌程峰郝怀勇胡卫星李立新
关键词:神经发生尼莫地平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