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电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大学生
  • 2篇教学
  • 1篇大学生创新
  • 1篇大学生教育
  • 1篇氮掺杂
  • 1篇导电高分子
  • 1篇电池
  • 1篇电池负极
  • 1篇电池负极材料
  • 1篇新人
  • 1篇学生教育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材料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实验教学
  • 1篇暑期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法
  • 1篇水热合成

机构

  • 8篇郑州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安彩高科...

作者

  • 8篇王宇
  • 4篇张宗涛
  • 4篇贾晓林
  • 3篇董林
  • 2篇周颖
  • 2篇辛荣生
  • 1篇赵晶
  • 1篇陈德良
  • 1篇巩桂芬
  • 1篇朱玲玲
  • 1篇鲁占灵
  • 1篇谭伟
  • 1篇刘微
  • 1篇白阳
  • 1篇关绍康
  • 1篇李冰
  • 1篇张广涛

传媒

  • 3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无机荧光材料综合实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被引量:5
2021年
为提高材料学专业本科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创新能力,介绍一项具有性能可视化特征的实验设计,即MgAl_(2)O_(4):Mn^(4+)红光荧光粉的合成及表征。采用共沉淀法和熔盐法合成该荧光粉,实验过程涵盖元素掺杂、物相分析、形貌调控、荧光表征,涉及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等设备的使用和以光学显微镜和紫外灯为主体的显微荧光测试装置的搭建。实验可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培养学生掌握多种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根据实验需求自搭建组装特殊功能实验仪器的兴趣和能力。
姬海鹏王宇张宗涛易莎莎张丽莹陈德良
关键词:荧光材料教学设计
以“挑战杯”科技活动为载体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被引量:11
2015年
"挑战杯"是目前国内影响最为广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引导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挑战杯"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发展机制,将有助于高校从顶层设计出发,稳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
张宗涛辛荣生李冰周颖王宇董林贾晓林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挑战杯
创新实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引量:6
2014年
以郑州大学课外创新实验为平台,结合创新课题"Li4Ti5O12/SnO2复合纳米线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的具体实施情况,探讨创新实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团队合作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其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沟通能力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王宇辛荣生赵晶鲁占灵张宗涛董林贾晓林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材料专业暑期开放实验平台建设与实践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与探讨,结合省级教改项目"材料专业暑期开放实验平台建设与实践"的改革思路和建设措施,提出建立三种暑期实验平台的开放模式,即主要实验室功能简介、学术前沿讲座、暑期开放实验.通过四年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暑期开放实验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并实现了互动式教学方法,暑期开放实验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实训基地和学生了解新技术前沿动态的课堂,暑期开放实验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周颖王宇张丽莹张宗涛朱玲玲
关键词:实验教学互动式教学
植入式神经微电极被引量:2
2020年
神经电极是实现人体和外部机器间信息融合的关键界面器件,是脑科学、生物电子医疗等前沿领域的技术核心。早期出现的神经电极以金属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为主,这两类材料具备优越的导电性能,但其硬度远高于生物组织(相差四个数量级以上),生物兼容性差,易引起生物组织的排异反应,导致电极失效,并且在植入和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对生物组织造成损害。近年来,人们尝试利用导电聚合物、水凝胶以及碳纳米管等柔性材料替代早期的金属、半导体等刚性材料,实现柔性生物电极的制备,以解决电极与生物组织间模量不匹配的问题。从而开发出低阻抗的电极-组织界面,最小化电极植入过程中对生物组织的创伤,保证植入电极长期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其导电性,这对于精准的神经电刺激以及高质量记录神经电生理信号来说都至关重要。目前研究的神经电极多以柔性植入式为主,它将新兴材料、微加工技术与神经工程相融合,显示出优于其他神经电极的特性,在疼痛抑制、脑机接口、人体假肢等方面获得多项成果,在临床应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归纳了植入式神经微电极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刚性神经微电极、神经电极柔性化、可拉伸柔性神经电极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分析了刚性植入式神经电极存在的问题,并引出基于新型材料的柔性植入式神经电极,提出优化方案的同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制备性能优异且稳定的植入式神经电极提供参考。
杨丹刘妍钟正祥田宫伟樊文倩王宇齐殿鹏
关键词:微机械技术生物相容性脑机接口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微球的水热合成及性能被引量:6
2011年
以水热法合成了尖晶石型Li4Ti5O12微球,研究了氢氧化锂用量、水热时间、热处理温度对Li4Ti5O12微球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合成机理。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样品结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产物的形貌,并研究了样品的恒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当0.2 g水解产物与2.55 mmol LiOH.H2O 180℃水热反应产物经热处理后得到样品;当180℃水热36 h时,样品颗粒的球形发育较好,平均粒径在400~600 nm之间;样品具有平稳的充放电平台,当热处理温度为700℃时,样品在0.1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8.3 mA.h/g,经过1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保持为132.5mA.h/g。
刘微谭伟白阳王宇贾晓林
关键词:钛酸锂水热条件水热法
氮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研究
2010年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孔径为60~80 nm,壁厚约为20~30 nm的高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并通过氨气氛下退火处理对TiO2纳米管进行N掺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喇曼光谱(Raman)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得到的薄膜进行表征.SEM结果显示,经掺N后样品仍呈纳米管阵列的有序结构.XRD和Raman光谱研究表明,经过阳极氧化并在NH3气氛中500℃退火30min的纳米管阵列为锐钛矿与金红石晶型共存的TiO2,且N的引入促进了TiO2纳米管在低温下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N掺杂样品XPS中出现了结合能位于399.7 eV的N1s峰,该峰来源于TiO2的间隙N杂质原子,显示此方法在TiO2纳米管中实现了有效的N掺杂.
董林王宇张广涛贾晓林关绍康
关键词:TIO2纳米管氮掺杂XRDRAMANXPS
导电高分子在神经界面电极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神经界面电极作为人体和外部器件间信息融合的媒介,为人们进一步探究神经系统高级功能的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传统的神经电极多以金属和半导体材料为主,这两类材料因具有惰性材料的特性及优越的导电性能而成为早期神经电极的主要制备材料,但由于其刚性过大和光滑表面导致的机械失配及与生物组织间过高的电化学阻抗限制了神经电极的进一步发展.导电高分子作为一种有机导电材料,同时具备柔软性(杨氏模量约在0.01~10 GPa)和导电性(高掺杂度的导电高分子的电导率在金属范围,100~105 S/cm)的特征,是制备神经电极的有效材料.近年来,人们利用导电高分子材料对传统电极材料进行改性甚至替代,以提高电极比表面积、减小界面阻抗,并提高电极检测的灵敏性;同时减小电极与组织间的应变失配,减少炎症反应,并进一步在导电高分子中引入功能性生物大分子,减少生物组织对电极的排异反应,增加电极在体内长期植入的稳定性.本文讨论和总结了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神经电极中的应用,分别对导电高分子作为涂层修饰神经电极、全导电高分子材料神经电极及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神经电极等展开讨论,分析了导电高分子在神经界面电极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神经界面电极在脑科学和生物电子医疗等前沿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樊文倩钟正祥田宫伟王宇巩桂芬齐殿鹏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