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强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弥漫性轴索损伤MRI及MRS的诊断与临床预后的相关研究
- 漆强陶仅德邹玉林刘晓李志娟陈真平李兴付吴慧琴吴贵平李扬彬
- 该项目研究了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表现及MRS改变,探讨MRI、MRS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伤情评估中的价值。有助于早期准确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并通过正确评估伤情及预后,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有效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 关键词: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
- 迭代重建技术对泌尿系结石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对低剂量CT检查泌尿系统结石中迭代重建技术(i Dose)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68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扫描,观察组给予低剂量扫描,运用滤波反投影技术(FBP)及i Dose,对2组扫描图像进行重建,对患者病灶部位、数目及大小进行对比观察,并对2种扫描方式下图像质量、诊断可信度、图像噪声、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敏感度及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BP重建下,观察组图像质量评分及诊断可信度均较低(P<0.05),且观察组i Dose1及i Dose2图像质量及诊断可信度均较低(P<0.05);在图像噪声方面,观察组FBP图像脂肪、肝右叶以及腰大肌噪声较高(P<0.05),观察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以及有效剂量均明显较低(P<0.05),2组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以及有效剂量均明显较本组BMI≥24 kg/m^2患者低(P<0.05)。结论将低剂量CT扫描应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中可显著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同时运用i Dose可有效改善图像质量,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 苏丽兴漆强钱会绒刘晓许团新
- 关键词:尿路结石图像质量
- 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MRI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软组织肿块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龄2-63岁。术前分析MRI征象并结合临床作出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82例中45例(54.84%)术前MRI诊断与病理相符。67例肿瘤中,MRI诊断良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48%、76.79%、82.14%,诊断恶性肿瘤分别为38.10%、72.73%、52.38%。肿块局部边界不清或浸润邻近组织结构并局部水肿是最可靠的恶性征象。结论:软组织恶性肿瘤特别是其早期的MRI恶性征象尚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 谭琦李刚漆强朱刚明王青云李杨彬
- 关键词: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
- 腮腺粘液表皮样癌CT表现与鉴别诊断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腮腺粘液表皮样癌(MEC)CT影像特征,从而提高对MEC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本院病理证实为MEC患者14例,全部病例均行腮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对靶病灶进行薄层重建,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14例MEC均为单发,其中10例病灶位于腮腺浅叶,4例位于深叶,位于右侧8例,左侧6例,CT表现为腮腺孤立肿块,边缘清楚8例,边缘模糊6例,密度不均匀12例,密度均匀2例,5例为实性,9例为囊实性。增强扫描:8例病灶呈明显强化,2例病灶呈中度强化,4例病灶呈环形强化。结论:腮腺粘液表皮样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易误诊。腮腺浅叶多发,多浸润性生长,CT增强多明显强化,如伴淋巴结肿大,可提示MEC诊断,CT可清楚显示肿瘤范围及其对周围组织侵犯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诊疗方案提供帮助。
- 李兴付漆强朱刚明师达石亚男陈真平
- 关键词: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断层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
- 常规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常规序列MRI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常规MRI征象。结果2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弥漫型子宫腺肌症18例,表现为子宫结合带弥漫性增厚,厚度约为8.2~32.6mm。局限型子宫腺肌症8例,表现为子宫结合带局限性增厚,呈卵圆形、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肿块,与周围肌组织分界不清,最大直径约10.6~37.1mm,病灶内见散在点状高信号区。结论子宫腺肌症具有较典型的MRI征象。常规序列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 漆强余晖刘晓邹玉林李志娟陈真平李兴付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磁共振成像
- 脑室内室管膜下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瘤MRI影像特征,提高对室管膜下瘤诊断水平及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病理证实为室管膜下瘤患者13例,术前均行颅脑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MRI表现,总结影像学特点。结果:13例室管膜下瘤均为单发,其中第四脑室4例,侧脑室9例。MRI平扫表现为脑室内不规则孤立肿块,边缘清楚,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中11例病灶无明显强化;2例病灶内见斑点状、斑片状轻度强化。结论:室管膜下瘤在临床中少见,室管膜下瘤MRI增强检查多数病灶不强化或仅有斑点状、斑片状轻度强化,与其他脑室内肿瘤明显强化不同,具有一定影像学特点,故颅脑MRI平扫+增强检查对其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 李兴付师达漆强石亚男刘晓陈真平
- 关键词:脑室内肿瘤室管膜下瘤磁共振成像
- 3.0T磁共振不同序列诊断脑挫裂伤的价值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不同序列对脑挫裂伤的影像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T1WI、T2WI及水抑制序列FLAIR对28例脑挫裂伤患者进行扫描,分析MR不同序列图像的特征,比较检出...
- 曾仲刚李刚朱刚明陈真平漆强
- 关键词:脑挫裂伤病理诊断磁共振成像技术
- 文献传递
- 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MSCT征象比较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比较分析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MCT)及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征象,并探讨MSCT鉴别二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34例PMCT及46例NG的MSCT表现,从结节的形态及边缘、有无钙化、钙化的部位及形态、增强后结节边缘及轮廓改变、有无淋巴结增大方面,分析PMCT瘤体与NG结节的MSCT特征,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MCT与NG组间结节的边缘、钙化部位、钙化形态、增强后结节边缘及轮廓改变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节的形态、有无钙化、有无淋巴结增大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分析PMCT与NG结节的各种MSCT征象,有助于PMCT与NG的鉴别诊断,并提高PMCT的检出率。
- 邹玉林李志娟漆强钱会绒陆火丽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肿瘤
- 一氧化碳中毒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与序列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各序列成像在诊断一氧化碳(CO)中毒的价值,并优化MRI检查CO中毒的常规序列。方法 25例CO中毒患者的MRI检查时间为中毒后24~72 h的20例,1~2个月的5例,采用常规自旋回波T1加权像(SE-T1WI)、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T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加权像(FLAIR-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b=1 000)进行轴位扫描,分析并比较其在CO中毒脑的MRI表现,探讨各序列在诊断CO中毒的优缺点。结果 DWI序列检出的病灶明显高于常规的FLAIR-T2WI、TSE-T2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IR-T2WI、TSE-T2WI序列检出的病灶明显高于SE-T1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LAIR-T2WI、TSE-T2W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T1WI、TSE-T2WI、FLAIR-T2WI和DW(Ib=1 000)各序列在显示CO中毒脑病理改变方面各有优缺点,应结合起来作为MRI检查CO中毒患者的常规序列。
- 陶仅德邹玉林漆强梁俊生王青云李扬彬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波谱成像、事件相关电位及脑震荡后综合征问卷评分在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背景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较常见且其引发的脑震荡后综合征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由于其临床表现相对主观,相关辅助检查阳性率不高,临床诊断尚存争议,因此探寻早期诊断、评估预后的有效检测手段尤为重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脑震荡后综合征问卷(RPQ)评分在mTB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5月—2015年6月选取东莞东华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mTBI患者30例为病例组,同期选取于本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MRI检查、P300检测和RPQ评分,分别测量其大脑的基底核、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左侧及其右侧的代谢物[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水平,并记录病例组患侧、健侧NAA/Cr、Cho/Cr,对照组左侧、右侧NAA/Cr、Cho/Cr,记录两组P300波幅、P300潜伏期、RPQ评分。结果两组常规MRI检查均未见异常,病例组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患侧NAA峰较其健侧下降、Cho峰较其健侧升高。对照组基底核、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左侧NAA/Cr、Cho/Cr与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基底核、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患侧NAA/Cr、Cho/Cr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患侧NAA/Cr小于健侧,Cho/Cr大于健侧(P<0.05)。病例组P300波幅小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RPQ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患侧的NAA/Cr与P300波幅呈正相关(r=0.874,P<0.001;r=0.883,P<0.001),与P300潜伏期(r=-0.813,P<0.001;r=-0.850,P<0.001)、RPQ评分(r=-0.617,P<0.001;r=-0.627,P<0.001)均呈负相关;病例组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患侧的Cho/Cr与P300波幅均呈负相关(r=-0.862,P<0.001;r=-0.749,P<0.001),与P300潜伏期(r=0.607,P<0.001;r=0.552,P=0.002)、RPQ评分(r=0.786,P<0.001;r=0.558,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MRS能从�
- 陶仅德李秋雨漆强曾鹏刘晓吴贵平
- 关键词:脑损伤脑震荡后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