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颉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创面
  • 3篇愈合
  • 2篇医用胶
  • 2篇引流
  • 2篇生肌
  • 2篇输尿管
  • 2篇输尿管上段
  • 2篇尿管
  • 2篇祛腐
  • 2篇祛腐生肌
  • 2篇疗效
  • 2篇急性
  • 2篇创面愈合
  • 1篇调速
  • 1篇调速器
  • 1篇叮咬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机构

  • 16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朱颉
  • 10篇曹亿
  • 8篇彭吉才
  • 8篇于萌蕾
  • 6篇罗自通
  • 3篇曾兵
  • 2篇杨涛
  • 1篇陆燕华
  • 1篇颜梅
  • 1篇闵军
  • 1篇谭杰文
  • 1篇李国林
  • 1篇林浩铭
  • 1篇王鹏飞
  • 1篇陈美兰

传媒

  • 6篇岭南现代临床...
  • 4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SD联合胰岛素溶液局部冲洗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2019年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胰岛素溶液局部冲洗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按住院先后分为VSD组(A组)、生理盐水+VSD组(B组)、胰岛素溶液+VSD组(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创面面积、创面深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清创后A组行VSD持续引流治疗,B组和C组分别行VSD持续引流加等量的生理盐水或胰岛素溶液间断冲洗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每日引流组织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肿瘤生长因子α(TNF-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含量;计算治疗6 d后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及细菌清除率;治疗6 d后取创面肉芽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病理学观察。结果治疗6 d后C组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及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A、B组(P<0.05)。与A组相应时间点比较,B组FGF-2、α-SMA含量明显增高,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B组比较,C组FGF-2、α-SMA含量明显增高,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病理结果:A组治疗后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胶原蛋白较少;B组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胶原蛋白较多;C组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胶原蛋白。结论 VSD联合胰岛素溶液局部冲洗治疗慢性创面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修复,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和愈合速度。
于萌蕾彭吉才曹亿黄都平杨涛朱颉
关键词:胰岛素封闭式负压引流慢性创面
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联合运用诺仕帕片和舒泌通胶囊治疗效果观察
2017年
目的观察联合运用诺仕帕片和舒泌通胶囊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否能够减少肾绞痛的发作,促进结石排出。方法将80例接受ESWL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给观察组予诺仕帕片+舒泌通胶囊口服,对照组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观察两组排石效果,肾绞痛发作频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肾绞痛发生以及止痛剂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体ESWL后联合运用诺仕帕片和舒泌通胶囊治疗效果良好,减少了肾绞痛发作。
彭吉才罗自通于萌蕾曹亿朱颉黄都平杨涛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结石
高压氧治疗主动脉夹层所致双下肢乏力1例
2024年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1],可引起脊髓神经缺血,导致下肢麻木、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剧烈的下肢疼痛和坏死,出现下肢截瘫症状[2]。笔者对主动脉夹层术后下肢乏力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因“主动脉夹层术后下肢乏力24 d”于2023年3月2日入院。2023年2月1日因“伸懒腰后出现左侧腰痛伴左下肢乏力”至当地医院就诊,查体:左下肢肌力Ⅳ级,未扪及左侧足背动脉搏动,行下肢动静脉彩超提示“左侧股浅、股深、腘、胫前动脉管腔闭塞”,随即转入本院南院区治疗,行胸腹CT血管造影考虑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至右髂外动脉夹层形成,Stanford A型。
万百艳吴壮填黄春阳谭杰文朱颉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下肢乏力
损伤控制术在急性腹部创伤中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术对急性腹部创伤患者临床结局、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急性腹部创伤患者5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50)和观察组(n=250)。对照组采用确定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结局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DIC、休克、MODS及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腹部创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朱颉陆燕华边白央拉
关键词:炎症反应
早期镇痛对急腹症诊疗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镇痛对急腹症诊疗准确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database、CBM、CNKI、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关于早期镇痛对急腹症诊治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3-09-30。按纳入排除标准再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最后再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急腹症的腹部体格检查上,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镇痛组381名患者,对照组350名患者,结果显示应用镇痛药并没有增加腹部体格检查的风险性,其相对危险度(RR)为0.90[95%CI(0.80,1.02)]。在急腹症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上,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镇痛组574名患者,对照组520名患者,结果同样显示应用镇痛药没有增加诊断准确性的风险性,其RR为1.03[95%CI(0.90,1.08)]。结论:早期镇痛对于急腹症的体格检查及疾病的诊疗上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曹亿朱颉于萌蕾罗自通
关键词:急腹症早期镇痛META分析
局部高渗环境对慢性创伤性窦道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局部高渗引流及普通引流方法的比较,分析高渗环境下引流对慢性窦道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创伤性窦道病例62例进行随机分成2组,其中31例伤口窦道内使用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进行引流,31例使用0.9%氯化钠纱条进行引流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治疗组(高渗引流组)平均痊愈时间18.6天,0.9%氯化钠纱条组(等渗引流组)平均痊愈时间22.5天,两组慢性创面窦道痊愈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引流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也明显低于等渗引流组。结论局部高渗压环境引流可显著抑制慢性创伤性窦道细菌微生物被膜的形成,对慢性窦道的愈合有显著的效果。
朱颉罗自通曹亿于萌蕾曾兵彭吉才黄都平
肝癌破裂出血围手术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治疗的策略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60例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治疗经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经肝动脉介入栓塞(TAE)和非手术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本组患者30 d死亡率的风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30 d死亡率为28.3%(n=17),单因素分析显示Child C级肝功,休克,大量输血及肿瘤体积巨大是影响患者30 d死亡率的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休克和大量输血是影响手术切除患者30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TAE患者,较大的肿瘤体积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严重并发症,肝功能较差,病期较晚以及出血的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根治性切除以及TAE治疗在严格选择的病例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林浩铭朱颉李国林闵军
关键词:肝癌自发性破裂肝切除
快速诊断肾绞痛急性发作的常见临床要点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肾绞痛急性发作的常见临床特征,为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陕西省富平县医院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急诊科典型肾绞痛患者资料,对其发作症状、体征、检验及影像学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结果统计1073例肾绞痛急性发作资料,症状以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主,而尿路刺激症状表现极少;检验尿潜血阳性比例为91%;泌尿彩超输尿管上段积水比例为96.3%。结论对于典型腰腹部疼痛患者若具有胃肠道系统症状及泌尿系统括约肌功能障碍症状、血尿、输尿管上段积水三要素中两个,即可明确诊断肾绞痛。
刘顺利卢树林朱颉曹亿
关键词:肾绞痛尿潜血括约肌功能障碍
祛腐生肌方促进慢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愈合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祛腐生肌方对慢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祛腐生肌方组,每组30只,依据文献复制慢性皮肤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每天换药1次,共计15d,观察各组用药后5d、10d、15d创面愈合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1(IL-1)水平含量;水解法测定大鼠皮肤肉芽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祛腐生肌方组第5d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10、15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祛腐生肌方组第5、10d血清TNF-a、IL-1水平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第15d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祛腐生肌方组第5、10、15dHy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祛腐生肌方能促进慢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状态、增加创面胶原蛋白,提高局部微循环有关。
朱颉曹亿于萌蕾黄都平彭吉才罗自通曾兵
医用胶水加速小鼠急性创面愈合的机制
2021年
近年来医用胶水主要应用在闭合皮肤软组织裂伤,皮肤撕脱伤少有。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撕脱伤急性创面模型实验通过检测相关炎性介质[1]及通路表达来对比研究医用胶水在其中的作用及对愈合速度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将18只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制作急性皮肤撕脱创面(本实验通过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C2019-0549XS),每组6只,分别为医用胶水(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黏合剂)组、凡士林组、对照组,2 d换1次药,共10 d。
曹亿亚穆罕默德·阿力克于萌蕾钟广正彭吉才朱颉
关键词:皮肤撕脱伤皮肤软组织创面愈合C57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