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小平
- 作品数:106 被引量:1,413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小麦分子连锁图谱构建及抗旱相关QTLs作图
- 本文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为材料,通过对1809对分子标记引物的筛选,得到541对多态性引物,用其中的346个标记位点构建了分子连锁图框架。连锁图总长2536.3cM,标记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7.3cM。分...
- 景蕊莲昌小平郝转芳郭小建藏庆伟王艳芳贾继增
- 关键词:小麦分子连锁图谱抗旱QTLS
- 小麦TaPK7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多种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为了揭示小麦TaPK7基因对不同逆境胁迫的应答机制,以SAPK7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采用电子克隆和RT-PCR的方法,从抗旱小麦品种旱选10号中克隆到一个包含1 074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57个氨基酸的cDNA序列,命名为TaPK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aPK7同时具有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的活性。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TaPK7与水稻、玉米、大麦等植物中受逆境胁迫诱导表达的直系同源基因高度同源。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表明,TaPK7参与对高渗、高盐、低温等多种胁迫和ABA处理的应答反应,但在不同胁迫或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不同,TaPK7对四种非生物胁迫的敏感性次序为:高盐>高渗>低温>ABA。
- 张洪映毛新国景蕊莲谢惠民昌小平
- 关键词:小麦克隆非生物胁迫
- 黍稷农家种种质资源抗旱性的田间鉴定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利用新疆干旱少雨、地表蒸发量大、大气干旱等自然条件,对西北干旱区包括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七省区的199份黍稷农家种种质资源材料进行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探讨黍稷种质资源生育期对抗旱鉴定的影响。【方法】以株高、茎粗、穗长、叶长、叶宽、草重、穗重、穗粒重等性状为考察指标,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及逐级分类法综合评价供试材料的抗旱性。【结果】一定的旱胁迫会推迟黍稷种质资源的生育进程,延长生育期。是否按生育期类型划分对抗旱鉴定结果有直接影响。对完成抽穗、结实并成熟的173份种质资源按早熟、中熟、晚熟进行分类后,鉴定为一级抗旱24份(其中早熟型4份,中熟型15份,晚熟型5份),二级33份、三级80份、四级26份、五级20份,鉴定结果呈正态分布,符合抗旱性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结论】对于生育期相差较大的黍稷种质资源而言,需要按种质资源生育期划分类型后再进行抗旱性鉴定。
- 刘宁王威颜国荣肖菁白玉亭柏仲祥昌小平刘志勇景蕊莲
- 关键词:黍稷种质资源抗旱性
- 小麦幼苗根系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69
- 2005年
-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为材料,在水分胁迫及非胁迫两种条件下考察水培幼苗的单株根数、最大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茎鲜重比及根茎干重比等根系性状。应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幼苗根系性状的QTL,以及基因与环境的互作。共检测到11个加性效应QTL和15对上位性互作QTL,分布在除5A、4B、2D、6D和7D以外的所有染色体上。其中3个加性效应QTL和2对上位性效应QTL控制根数;3个加性效应QTL和3对上位性效应QTL控制最大根长;2个加性效应QTL和2对上位性效应QTL控制根鲜重;2个加性效应QTL和3对上位性效应QTL影响根干重;2对上位性效应QTL控制根茎鲜重比;1个加性效应QTL和3对上位性效应QTL与根茎干重比有关。同时还分别检测到1个加性效应QTL、3对上位性效应QTL与水分环境的互作效应。对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幼苗抗旱优良根系性状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 周晓果景蕊莲郝转芳昌小平张正斌
- 关键词:小麦DH群体根系性状QTL分析小麦幼苗上位性效应加性效应
- 反复干旱法的生理基础及其应用被引量:65
- 1996年
- 研究了抗旱能力不同的品种对反复干旱的生理反应及土壤、植株水分的供需关系,结果表明反复干旱法能够鉴定作物或品种的抗旱性,反复干旱后的存活率是作物或品种对干旱反应的综合结果,可以代表该品种的抗旱能力。还研究了反复干旱法用于小麦后期的抗旱性鉴定。
- 胡荣海昌小平
- 关键词:农作物反复干旱生理反应土壤水分存活率
- 小麦转录因子TaMyb2s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13
- 2008年
- 利用小麦TaMyb2基因特异引物,克隆了3种类型TaMyb2的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TaMyb2-Ⅰ、TaMyb2-Ⅱ和TaMyb2-Ⅲ。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TaMyb2s的序列高度相似。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TaMyb2s与来自大麦、水稻等的直系同源基因编码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TaMyb2s的3种类型与小麦基因组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小麦幼苗中的TaMyb2s均参与对渗透胁迫的应答反应,但表达模式不尽相同,TaMyb2-Ⅲ对渗透胁迫的应答最迅速,TaMyb2-Ⅰ次之,TaMyb2-Ⅱ最迟缓。从小麦不同发育时期幼嫩组织中TaMyb2s的表达情况推测,TaMyb2-Ⅰ和TaMyb2-Ⅲ可能主要在生长发育的前期调控下游基因,而TaMyb2-Ⅱ主要在发育后期发挥作用。
- 贾东升毛新国景蕊莲张晓科昌小平
- 关键词:小麦MYB转录因子基因克隆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
- 用株高旱胁迫系数分析小麦发育中的抗旱性动态被引量:16
- 2008年
-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为材料,根据雨养(DS)和灌溉(WW)条件下5个年点环境中5个发育时期的株高估算反映材料发育过程中抗旱能力的旱胁迫系数(DS|WW),分析抗旱性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年点环境间,不同发育时期的条件旱胁迫系数(CDS|CWW)、非条件旱胁迫系数(UDS|UWW)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发育中后期的抗旱性在部分年点环境中趋于一致。各个年点不同发育时期DS|WW间的10个相关系数,UDS|UWW间除Ch05环境的5个相关系数不显著外,其他所有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而CDS|CWW间仅3~6个相关系数显著,相邻发育时段之间的抗旱性关系密切。同时,任一时期的UDS|UWW总与其前面至少一个时段的CDS|CWW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某发育时期的抗旱性可归因于该时期之前的一个或几个时段的抗旱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出苗至拔节期(CDS1|CWW1)、抽穗至开花期(CDS5|CWW5)的抗旱性对成熟期株高具有重要作用。
- 武仙山王正航昌小平景蕊莲
- 关键词:小麦株高抗旱性发育
- 小麦灌浆期耐热性QTL定位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以普通小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为材料,鉴定其灌浆期耐热相关生理性状及千粒重耐热指数,并进行QTL定位,以期发掘具有显著效应以及不同环境中稳定表达的主效QTL,为改良小麦耐热性提供理论依据及分子标记。【方法】运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以耐热指数为耐热性指标,对DH群体在田间雨养和灌溉2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耐热性进行QTL定位。【结果】2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共检测到12个控制不同性状耐热指数的加性效应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范围为2.64%—11.41%,其中,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效应,对耐热指数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1.41%—4.66%;检测到17对上位性效应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2.45%—8.84%,其中,仅4对与环境有互作效应,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0.62%—2.32%。控制耐热性的QTL来自双亲,DH群体中有耐热性超亲的株系存在。【结论】评价小麦灌浆期的耐热性,千粒重耐热指数是最直接的指标,生理性状指标为耐热性鉴定的间接辅助指标,其中,旱地条件下选用旗叶相对含水量耐热指数作为间接指标较好,而灌溉条件下选用气冠温差耐热指数较好。染色体1B、2D、5A、5B、6A、6B和7A对灌浆期耐热性贡献较大。千粒重耐热指数和旗叶叶绿素含量耐热指数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叶绿素荧光参数耐热指数和气冠温差耐热指数的遗传以上位性效应为主,而叶片相对含水量耐热指数的遗传加性效应与上位性效应都重要。
- 李世平昌小平王成社景蕊莲
- 关键词:小麦加性效应上位性效应
- 小麦TaDREB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5
- 2005年
- TaDREB1是一种转录因子,调控抗旱等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以抗旱性不同的20份六倍体小麦和3份小麦的二倍体近缘种为材料,用直接测序法筛查TaDREB1基因DNA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3份材料的38038bp序列中发现了271个SNP和14个InDel,平均140bp中有1个SNP,2717bp中有1个InDel。核苷酸多样性(Л)分析表明,小麦二倍体近缘种的Л值(0.02188)明显大于六倍体小麦的Л值(0.01029),说明该基因在二倍体种中的变异程度大于六倍体小麦,可能原因是六倍体小麦长期承受强大的人工选择压力。单倍型分析揭示了TaDRE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抗旱性表型的相关性,但同时也发现在个别单倍型里既有抗旱型材料又有对水分比较敏感的材料,揭示了抗旱性的复杂性,说明仅用TaDREB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还不能完全解释抗旱性复杂的表现型。
- 陈吉宝景蕊莲员海燕卫波昌小平
- 关键词:小麦单核苷酸多态性抗旱性单倍型
- 小麦TaABC1L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通过反向Northern筛查小麦旱选10号幼苗水分胁迫诱导表达的cDNA文库,选择一个在水分胁迫1、6和12 h均上调表达的cDNA克隆作为"种子"序列,利用电子延伸和RT-PCR方法,获得一个开放阅读框为1 434 bp,编码477个氨基酸的cDNA序列。由该序列推测编码的蛋白含有1个典型的ABC1保守域(123-243氨基酸)和1个AARF域(42~369氨基酸),但是没有发现ABC1向线粒体转移的信号肽前体序列(PD017350),因此,将该基因命名为TaABC1L。同源比对结果表明,TaABC1L只与水稻、拟南芥中4个尚未研究功能的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TaABC1L对渗透、高盐、低温等逆境胁迫和ABA处理均表现出应答反应,但是在不同胁迫条件下表达高峰出现的时间和表达强度上存在差异。其中受NaCl胁迫1h,基因的表达量已达到对照的30倍,之后其表达量迅速回落,但仍高于对照;受ABA诱导时,其表达量略有增加,在12h的最高表达量也仅为对照的2倍。
- 王彩香景蕊莲毛新国庞晓斌刘惠民昌小平
- 关键词:小麦克隆环境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