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儿
  • 2篇手术
  • 2篇结肠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辅助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坏死性...
  • 1篇预后
  • 1篇预后效果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肛门
  • 1篇直肠肛门畸形
  • 1篇治疗小儿
  • 1篇手术时机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套叠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先天性巨结肠

机构

  • 4篇玉林市第一人...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岑君
  • 3篇肖志华
  • 2篇钟健
  • 2篇陈小梅
  • 1篇卓涛
  • 1篇吴海英
  • 1篇胡小韦
  • 1篇黄万昌
  • 1篇罗元胜
  • 1篇梁坤兰
  • 1篇肖志华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直肠肛门畸形15例临床观察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的价值。方法选取15例诊断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15例研究对象新生儿期均行结肠造瘘,二期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3个月后关闭结肠造瘘口。术后随访12~24个月,采用临床评分标准(6分法)评估肛门排便功能。结果 15例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手术时间60~90 min,出血5~10 ml,术后均获得良好肛门外形,术后均随访12~24个月,经临床评分标准(6分法)评估肛门排便功能,结果为优10例,良5例;术后并发症2例,均为直肠黏膜脱垂。结论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高位肛门闭锁疗效确定的一种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小,对盆底肌肉的损伤小,可获得良好的肛门外形和排便功能。
钟健肖志华陈小梅岑君罗元胜黎兆攀
关键词:腹腔镜肛门闭锁肛门畸形
腹腔镜辅助改良Swenson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肖志华岑君梁坤兰黎兆攀潘日芳吴海英
随着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disease,HD)微创术式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以其突出的微创优势,逐渐成为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主流手术方式。国内外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是最常用...
关键词: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手术治疗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PDCA(PDCA)循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及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2 189例,实施了3个PDCA循环的阶段性改进,即进行计划(P)、实施(D)、查核(C)、行动(A)循环,比较实施前后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费用、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寻求一种最优化的临床路径,并将其标准化。结果实施PDCA循环来管理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住院治疗,明显缩短了住院天数,全程不使用抗菌药,降低了药费,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医疗质量持续提升。结论应用PDCA循环有利于确立最合理的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优化诊疗过程,在医疗质量的改进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肖志华梁坤兰岑君
关键词:PDCA循环小儿腹股沟斜疝
高频超声引导水灌肠法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水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131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高频超声引导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组(高频超声组)42例,X线透视钡剂灌肠复位组(X线钡剂组)46例,X线透视空气灌肠复位组(X线空气组)43例。比较3种灌肠复位方法诊断符合率、复位成功率、平均耗时、开腹手术率等。结果诊断符合率高频超声组与X线钡剂组及X线空气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成功率超声组高于X线钡剂组及X线空气组(P<0.05);平均耗时高频超声组短于X线钡剂组及X线空气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用生理盐水灌肠法复位小儿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高,耗时少,中转开腹手术率低,操作简单。
卓涛胡小韦岑君黄万昌
关键词:肠套叠灌肠氯化钠高频超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与手术预后效果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在不同手术时机下实施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手术的预后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3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手术时机分为早期组(手术时间≤7 d)和晚期组(手术时间>7 d),早期组19例患儿,晚期组17例患儿。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预后效果及影响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早期组患儿手术预后总有效率为94.73%,晚期组患儿手术预后总有效率为64.7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9,P<0.05);早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2%;晚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5,P<0.05);36例患儿分娩时机、出生体重、发病时间等因素均对手术预后效果无显著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38、0.007、0.088,P>0.05);患儿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预后效果的独立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37、4.856,P<0.05)。结论: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实施早期手术所取得的手术预后效果优于晚期手术,术后加强切口感染、腹腔积液、腹膜炎等并发症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治疗效果。
钟健肖志华陈小梅岑君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预后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