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后并发症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单孔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并发症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狭窄
  • 1篇胆胰
  • 1篇胆胰肠结合部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孙建华
  • 3篇季福
  • 3篇王坚
  • 3篇施维锦
  • 3篇李可为
  • 2篇姜皓
  • 2篇邱伟箐
  • 2篇刘骅
  • 2篇张唏文
  • 2篇沈志勇
  • 2篇张捷
  • 1篇吴志勇
  • 1篇唐坚
  • 1篇刘巍
  • 1篇刘德军
  • 1篇花荣
  • 1篇王争
  • 1篇吴琳石
  • 1篇钱昌林
  • 1篇张军峰

传媒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全国第十九届...
  • 1篇第14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急腹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8例有急腹症的SLE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诊断急性阑尾炎2例,其中1例合并急性胰腺炎;肠梗阻1例,合并有多脏器结核;消化道穿孔4例,其中1例合并肠结核,1例有心梗、脑梗史,1例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穿孔术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血管炎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术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确诊消化道穿孔3例术后均应严重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SLE合并急腹症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病情危重。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白细胞计数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无明显穿孔,梗阻征象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和延误恰当的治疗,病死率高。
唐坚王争孙建华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手术
经脐单孔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7年
自2007年Podoisky等[1]开展首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在微创手术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单孔腹腔镜技术得以蓬勃发展[2]。以其恢复快、切口小及术后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等优点,成为当今微创手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单孔腔镜阑尾切除术(single-site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SSLA)技术也在临床大力推广普及[3]。本研究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96例急性阑尾炎的SSLA,
邱伟箐张捷刘骅沈志勇孙建华吴琳石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针刺下合穴促进胃癌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针刺下合穴促进胃癌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拔除胃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总费用及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术后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压积值(PC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拔除胃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QLQ-C30评分为(38.35±15.25)分,对照组为(76.23±10.6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手术结束及术后24 h WBC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可应用于胃癌术后早期治疗,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钱昌林刘骅张捷邱伟箐沈志勇孙建华
关键词:针刺疗法胃肠功能手术后并发症胃肿瘤
国内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现状分析
目的:总结国内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现状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检索筛选国内资料并回顾性总结胆道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17篇文章入选;肝移植1059例中胆道并发症140例,占13.2%(6.2%-36.4%);154例胆道并...
李可为张唏文王坚姜皓孙建华季福施维锦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微创介入
文献传递
内毒素引起阻塞性黄疸大鼠肾功能障碍的机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时内毒素引起肾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胆总管结扎后,分5 d(B1),10 d(B2),15 d(B3)三组,每组各10只,同时建立相应对照组(A1,A2,A3),另30只胆总管结扎后分3组(SHUD,LAC,NS),每组各10只,分别用2 ml舒胆合剂、乳果糖液、生理盐水灌胃,连用9 d。观察内毒素、血和肾组织中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血内毒素与血、肾组织ET含量,ET/NO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r=0.630,0.438,0.496,0.453),与肌肝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和肾皮质血流量(renalcortical blood flow,BCBF)呈显著负相关(P<0.05,r=-0.600,-0.410)。血、肾组织ET/NO比值与Ccr,RCBF呈显著负相关(P<0.05,r=-0.449,-0.558,-0.626,-0.731)。血和肾组织内NO水平与内毒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r=-0.518,-0.441),与Ccr、RCBF呈正相关(P<0.05,r=0.422,0.496,0.400,0.659)。SHUD组与LAC血内毒素、ET水平组明显降低,血和肾组织NO,NOS活性以及Ccr,RCBF较NS组明显升高。结论OJ时内毒素可通过刺激ET的释放,提高ET/NO比值,使肾内缩血管因子与扩血管因子比例失调而损伤肾功能。
王坚施维锦董莹季福李可为孙建华
关键词:内毒素内皮素一氧化氮肾功能衰竭
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比较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行巨脾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切除组44例,其中包含31例全腹腔镜巨脾切除病例和13例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病例,开腹切除组42例,并分别比较两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其中腹腔镜组3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相比,术后感染率(13.6%和35.7%)及腹腔积液率(6.8%和23.8%)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而胰漏、术后出血及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风险性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腹腔镜组中,手助组与全腹腔镜组相比,在术后并发症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是一项安全和有效的巨脾切除技术。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全腹腔镜脾切除术预后相当,必要时可以使用。
王卓刘德军刘巍张军峰花荣孙勇伟孙建华
关键词:腹腔镜巨脾脾切除术并发症
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被引量:2
1999年
竺扬文於仕江张立人孙建华邹寿椿吴志勇
关键词:外科手术胆管狭窄
胆胰肠结合部医源性损伤的防治
施维锦季福孙建华姜皓王坚张唏文李可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