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凡军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盆地
  • 3篇油气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成藏
  • 2篇成藏模式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质
  • 1篇盐下
  • 1篇演化史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条件
  • 1篇油气地质
  • 1篇油气盆地
  • 1篇油气系统
  • 1篇油田
  • 1篇有利勘探方向
  • 1篇有效烃源岩
  • 1篇源岩
  • 1篇上古生界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9篇孔凡军
  • 2篇付志方
  • 2篇田纳新
  • 2篇张忠民
  • 1篇赵德力
  • 1篇杨云飞
  • 1篇林畅松
  • 1篇蒋永福
  • 1篇陶树
  • 1篇高冠峰
  • 1篇刘司红
  • 1篇孙潜茹
  • 1篇孙红军
  • 1篇全书进
  • 1篇周生友
  • 1篇张德民
  • 1篇汤达祯
  • 1篇董立
  • 1篇肖学
  • 1篇许浩

传媒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奥连特盆地17区块南部差异性构造演化与非稳态油藏被引量:2
2019年
奥连特盆地前陆期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期,在东西向持续挤压背景下,经历了多期次的南北向差异性构造演化变形,是该盆地形成非稳态油气藏的主控因素。在对奥连特盆地的前渊轴部区域二维地震资料精细层序边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构造演化和成藏模式演化分析,发现现今简单鼻状构造背景上的、无明显构造圈闭控制的倾斜油水界面非稳态油气藏,其含油气范围受控于较早一期的古背斜圈闭。另外,依据油藏动力学,该区现今的低倾角地层、稠油物性及南北走向的鼻状构造与东西展布的储集砂体的配置关系等因素,均不利于油气的再次运移,从而形成了平面含油气范围与现今圈闭不匹配的非稳态油气藏。
付志方高君孔凡军张立伟张文才滕彬彬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变形特征探讨
2005年
孔雀河地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形作用,形成了现今北西西近东西向、北北东近南北向、北北西向和北东东向基本断裂体系,同时断裂活动表现为多期性和继承性的特点;该区经历了震旦纪至早奥陶世、早奥陶世末志留纪、侏罗系、白垩纪新生代等多期构造变形作用,且后期的构造变形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对前期的构造层的变形样式有所改造,形成了有一定差异的变形面貌,造成变形的复合叠加。
赵德力肖学孔凡军杨云飞马荣芳孙潜茹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周口坳陷上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17
2004年
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有机质较丰富,含煤性好,岩性岩相稳定,具有较强的生烃潜力。二次生烃是其显著特征,二 次生烃量大小受源岩初始成熟度、生烃潜量和终点成熟度的制约。坳陷内二次生烃条件相对较好的是谭庄—沈丘凹陷和倪丘集凹 陷,并已在倪丘集大王庄构造南12井下第三系获得过源自石炭—二叠系的工业油流,展示出该区煤成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全书进饶丹孔凡军刘司红蒋永福
关键词:有效烃源岩二次生烃热演化史资源潜力上古生界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复合含油气系统与有利勘探方向被引量:6
2008年
运用叠合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描述方法和评价思路,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含油气系统复合特征,再现从源岩到圈闭的油气地质演化过程。孔雀河地区含油气系统以断裂复合贯通为主,同时存在不整合面复合贯通,构成寒武系C—(!)—下奥陶统O1(!)—石炭系C(*)—三叠系T(*)—侏罗系J(*)+寒武系—C(!)—下奥陶统O1(*)—志留系S(*)—泥盆系D(*)—侏罗系J(*)改造型复合含油气系统(*)。含油气系统的复合经历3个关键时刻:泥盆纪末是构造格局与古油藏形成期,侏罗纪末和白垩纪末是油气转化、重新分配与油藏调整期。研究区可分为破坏散失区、改造调整区、深埋保存区,其中改造调整区、深埋保存区为有利油气聚集区,处在改造调整区的龙口背斜和维马克—开屏背斜的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断背斜圈闭以及下古生界残留古断背斜圈闭是最佳勘探目标。
汤达祯邢卫新孔凡军李丹梅许浩陶树高冠峰
关键词:复合含油气系统成藏模式有利勘探方向塔里木盆地
下刚果盆地中新统重力流沉积演化及控制因素被引量:3
2023年
针对下刚果盆地中新统重力流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认识不够明确的问题,利用下刚果盆地X区块丰富的三维地震、测井及岩心资料,在建立中新统层序格架的基础上,精细识别了重力流沉积单元类型,系统揭示了重力流沉积演化特征并探讨了其控制因素。区内中新统可划分为SQ1(下中新统)、SQ2(中中新统下段)、SQ3(中中新统上段)及SQ4(上中新统)等4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块体搬运、重力流水道(包括侵蚀过路水道、受限侵蚀水道、弱受限侵蚀—加积水道)、天然堤及朵叶体等沉积单元。SQ1早期,重力流沉积多在拉张区呈NW—SE向分布,主导沉积单元为朵叶体。SQ2早期,重力流沉积分布较广(呈NW—SE向),主导发育弱受限侵蚀—加积水道。SQ3早期,重力流沉积在研究区北部呈NWW—SEE向发育且以受限侵蚀水道为主。SQ4早期,重力流沉积全区发育(E—W走向),主导发育侵蚀过路水道。SQ1~SQ4,重力流沉积总体北迁、进积。刚果河携带大量物源向深水搬运(气候变冷、构造隆升及海平面下降所致)是重力流沉积大规模进积的第一要素,陆缘结构(掀斜陆架和宽缓陆坡)及陆坡坡度变化(断层及盐构造所致)控制了沉积分散过程和砂体横向分布。该研究有助于深化区内中新统重力流沉积演化认识,并为深水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吴高奎张忠民陈华郭荣涛孔凡军宫越徐海张德民
关键词:重力流沉积中新统
滨里海盆地北部盐下油气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分析滨里海盆地北部盐下油气成藏条件,建立成藏模式。方法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地震和测井解释等近年来的勘探资料进行地质分析。结果明确了该地区油气生、储、盖等地质特征,确定了其油气成藏控制因素,提出了"一"字型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油气横向运移)、"Z"字型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油气横向运移)、"人"字型成藏模式(下生上储,油气垂向运移)、"从"字型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油气侧向运移)、"众"字型成藏模式(自生上储,油气侧向运移)5种油气成藏模式。结论滨里海盆地北部地区盐下层系处于烃源岩和碳酸盐岩发育的有利相带,且具有厚层的盐岩层作为优质盖层,是盐下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区。
周生友杨秀梅马艳孔凡军陈桂菊
关键词:滨里海盆地油气成藏条件成藏模式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区中生界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10
2022年
针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区中生界层序地层划分和沉积充填演化认识不够明确的问题,综合地震、测井、岩心和露头资料,重新厘定了层序地层格架,识别了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揭示了沉积充填演化特征及其与塔北隆起中生代隆升-衰亡过程的响应关系,共识别出4个区域性角度不整合、1个区域性平行不整合和7个局部不整合,并据此将中生界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Ⅰ—Ⅳ)和11个三级层序。晚三叠世(Ⅰ-SQ3),东西走向的塔北隆起提供了大量物源,北坡陡而南坡缓,分别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早侏罗世(Ⅱ-SQ1),塔北隆起范围增大,物源供给增多,地势宽缓的南坡发育更大规模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白垩系卡普沙良群沉积末期(Ⅲ-SQ4),塔北隆起主体消亡,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物源来自东南部大陆蚀源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沉积末期(Ⅳ-SQ3),研究区演变为南倾斜坡,主要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来自东部大陆蚀源区及北部造山带)。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塔北隆起区中生代陆相湖盆沉积充填演化的认识,也可为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吴高奎张忠民林畅松田纳新左小军李浩孔凡军李军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中生界塔北隆起塔里木盆地
差异构造演化控制倾斜油水界面之实例——伊朗雅达油田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中东地区油藏普遍存在油水界面倾斜的特征,以伊朗雅达(Yada)油田为例对其成因进行探讨。通过对层序界面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以及系统的构造演化分析,认为研究区油气成藏关键期集中于新生代扎格罗斯前陆盆地演化阶段,而该阶段经历了多期较强烈的南北向差异性构造活动,在扎格罗斯东西向持续挤压背景下,后期南北向构造反转形成的长轴背斜圈闭对早期古油藏短轴背斜圈闭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了油水界面倾斜、继承性构造高点含油幅度最大、构造反转越强油水过渡带跨度越大等特征的非稳态油气藏。结果表明,研究区南北向差异性构造演化控制了油气成藏模式和油藏形态。
付志方孙红军董立孔凡军王晓杰丁良成
中东-中亚地区重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被引量:10
2017年
根据区域地质-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的研究思路,总结了不同类型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重点盆地资源潜力。研究认为,中东-中亚地区经历了地体群南离北聚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发育了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等4类主要的原型盆地。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板块西北部中生代古被动大陆边缘和东欧地台东南缘等稳定构造区的边缘,以及扎格罗斯褶皱带和斯基夫-图兰构造带等活动构造区相对稳定的构造带;层系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发育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储集层,以前者为主,已发现储量占80.45%。在地质综合评价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完成了8个重点盆地71个成藏组合待发现资源量的定量计算评价,优选了Ⅰ,Ⅱ类有利成藏组合。
田纳新殷进垠陶崇智孔凡军
关键词:成藏组合油气盆地油气地质资源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