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誉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手术
  • 7篇麻醉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心病
  • 3篇血管
  • 3篇妊娠
  • 3篇主动脉
  • 3篇麻醉处理
  • 3篇麻醉管理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心脏
  • 2篇血管手术
  • 2篇移植术
  • 2篇有心
  • 2篇妊娠合并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吕誉芳
  • 10篇赵丽云
  • 3篇刘海鹰
  • 3篇闫晓娟
  • 3篇饶远生
  • 3篇王建宏
  • 3篇马骏
  • 3篇房居高
  • 2篇耿新社
  • 2篇欧阳川
  • 2篇卿恩明
  • 1篇林培容
  • 1篇张韶岩
  • 1篇吴强
  • 1篇许路遥
  • 1篇林多茂
  • 1篇车昊
  • 1篇卢家凯
  • 1篇杨旸
  • 1篇景赫

传媒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学会麻...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总结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围术期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5例。术前冠状动脉CT示3支冠状动脉分支无>75%狭窄。心脏超声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60%者25例,40%~<50%者20例,<40%者10例。心脏特异化验示B型脑钠肽(BNP)>400 ng/L者5例,200~400 ng/L者10例,<200 ng/L者40例。肌钙蛋白水平均在正常范围。术前充分评估心脏功能,行抗凝治疗,调控血压,处理心律失常。术中控制血压和进液量,围术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治疗心力衰竭。根据201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甲状腺部分切除21例,全甲状腺切除34例。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1例部分甲状腺切除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强心利尿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患者先行心脏换瓣术后3个月再行全甲状腺切除治疗,好转出院。围术期依据化验指标和症状处理得当,无急性心肌缺血发生。部分甲状腺切除和全甲状腺切除患者手术前后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部分切除:(46±7)%比(45±6)%,全部切除:(49±8)%比(48±8)%](均P>0.05)。结论对于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充分评估心脏功能,麻醉及术后处理得当,可根据国际规范切除部分甲状腺或全甲状腺。
王建宏房居高赵丽云吕誉芳饶远生刘海鹰闫晓娟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心功能不全全甲状腺切除
高龄患者行动脉血管重建手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我院50例高龄患者行血管手术麻醉的处理进行分析,对麻醉经验进行总结。方法:收集我院2年间行血管手术高龄患者病例50例,按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及局麻监护。结果:本组49例患者选用合理的麻醉方法平安度过麻醉期,1例91岁男性患者行股动脉转流术后,双下肢运动障碍,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双下肢运动功能基本恢复。结论:高龄患者血管手术麻醉处理具有较高的难度和风险,要求麻醉医师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完善的麻醉监测手段,以使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期。采用硬膜外麻醉时更应慎重。
吕誉芳卿恩明耿新社
关键词:高龄血管手术麻醉血管疾病
MostCare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中麻醉管理经验。方法41例冠心病合并早期肺癌患者,术前严格评估心、肺功能后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肺癌根治术。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麻醉维持静脉泵注丙泊酚、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间断吸入体积分数1%~2%七氟醚。术中应用MostCare监护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麻醉药物。记录手术时间,移植桥血管支数,序贯桥血管支数,术中输液量、输血量、失血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单腔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心包纵隔引流时间;比较麻醉诱导前(T_(1))、麻醉诱导后(T_(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T_(3))、肺癌根治术后(T_(4))、关胸后(T_(5))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周围血管阻力、心脏循环效率。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83±2.81)h,移植桥血管(3.36±0.65)支,序贯桥血管(2.15±0.81)支;术中输液量(2924.61±605.64)mL,输血量(305.73±101.42)mL,失血量(761.33±231.54)mL,尿量(1606.52±534.34)mL,多巴胺用量(2.56±1.61)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用量(0.04±0.01)μg/(kg·min);术后24 h引流量(551.24±188.63)mL,术后单腔气管插管时间(13.93±6.91)h,ICU停留时间(21.42±9.31)h,住院时间(16.64±5.24)d,胸腔引流时间(3.56±1.20)d,心包纵隔引流时间(3.03±1.37)d。41例患者心率在T_(2)时[(65.81±8.77)次/min]低于T_(1)时[(85.48±7.89)次/min](P<0.05),T_(3)[(71.02±7.21)次/min]、T_(4)[(73.30±9.39)次/min]、T_(5)[(75.32±7.06)次/min]时均高于T_(2)时(P<0.05);平均动脉压在T_(2)时[(89.61±6.57)mm Hg]低于T_(1)时[(102.64±7.23)mm Hg](P<0.05);中心静脉压在T_(5)时[(6.98±3.34)mm Hg]低于T_(2)
吕誉芳赵丽云裴馨林多茂张韶岩吴强
关键词:冠心病早期肺癌同期手术
低分子肝素在伴有心血管病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伴有心血管疾病需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头颈部肿瘤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伴有口服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59例,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替代常规口服抗凝药物,分别监测他们围手术期肌钙蛋白I、脑尿钠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1例下咽癌患者出现襞裂水肿,行气管切开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颈部大面积血肿,延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症处理好转出院。患者各项监测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对降低心脏、脑血管和肺血管疾病风险疗效肯定。短时间内停用不会引起肺栓塞及急性心肌缺血等严重并发症。
王建宏房居高赵丽云吕誉芳饶远生刘海鹰闫晓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头颈部肿瘤围手术期
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CT检查的麻醉处理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总结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施行CT检查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安贞医院,近2年期间施行的491例非发绀型先心病患儿施行CT检查术的麻醉经验。在本组病例资料中年龄均为3个月~6岁,平均(3.6±0.6)岁的先心病患儿,ASAⅡ-Ⅲ级,体质量为5.0~18.0kg平均(12.5±4.5)kg。患儿检查前6h禁食,4h禁饮。患儿送入CT室后平卧于检查床,连接心电图导联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探头,经预先开放的静脉通路推注丙泊酚1.5~2.0mg/kg,待患儿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行CT检查,并用鼻导管给予氧气吸入。结果:全组患儿均完成CT检查,大多数患儿经静脉注入丙泊酚1次(1.5~2.0mg/kg)即可完成检查,少部分需追加用量(约为首次用量的1/3)。检查中17例患儿出现经皮血氧饱和度降低(SPO2〈90%),23例出现心动过缓(P〈100/min),6例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等,均经及时处理后好转。结论:非发绀型先心病患儿施行CT检查,经静脉注射丙泊酚即可满足其麻醉需求,检查中对呼吸和循环的监测十分重要,一经发现异常改变应及时对症处理,即可保障患儿安全。
吕誉芳赵丽云林培容赵嘉美马骏欧阳川
关键词:CT检查麻醉处理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回输对主动脉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由自体血小板分离(APP)技术制备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 PRP)经历分离、存储以及回输后对主动脉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主动脉手术患者22例,ASAⅡ~Ⅳ级。收集其麻醉诱导后(T1)、血小板分离后(T2)、体外循环停机时(T3)、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T4)、a PRP回输后(T5)全血,以及自体血小板分离后(T1PRP)、回输前(T3PRP)a PRP。应用流式细胞术,采用CD61/PAC-1/CD62P三色法检测血小板早期活化率(PAC-1+CD62P-)和晚期活化率(PAC-1+CD62P+)。结果:与T1相比,T2点血小板早、晚期活化率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P=1.000)。a PRP回输后(T5)血小板早、晚期活化率较T1有所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前(T3PRP)与刚分离后(T1PRP)a PRP相比,血小板早期活化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7),晚期活化率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与T1相比,T1PRP中血小板早、晚期活化率均有所增加,血小板早期活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晚期活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停机时全血(T3)相比,T3PRP中血小板早期活化率低于停机时全血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血小板晚期活化率远高于停机时全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a PRP分离后、回输时并不引起主动脉手术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但分离与存储时a PRP中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对血小板晚期活化程度的影响高于体外循环。活化的血小板回输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血小板分离存储的优化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
赵嘉美赵丽云刘飒吕誉芳侯宇希樊珍卿恩明
关键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血小板活化主动脉手术
高龄患者血管手术的麻醉处理(附50例总结)
高龄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脑梗塞等多种疾病,行血管手术麻醉风险高,易发生合并症.血管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术中常需要阻断和开放血管,可发生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在麻醉选择上有一定难度,麻醉管理有其...
耿新社王慧敏吕誉芳杨旸
关键词:血管手术麻醉处理高龄患者
文献传递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中血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期血糖正常的OPCABG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在输液前抽取动脉血气,两组患者均以8 m L·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晶体液直至冠状动脉血管吻合前停止。分别检测并记录输液前即刻(T0)、劈完胸骨即刻(T1)、行血管吻合前(T2)的血糖数据及术前空腹时血糖、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数据。结果:A组与B组空腹血糖、Hb A1c均数比较无差异,超过5.7%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分别是50.0%与56.7%,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糖随着输液量的增加逐步上升,幅度先低后高,T1、T2与基线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血糖随着输液量的增加先略降低然后显著升高,T2与基线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比较T1时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OPCABG患者术中持续低速度(8 m L·kg^(-1)·h^(-1))输注1%葡萄糖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与不含糖溶液相比较,并没有显著增加血糖水平,而且可有效维持术中血糖浓度于6.11~8.33mmol/L的较理想水平。
兰琼郑清吕誉芳赵丽云景赫
关键词:复方乳酸钠注射液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血糖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心病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心病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应用时机。方法本文前瞻性随机研究,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行OPCABG的冠心病高危患者60例,均分为主动性植入IABP组(A组)和常规处理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B组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IABP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及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术后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主动性植入IABP可改善冠心病高危患者行OPCABG的预后。
王辉卢家凯吕誉芳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终止妊娠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终止妊娠的麻醉管理。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间,行终止妊娠的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期间接受终止妊娠的4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平均年龄为(27.43±4.84)岁,平均肺动脉收缩压为(102.3±21.83)mmHg(1mmHg=0.133kPa),10例孕妇选择了同步绝育(23.8%)。早期妊娠(0~13周)共25例,其中22例于静脉麻醉下行电吸人流术,3例行人工流产钳刮术,分别为2例静脉麻醉和1例硬脊膜外阻滞。中期妊娠(14~27周)共17例,全部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子宫切开终止妊娠术,其中15例为硬脊膜外阻滞,1例为蛛网膜下隙阻滞,1例为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CSEA)。42例孕妇中41例正常出院,1例死亡。结论: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孕妇行早中期终止妊娠手术风险高,需针对不同妊娠时期和孕妇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与管理策略。
吴金晶马骏车昊吕誉芳赵丽云
关键词:妊娠合并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终止妊娠麻醉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