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文
- 作品数:28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中国山水诗英译中的“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以王维《鹿柴》英译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关于"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方式的区分为依据,以已有的对中国山水诗创作和翻译中的观物方式的认识为参照,以王维《鹿柴》的各种英译为实例,对中国山水诗英译中的不同的观物方式及其审美效果予以探讨。认为,中国山水诗英译中,有些译者主要采用或强或弱的"以物观物"的方式理解和转换原诗,使译诗保留甚至超越了原诗的诗性和神韵,能对拥有东方文化情怀的读者产生理想的审美效果;有些译者则主要采用或强或弱的"以我观物"的方式翻译原诗,使译诗偏离甚至破坏了原诗的诗性和神韵,能对一般西方读者产生较好的审美效果。
- 贾玉嘉刘华文
- 关键词:诗歌翻译观物方式以物观物
- 汉诗英译的审美感应与主体性介入的对应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诗歌翻译过程是一个审美感应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理论观照可以借助阐释学、接受美学以及感应美学进行。本文以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鹿柴》英译为例,对中国山水诗英译中的审美感应方式、主体性介入方式及其产生原因和审美效果进行了考察,在其中发现了译者作为审美主体的“他”本感应、“我”本感应、“他我”融合感应三种审美感应方式,以及相对应的弱势介入、强势介入、适度介入三种主体性介入方式。它们之间的对应主要是因为带不同“偏见”的不同译者在进行视域融合时或偏向原语文化视域,或偏向译语文化视域,抑或将上述两种视域加以融合,以及相应的译入语读者对译诗风格的不同预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扰,因此产生了译诗弱于原诗美感、偏离原诗美感、等同甚或超越原诗美感的审美效果。
- 贾玉嘉刘华文
- 关键词:诗歌翻译
- 从“点化”到“夺胎换骨”:诗歌翻译的活法论被引量:1
- 2014年
- 在西方后现代主义中,'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否定了任何文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封闭性,因为任何文本都身不由己地被编织在文本网络之中,与其他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翻译而得来的译诗文本更是具备强烈的互文性特征,因为自从它被生成的那一刻起就有着原诗这个母体文本如影随形地跟着它。那么,这个互文本应该如何被生成才能构成与母体之间最佳的互文性关系呢?中国古代诗歌批评中的'活法'论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答案。诗歌创作中的'活法'可以具化为三种方法:点化、夺胎和换骨。'点化'法是对'活法'诗歌创作手法的细化,是技法层面上的'活法'论。'夺胎'法和'换骨'法是对'活法'论在言与意、形与神以及文与质层面上的展开。而'活法'论本身则是对上述三种方法在形而上诗学层面的综合。同样,在诗歌翻译中,翻译者也依然可以运用'点化'法、'夺胎'法和'换骨'法实施'活法'翻译策略,实现原诗和译诗之间理想的互文性关系。
- 刘华文
- 关键词:诗歌翻译活法点化
- 早期佛典译论文质“厥中论”范式的哲学疏解被引量:1
- 2021年
- 文质“厥中论”于早期佛译“文质之争”中所产生,是中国古代翻译思想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取法于儒家的文质人格论,但又有创新发展:不仅仅停留于文质理解的策略层面,还从“经文义理”与“译文语体”间的关系来看待文质矛盾,在文与质间寻求平衡,本文称之为“翻译叙事语篇平衡论”。其也表现出独有的文化特质:翻译的“信言”与“美言”互为有体的传统辩证性、“折中观”均衡意识下的中和思维意识以及从传统文论先觉中汲取营养的学习性。厥中论的理论格局不止于文与质间的均衡,还有翻译的内外因素间的均衡,这一双重意识,较之于之前佛译思想,明显是一种突破与超越,也是对早期传统文论观念的一种进步。
- 张宏雨刘华文
- 关键词:文化特质
- 汉诗英译的现象学考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现象学不是由哲学命题和真理组成的体系,而是一种方法,其核心精神可以概括为悬搁法(还原法,加括号)和直观法(包括感性直观与本质直观)。悬搁是手段,是为了达到直观的目的,而直观是诗歌创作的核心意向方式。诗歌翻译本身也是诗歌的创作成文过程,因而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翻译"也应当采取直观的审美样式。为了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直观保留诗意,悬搁法就成为译者往往会借用的手段。论文考察了汉诗英译中译者对原诗"物""象""言""意"的悬搁,认为通过现象学的悬搁,译者能够以直观的创作过程重启诗意。
- 张帆刘华文
- 关键词:诗歌翻译现象学悬搁
- 语际演变的历史性和类型性:翻译研究的双向拓展
- 2019年
- 翻译过程是一个语际演变的转化过程。对这一演变过程的描述可以诉诸历史演变和类型演变两种形态。这两个维度分别对应于历史语言学和类型学。研究尝试性地分析了关于这两种演变取向的问题,其中包括动词的及物性与不及物性、述谓与指称、实现与构成以及名动包含和名动分立之间的相互演变,探讨了在翻译研究中实施这两种理论性描述的可能性,籍此进一步拓展翻译的理论研究空间。
- 刘华文
- 关键词:翻译历史性类型性
- 中国哲学典籍翻译的译释层次分析——以《传习录》英译文本为例
- 2024年
- 本文以王阳明《传习录》的英译本为对象考察译者在中国哲学典籍翻译中的译释层次。研究表明,译者的译释行为是由表及深的多层立体结构,从最表层到最深层,翻译的创造性经由五个层次逐渐加大,翻译也逐渐由工具上升到本体地位,最终与思想熔铸为一。译释层次分析在诸多方面具有理论优势,可以融入对译释学的系统性建构当中。
- 张帆刘华文
- 关键词:诠释学翻译
- 小说翻译的言象意还原度探析——以葛浩文《青衣》和《红高粱家族》的英译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言、象、意是中国古代语言哲学的核心范畴,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代表了中国传统的语言观念,有助于人们理解语言的表述功能。无论是单语表达还是跨语言表达即翻译,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都要接受定位。在文学翻译中,译文就是经过译者对言、象、意这三者的关系进行再度还原的结果。通过对葛浩文所译毕飞宇的小说《青衣》和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的考察,可以发现文学翻译中言、象、意的还原模式。其中有一度还原,即原文中的这三个元素在译文中都获得了忠实的再现;其次就是二度还原,即这三个元素中有两个获得了忠实还原,另外一个元素则发生了变化;再次就是三度还原,即言、象、意中有两个元素发生了变化,只忠实地还原了原文的意义。
- 徐黎刘华文
- 关键词:汉译英还原度
- 《论语》英译史中宗教性、哲学性与文学性互动关系变迁被引量:3
- 2016年
- 《论语》,由于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成为了自传教士汉学时期以来历代英译的重点。这一经典文本包含有基本的文本性特征,即宗教性、哲学性和文学性的有机结合体。原文本身的文本性特征就有着多种游移的解读可能,尤其是围绕宗教性和哲学性哪个更为突出的争论历来颇受争议。而在早期、近代和当代的英译中,这两个特性更是彼此消长。译本在宗教性和文本性之间的游移可以体现在对"天""敬""辟"等范畴的英译处理上,因为它们的译名会影响宗教场域与哲学场域的在场或缺席、浓烈或淡化,也直接影响到作为"体"的这两个文本性同作为"用"的"文学性"的关系上。根据三个时期《论语》的代表英译本的比对,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宗教性变淡,哲学性变强,而文学性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
- 刘华文裔传萍
- 关键词:《论语》英译宗教性哲学性
- 玄言、禅趣和佛理:汉诗英译中的表意焦虑被引量:3
- 2014年
- 在中国诗歌史上,玄言诗、禅趣诗和佛理诗相互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这种微妙的关系在跨语翻译中表征为越界和错位,体现了译者的跨语表意焦虑。这些越界和错位可以从三类诗歌对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语言策略中找到解说的依据。在本文中,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英译被用来说明诗歌的三种翻译取向:玄化、禅化和佛化。由此,凭籍玄学、禅宗和佛学各自的语言策略可以对诗歌翻译者的跨语表意焦虑进行如下解释:之所以在诗歌跨语表述中出现越界和错位的现象是因为三种哲学中表意策略的相互置换造成的。
- 刘华文
- 关键词:汉诗英译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