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文颖
-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瘤样脱髓鞘病与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对比研究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 对比研究瘤样脱髓鞘病(TDL)与脑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TDL与胶质瘤的鉴别能力.方法 对2005至2013年海军总医院收治的60例病理证实的TDL与65例胶质瘤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1)平均发病年龄:胶质瘤[(42±19)岁]显著高于TDL[(36-13)岁,P<0.05];(2)首发症状:TDL组以头痛(25.0%)多见;胶质瘤组以头痛(23.1%)与癫痫(20.0%)多见;(3)头颅CT:TDL病灶无高密度;胶质瘤组高密度占60.0%;(4)胶质瘤组病灶囊变、坏死的构成比显著高于TDL组,并随病理分级升高发生率递增;(5)MRS特点:TDL组β,γ-Glx峰升高(9.5%)相对具有特异性.结论 胶质瘤起病年龄显著大于TDL;TDL以头痛起病多见,癫痫首发则应首先考虑胶质瘤可能;头颅CT高密度基本可除外TDL,更支持胶质瘤;若病灶发生坏死或出血,以高级别胶质瘤可能性大,TDL少见;MRS的β,γ-Glx峰升高支持TDL诊断,Cho/NAA≥2支持胶质瘤诊断.综合多种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影像学变化并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TDL与胶质瘤的鉴别。
- 刘建国乔文颖郑奎宏赵虎林钱海蓉姚生段枫邱峰戚晓昆
- 关键词:胶质瘤临床症候磁共振
- 伴神经系统迟发损害的乙二醇中毒1例并文献复习
- 2014年
- 目的提高对乙二醇中毒及其迟发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方法结合1993~2013年国内报道的乙二醇中毒病例共20例,对该病临床症候特别是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患者在恢复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频繁呕吐自主神经损害症状,以及四肢麻木、力弱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文献中的2例在误服乙二醇3~20天出现迟发性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言语混乱,伴视物不清;14例中毒患者早期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昏迷12例、神志淡漠与嗜睡各6例、认知损害3例、步态不稳2例、精神症状6例、癫痫4例)。结论乙二醇中毒的临床损害除经典的脑阶段、心肺阶段、肾阶段之外,还存在第4个阶段即迟发神经系统损害阶段。前3个阶段常常重叠,死亡率较高,当有昏迷、癫痫发作,需要呼吸机支持时,提示预后不良;当病情逐步好转时,还需关注迟发性神经系统损害,及早识别与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 乔文颖刘建国曾红刘禹赓刘波贾伟华李长青
- 关键词:乙二醇中毒
- 累及胼胝体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及影像特点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总结胼胝体受累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这种特殊类型的ADEM的临床甄别能力。方法对2010-2012年就诊于海军总医院的12例胼胝体受累的ADEM患者[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1±14)岁,10-54岁]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前疫苗接种史2例、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感染史5例。(2)起病时发热6例、头痛4例、行走不稳2例,排尿障碍、淡漠、谵妄各1例。(3)临床以脑实质损害症候较为突出:记忆力下降9例,谵妄5例,嗜睡4例;另外,排尿障碍9例,双下肢截瘫4例,行走不稳5例。(4)颅压增高者4例,白细胞增多3例,蛋白增高7例;寡克隆带均为阴性。(5)6例脑内仅胼胝体受累(其中2例合并脊髓受累),胼胝体病灶以压部最为多见(9例),体部受累5例,膝部受累4例,均累及双侧胼胝体;合并脑干、小脑受累各4例;脊髓受累6例。(6)头颅MRI显示:12例T:加权像呈高信号,但显示模糊,其中2例T:加权像病变不显著,需借助DWI或T2FLAIR检出病灶;4/6例增强MRI可见显著强化,呈均匀片状;脊髓MRl显示:6例合并脊髓病灶,且累及4~8个节段,病灶多发且不连续,2例呈少许细线状强化。(7)多数病例在疾病初期诊断困难,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病毒性脑炎5例、结核性脑膜脑炎1例、颅内肿瘤2例、1例因尿潴留收住泌尿外科。结论胼胝体受累的ADEM临床、影像有其自身特点:(1)成年男性可能好发,儿童相对较少,并以发热、头痛、谵妄、嗜睡、记忆力下降、行走不稳、排尿障碍为主要特点;(2)影像学病灶可颅内多发,也可仅见于胼胝体,以胼胝体压部多见,头颅MRI多呈片状长T2信号,DWI与T2FLAIR的阳性率�
- 刘建国乔文颖董秦雯张海玲郑奎宏钱海蓉戚晓昆
- 关键词:胼胝体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7
- 2013年
-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畸形,也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炎、脑底异常血管网、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与脑实质出血相比,SAH的特点为再出血风险大、死亡率较高。
- 乔文颖曾红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并发症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底异常血管网常见病因脑血管畸形
- 急诊头晕的病因分层特点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诊头晕的病因分层特点,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效率与水平。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急诊的1857例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年龄与性别分层进行病因构成分析。结果(1)本组1857例患者的前3位病因依次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31.7%)、高血压(24.0%)、后循环缺血(PCI,20.5%);(2)按年龄进行分层,病因构成居前三位分别为:<18岁:BPPV 6例、偏头痛性眩晕2例、不明原因1例;18~44岁:BPPV(51.5%)、偏头痛性眩晕(14.5%)、精神因素(7.3%);45~59岁:BPPV(36.8%)、高血压(22.4%)、偏头痛性眩晕(11.2%);60~74岁:高血压(30.8%)、PCI(29.8%)、BPPV(22.9%);75~92岁:PCI(30.7%)、高血压(28.6%)、BPPV(25.5%);(3)按性别分层,BPPV、偏头痛及精神因素以女性多见,高血压与PCI以男性为多。结论 BPPV、PCI、高血压、偏头痛、精神因素均为急诊头晕的重要病因构成,具有较明显的年龄、性别分布特征:(1)对于青少年与中年急诊头晕患者,特别是反复发作性与头位相关性眩晕,应首先考虑BPPV,其次为偏头痛性眩晕、精神因素及梅尼埃病,其中,前三者病因均以女性更为多见;(2)中老年头晕患者若以头沉、头胀感为主,应注意排除高血压因素;(3) PCI及其他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头晕主要见于老年患者,但不能忽视BPPV,该病在60岁以上的病因构成比仅次于PCI与高血压;(4)对于中老年头晕患者,还要重视精神因素的分析与及时诊治。
- 乔文颖刘建国曾红刘禹赓贾伟华王虹虹刘波谭静李长青
- 关键词:急诊处理头晕眩晕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