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平
- 作品数:41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量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 ,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标记法对 2 0 5例体检健康人群和 170例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 Ig G、Ig M的检测。结果 体检健康人群 Ig G总阳性率 2 1.5 % ;均阴性 ;冠心病患者 Ig G总阳性率为 91.2 % ,Ig M阳性率为 5 % ,其中无症状型冠心病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肺炎衣原体总感染率分别为 96 .2 %、86 %、88.1% ,既往感染率分别为 76 .9%、6 2 .0 %、71.4 % ,急性感染率分别为 19.2 %、2 4 .0 %、16 .7%。总感染率、既往感染率及急性感染率冠心病组较健康人群组明显增高 (优势比分别为 4 .14、2 .88、19.2 4 ,95 %的可信区间分别为 3.18~ 5 .39、2 .2 1~ 3.74、2 .79~ 132 .6 7)。结论 微量免疫荧光标记法系目前冠心病患者血清检测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 ,从而确定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一个敏感度高、特异性强 ,简单易行的方法之一。
- 李涛方卫华张国良许香广黄建平邝碧娟吴剑胜李松
-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冠心病
-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评价
-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156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男100例,女56例,年龄30-78(58±12)岁。均记录18导联心电图(ECG),部分患者行运动心电图检查,继之行冠状动脉造影(C...
- 黄建平张新霞李松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心电图
- 文献传递
- 冠心病外周血单核细胞肺炎衣原体包涵体的检测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肺炎衣原体(Cpn)包涵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选择150例冠心病(冠心病组)及55例非冠心病(对照组)患者,使用低渗溶血法制备PBMC,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pn包涵体。结果表明,Cpn包涵体阳性反映患者体内存在Cpn感染状态。
- 李涛张国良许香广张允奇黄建平李松方卫华
- 关键词:外周血单核细胞直接免疫荧光冠心病
- 酷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
- 2007年
- 苏永才吴剑胜黄建平张东辉胡雪松许香广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急性冠脉综合征亚临床型混合型高脂血症发作性胸闷反复胸闷
- 6900名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体检的心电图分析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异常心电图分布状况。方法:2004年对深圳市福田区部分事业单位6900例在职人员进行了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异常心电图分类统计。结果:在职人员正常心电图占86.25%.异常心电图占 13.75%.以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2.65%,窦性心动过速1.90%。窦性心律不齐1.20%,共5.75%)为最多.其次为 ST-T 改变(4.68%),早期复极综合征(1.02%),束支传导阻滞(0.45%).室性早搏(0.42%),肢导低电压(0.35%),房性早搏(0.26%),左心室肥厚(0.26%),左房肥大(0.25%),预激综合征(0.15%),房室传导阻滞(0.10%),心房颤动(0.01%)。异常心电图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9.98%:3.77%,P<0.01),结论:在职人员中男性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高于女性,ST—T 异常率达4.68%,故应定期行心电图普查.早期发现心血管病。
- 张新霞黄建平吴剑胜张东辉杨冀衡胡雪松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描记术体格检查
- 永久起搏器临床应用分析
- 2004年
-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方法分析归纳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3年11月住院接受永久起搏器治疗的49例患者随访资料. ……
- 胡雪松许香广张新霞黄建平张东辉李涛
- 双室同步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 2004年
- 目的观察双室同步起搏治疗扩张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 胡雪松许香广张新霞黄建平张东辉吴剑胜
- 涂层支架局部导入c-myc反义核酸防治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铂-铱合金明胶蛋白涂层支架局部导入c-m yc反义寡核苷酸的可行性及对新生内膜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携带c-m yc反义寡核苷酸的国产铂-铱合金明胶蛋白涂层支架置入兔颈动脉(n=16),在术后7、14、30、90 d处死动物行HE和W e igert染色,图像分析测量新生内膜厚度和面积,c-m yc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与对照组(n=16)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观察时间延长两组新生内膜面积和平均新生内膜厚度呈持续增加趋势,且不同观察时间点给药组新生内膜面积和平均新生内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01)。c-m yc免疫组化染色给药组为弱阳性和阴性,对照组为阳性。14 d时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血管平滑肌细胞呈过渡型改变。结论:国产铂-铱合金明胶蛋白涂层支架可携带c-m yc反义寡核苷酸于兔颈动脉局部,并抑制新生内膜的形成,提示支架可作为局部给药防治再狭窄的工具。
- 黄建平张新霞胡雪松魏文斌张焕基李松吴剑胜
- 关键词:寡核苷酸类反义基因MYC基因疗法
- 套式PCR法检测外周血肺炎衣原体DNA
- 2006年
-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肺炎衣原体(Cpn)DNA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淋巴细胞分层法和低渗溶血法提取PBMC。设计2对引物用套式PCR(nPCR)法测定15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外周血PBMC中Cpn—DNA。同期临床55例非冠心病患者作对照组。结果 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DNA阳性率32.7%,对照组阳性率为1.8%,两组差异显著(P〈0.001),OR26.2,95%CI 3.52~194.98。冠心病组中无症状组阳性率为29.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阳性率为39.6%。急性心肌梗死组阳性率为29.9%,各亚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用nPCR法检测PBMC中Cpn-DNA,可为临床Cpn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
- 李涛张国良许香广黄建平方卫华
-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血液流变学指标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调查研究69例胰岛素抵抗指数高值组和69例低值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探讨在代谢综合征中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普利生N6A+全血粘度仪及LBY-NW1血浆粘度计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结合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等相关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高值组和低值对照组血流变指标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形成过程中有显著升高,进行血流变指标检测在该疾病的早防早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罗国辉杨冀衡陆泽元黄建平张新霞张东辉陆学东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内科学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