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文伦

作品数:53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会议论文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肾炎
  • 8篇尿酸
  • 8篇细胞
  • 7篇疗效
  • 7篇狼疮
  • 7篇病毒
  • 6篇肾小管
  • 6篇肾小管上皮
  • 6篇肾小管上皮细...
  • 6篇小管
  • 6篇小管上皮细胞
  • 6篇疗效观察
  • 6篇狼疮性
  • 6篇狼疮性肾炎
  • 5篇血管
  • 5篇血液
  • 5篇肾损
  • 5篇肾损伤
  • 5篇重症
  • 5篇急性肾损

机构

  • 47篇浙江省立同德...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中医药...
  • 1篇济宁市中区人...

作者

  • 53篇韩文伦
  • 34篇鲁盈
  • 34篇陈钦
  • 26篇朱芸芸
  • 20篇钟瑜
  • 18篇胡岗
  • 12篇黄美春
  • 11篇张仙珍
  • 9篇徐再春
  • 8篇丁慧登
  • 5篇黄朝兴
  • 5篇刘连升
  • 5篇骆美良
  • 4篇严小倩
  • 4篇方明华
  • 3篇赵丽平
  • 3篇傅文宁
  • 3篇宋清
  • 2篇顾晓萍
  • 1篇李薇

传媒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2015年浙...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2008年浙...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1篇2015
  • 16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以引起临床关注和早期防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2013年因急性关节炎发作而收入住院的97 例原发性痛风患者,根据入院前后血肌酐动态变...
张仙珍陈钦胡岗韩文伦黄美春鲁盈
5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疗效分析
赵丽平胡岗钟瑜韩文伦张仙珍黄美春陈钦鲁盈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易感性。方法(1)体外培养的HKC传至6孔板中,接种密度为1×10^6个/ml,孵育24h后分受感染和阴性对照两组。受感染组加入0.5mlHepG2.2.15细胞上清液(已知该体外培养的细胞系可随细胞传代释放HBV病毒颗粒);阴性对照组加入015mI10%FCS—DMEM/F-12培养液。两组HKC继续孵育72h,消化、离心沉淀,PBS清洗,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两组HKC中的HBVDNA。(2)将HKC细胞传代并接种至2个6孔板中盖玻片上制作细胞爬片,接种密度为1×10^6个/ml,24h后行HBV感染实验。然后将两个6孔板分别作为:(1)受感染组:往六孔板中加入制备好的感染用HepG2.2.15细胞上清液2ml;(2)阴性对照组:往六孔板中加入2mI10%FCS—DMEM/F-12培养液。将HepG2.2.15细胞分别传代并接种至6孔板中盖玻片上制作细胞爬片,接种密度为1×10^6个/ml,24h后作为阳性对照组:往六孔板中加入2ml10%FCS—DMEM培养液继续孵育72h,原位杂交检测各组中的HBVDNA。结果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受感染组HKC的基因组中HBVDNA的存在,受感染组HKC原位杂交检测HBVDNA阳性,呈核型。结论体外培养的正常HKC对HBV易感。
韩文伦黄朝兴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乙型肝炎病毒HEPG2
唾液检测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唾液是人体重要的外分泌液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信息。由于采集唾液安全无创、方便,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希望从中探索疾病生物标志物,同时为病程监控、药物监测、疗效评价等提供依据。唾液检验正成为当前最具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研究热点。总结回顾唾液检测在感染、肿瘤、风湿免疫、内分泌、药物毒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清思路。
丁慧登韩文伦鲁盈
关键词:唾液检测肿瘤风湿免疫内分泌
尿轻链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韩文伦张仙珍钟瑜胡岗黄美春丁慧登陈钦鲁盈
阿罗洛尔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分析阿罗洛尔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8月收治的MHD合并高血压患者19例,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疗程为4周,可根据入选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变更,观察治疗1、2、3和4周后患者的用药情况、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比较。结果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比较得出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罗洛尔能够有效的控制MHD合并的高血压,而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韩文伦胡岗赵丽平骆美良刘连升鲁盈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阿罗洛尔高血压
尿酸盐结晶沉积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评价
目的:利用双能量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检测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探讨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4-2014.12在我院行...
钟瑜韩文伦朱芸芸陈钦严小倩鲁盈
IL35^+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CD19^+EBI3^+p35^+B细胞(IL35+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SLE患者16例、稳定期SLE患者21例及健康对照者17例.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EBi3^+p35^+B细胞表达频率并统计分析,同时分析IL35+B细胞与SLEDAI评分和C3、C4的相关性.结果(1)IL35+B细胞活动期SLE为(1.063±1.467)%,稳定期SLE为(3.458±3.124)%,健康对照为(4.639±3.047)%.活动期SLE患者IL35+B细胞表达频率低于稳定期SLE与健康对照组(P<0.01).(2)SLE患者IL35+B细胞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而与C3、C4呈正相关(P<0.01).结论活动期IL35+B细胞表达明显降低,且随着SLEDAI评分的升高而下降,并与C3、C4呈正相关.提示IL35+B细胞下降导致负性免疫调节机制的紊乱可能与SLE的发病机制相关.
陆玲娜韩文伦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miRNA-21表达情况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究miRNA-21与肾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制作细胞纤维化模型,采用慢病毒转染miRNA-21;加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干预TGF-β1处理后的NRK-52E细胞,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检测纤维连接蛋白1(fibronectin 1,FN1),信号转导分子1(SMAD1),SMAD6,rno-miR-21-5p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处理后,NRK-52E细胞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FN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BMP-7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NRK-52E细胞后,BMP-7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FN1、SMAD6、rno-miRNA-21-5p mRNA明显下降,SMAD1表达增加(P〈0.05)。结论 miRNA21与TGF-β1所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呈正相关,可能与BMP-7、SMAD1及SMAD6的改变有关。
钟瑜韩文伦朱芸芸徐再春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MIRNA-21TGF-Β1BMP-7
乙型肝炎病毒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直接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体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直接致病作用。方法:①HBV体外感染HKC:培养的HKC传至6孔板中,接种密度为1×106个/ml,孵育24 h后分受感染和阴性对照两组。受感染组加入0.5 ml HepG2.2.15细胞上清液(含有HBV);阴性对照组加入0.5 ml 10%FCS-DMEM/F-12培养液。两组HKC继续孵育72 h,消化,离心沉淀,PBS清洗,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两组HKC中的HBV DNA含量。②HBV对体外培养的HKC细胞直接作用:HKC细胞传至24孔板中,接种密度为1×105个/ml,受感染组分三个亚组,分别加入100μl、200μl和300μl的感染用HepG2.2.15细胞上清液;阴性对照组为接种HKC后加入培养液常规培养;阳性对照组为HepG2.2.15细胞上清液。各组的每孔终体积均为2 ml,每组设3复孔。孵育72 h后收集各孔上清液,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①受感染组HKC的基因组中检测到HBV DNA。②受感染组的三个亚组细胞培养上清的TGF-β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HBV可感染HKC并促进其分泌TGF-β1。
韩文伦黄朝兴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HEPG2.2.15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