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 作品数:49 被引量:137 H指数:7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阴道前壁尿道悬吊器对经闭孔途径治疗失败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耻骨后经阴道前壁尿道悬吊器(TVT-EXACT)治疗经闭孔途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失败后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女性SUI患者12例采用耻骨后经阴道前壁尿道悬吊器治疗。于术前及术后2个月进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膀胱穿刺伤、无耻骨后血肿形成。2例发生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1例经留置尿管2周后缓解;另1例留置尿管4周后缓解,控尿正常,SUI未复发。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无SUI复发。完全改善率91.67%(11/12),1例患者明显改善,但有偶尔少量漏尿。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ICI-Q-SF评分术后2个月(0.33±0.33)明显好于术前(15.50±0.94)(P〈0.01)。结论经耻骨后经阴道前壁尿道悬吊器(TVT-EXACT)治疗经闭孔途径治疗女性SUI失败后患者简单易行,操作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效果满意。 张二伟 张雪培 王声政 师文强 张海波 可方 陶金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 Pfannensteil小切口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不论经腹腔亦或腹膜后入路,均需扩大切口取出整块肾脏及肿瘤。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们对303例肾肿瘤采用腹腔入路LRN并经Pfannensteil小切口取出标本,现报道如下。 任选义 张雪培 江海波 陶金关键词:根治性肾切除术 腹腔镜 小切口 腹膜后入路 腹腔入路 腹腔镜一期手术治疗双侧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一期手术治疗双侧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7例34侧腹腔镜一期手术治疗双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腹腔镜双侧肾上腺全切术3例,一侧肾上腺全切和另一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术7例,双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术7例.平均手术时间136(105~185)mi n ,平均术中出血125(88~260)ml ,平均术后住院7(5~8)d .术中无大血管或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例.3例双侧肾上腺全切患者术后均行终身激素替代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6(3~36)个月.高血压等症状消失或较术前好转,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一期手术治疗双侧肾上腺肿瘤安全、可行. 张雪培 陶金 魏金星 王智勇 王声政 杨彦峰 王天恩关键词:双侧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 一期手术 捆绑缝合法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捆绑缝合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由同一术者采用捆绑式缝合法完成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一般特征、手术参数、病理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共106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3.3±14.1)岁、肿瘤最大径(38.2±13.0)mm,R.E.N.A.L.评分为(8.2±1.8)分;所有患者均未转开放或者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热缺血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9.8±47.3)min、(81.9±64.3)mL、(14.2±3.3)min、(6.9±1.3)d,术后患者整体肾脏功能平均下降13.4%;术后7例(6.6%)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1.9%)患者发生ClavienⅢ级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为13.4(IQR:10.2~16.4)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1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出现骨转移,分别予以行根治性手术及靶向药物治疗,目前带瘤生存。结论捆绑缝合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可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术后肾脏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邓浩天 李子尧 王声政 范雅峰 陶金 于栓宝 王健阁 梁静 张雪培关键词:肾部分切除术 肾细胞癌 腹腔镜术 倾向性评分队列研究两种不同入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 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比后入路-前入路-侧入路(PAL)联合入路与前入路(常规入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治疗前列腺癌(PCa)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尿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接受RARP治疗的145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2例采用前入路(常规入路组),23例采用PAL联合入路(联合入路组),经过2∶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常规入路组46例,联合入路组23例,对匹配前后的不同入路RARP手术的PCa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均比较分析,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是否保留神经血管束(NVB)、是否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是否重建膀胱颈以及术后拔尿管后即刻与术后1、3、6个月的尿控恢复率。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是否保留NVB、是否重建膀胱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入路组比较,联合入路组术中缝扎DVC的患者比例更少(100%vs.30.4%,P<0.001)。匹配前后联合入路组患者拔管后即刻与术后1、3、6个月尿控恢复率均优于常规入路组(P<0.05)。结论 与常规入路相比,PAL联合入路RARP治疗PCa同样安全有效,且术后早期尿控效果较好。 李振浩 朱照伟 赵品 陶金 李鹏 范雅峰 刘云龙 于栓宝 张雪培关键词:机器人辅助 前列腺切除术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4年 2004年WHO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将Xpl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正式列为独立的肾癌亚型,该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偶见于中老年人。国外研究旧0报道,其总体发病率虽然很低,但在儿童肾癌患者中约1/3为Xpl1.2易位性肾癌。其主要特点是基因组存在Xpl1.2位点的易位,形成新的融合基因,使转录因子TFE3表达量显著上升。 陶金 张雪培关键词:肾癌 TFE3 融合基因 改良三层面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及肿瘤切除术 被引量:5 2019年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202例单侧肾上腺肿瘤患者,采用改良三层面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技术(RLA)直径4 cm以下肾上腺肿瘤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任选义 李腾飞 师鑫 陶金 张雪培关键词:后腹腔镜 肾上腺 肿瘤切除术 入路 肿瘤患者 切除技术 前列腺特异抗原相关变量和磁共振及其波谱分析与前列腺穿刺之间的联系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灰区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相关变量和磁共振(MRI)检查及其波谱分析(MRS)与前列腺穿刺结果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前列腺穿刺的共1227例患者中血清总PSA处于灰区的老年患者共242例,年龄55~90岁,平均(66.1±7.7)岁;均具备穿刺指征。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根据活检结果分为前列腺癌(PCa)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对患者tPSA、f/tPSA、PSAD、(f/t)PSA/PSAD、前列腺体积等相关数据及MRI+MRS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灰区患者前列腺穿刺结果阳性组63例,阳性率为26.0%(63/242),其中腺癌56例,黏液腺癌3例,间质肉瘤4例;穿刺结果阴性组179例。216例穿刺前行MRI+MRS检查,其中阳性81例,阴性135例。两组灰区患者PSAD、(f/t)PSA/PSAD、前列腺体积及MRI+MR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0.045、0.001);tPSA、(f/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灰区患者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26.0%,PSAD、(f/t)PSA/PSAD、前列腺体积及MRI+MRS检查都对是否进行前列腺穿刺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可用于指导灰区前列腺穿刺。 刘俊肖 董彪 朱照伟 陶金 张雪培关键词:前列腺 穿刺术 前列腺肿瘤 改良经腹腔入路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操作技巧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LP)操作方法的改良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应用经腹腔入路离断式LP治疗的39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患者资料。术中对LP的关键操作步骤加以改良,即以生殖静脉为标志游离出肾盂的顶和底部,斜向劈开右(或左)肾盂顶(或底)部至其底(顶)部,前、后壁不对称的裁剪肾盂并纵行剖开输尿管远端,先连续缝合肾盂前壁,留置双J管后连续缝合后壁。记录一般过程、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39例UPJO顺利完成41侧改良经腹腔入路离断式LP。平均手术时间(55.3±11.2)min,术中出血量(48.4±16.3)mL。术后未发生腹腔感染或持续性尿漏。输尿管双J管平均保留(8.6±2.4)周,未见脱落或移位。随访12~48个月,症状消退,患侧肾积水减轻,静脉肾盂造影(IVP)提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通畅无明显狭窄。结论改良经腹腔入路离断式肾盂成形术通过对UPJ的游离、裁剪和缝合等手术步骤的技术改进,有望优化其操作过程并提高疗效。 任选义 周云飞 于栓宝 陶金 李腾飞 张雪培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盂成形术 腹腔镜 基于女性盆底解剖的四步断离法机器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女性盆底的解剖学特征,简化、组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的手术步骤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应用四步断离法RARC治疗女性膀胱癌(Bca)66例。关键步骤有,断输尿管、断血管蒂、断尿道、断阴道除标本。记录改良技术的应用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标本取出方式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果66例RARC手术均成功,无膀胱或尿道破裂,未见直肠或盆腔大血管损伤。膀胱切除手术时间(60.6±14.7)min;术中估计出血量为(232.2±63.5)ml,3例膀胱侧血管蒂出血、2例子宫血管出血均有效控制。术后未见迟发性大出血,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和阴道残端炎各2例,保守治愈。结论简化的四步断离法RARC手术步骤可重复,操作流程优化,安全可行。 任选义 陶金 范雅峰 李腾飞 于栓宝 张雪培关键词:女性 根治性膀胱切除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