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作品数:13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基于慢病毒的SHARP-2特异的RNA干扰延长肾移植受者大鼠存活时间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SHARP-2(rat enhancer of split-and hairy-related protein-2)特异性基因沉默后对白细胞介素2(IL-2)和1干扰素(IFN-γ)基因表达及肾移植受者大鼠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重组、转染、共转染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将针对SHARP-2的短发夹式RNA干扰序列导入到第3代自失活慢病毒载体Vira Power packaging mix,以构建重组慢病毒;有限稀释法确定病毒滴度;实时定量PCR法研究基因表达变化;原位大鼠肾移植模型研究SHARP-2基因沉默后受者存活时间变化。结果在正常大鼠肾脏细胞中,重组慢病毒LV-SHARP-2iC对SHARP-2的基因沉默效率达84%。在复感染指数(MOI)=20时,用spinoeulation法可使57%的T细胞受转染。在活化T细胞中,SHARP.2基因沉默后对IL-2和IFN-γ的基因表达抑制率分别达61.3%和68.7%。和空白对照以及随意序列对照组相比,5×10^7TUSHARP。2特异的RNA干扰重组慢病毒LV-SHARP-2iC灌注供肾后,肾移植受者大鼠的中位存活时间延长4~5d。移植肾局部组织分析发现SHARP-2基因沉默效果达61%,IL-2和IFN-γ的基因表达则分别下降了47.3%和58.2%。结论成功构建了以第3代自失活慢病毒为载体的、针对SHARP-2基因的短发夹式RNA干扰重组病毒LV—SHARP-2iC,该体系能使SHARP-2基因表达有效沉默,进而抑制活化T细胞中与排斥相关的IL-2和IFN-γ的基因表达,在肾移植模型中延长受者大鼠存活时间。 寿张飞 肖华婴 徐义芳 王远志 杨毅 姜虹 王慧萍 陈莹 李一文 陈江华关键词:慢病毒属 慢病毒感染 RNA干扰 肾移植 白细胞介素2 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水平对术后6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AR)的预测作用。方法将1998年12月至2003年8月在本中心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并存有血标本的495例受者纳入研究。回顾总结术后6个月内AR发生情况及相关资料。健康对照(阴性对照)40例。采用细胞一ELISA法,以EA.hy926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为底物榆测血清AECA水平。结果采用比值表示,P(患者)/N(阴性对照)=(A患者标本—A空自对照)/(A阴性对照—A空自对照)。P/N大于健康对照组均值加2个标准差者为阳性。结果495例患者血清中,AECA阳性93例(18.8%)。维持血透时间大于12个月患者血清AECA水平(1.43±0.37)显著高于未透析患者(1.27±0.32,P=0.013)及维持血透时间≤12个月患者(1.31±0.32,P=0.029)。血清AECA水平与透析时间呈正相关(r=0.218,P=0.018)。AECA阴性、阳性患者术后6个月内AR发生率分别为23.4%、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ECA阳性患者细胞性AR、体液性AR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35,P=0.00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ECA阳性、群体反应性抗体(PRA)≥10%、高淋巴毒反应为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囚素,优势比(OR)分别为2.056、1.751、1.764(P值分别为0.004、0.029、0.050)。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AECA阳性预示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风险增加:术前血清AECA水平随透析时间延长而升高。 韩飞 吕蓉 金娟 吴建永 陈莹 王慧萍 陈江华关键词:肾移植 内皮细胞 抗体 急性排斥反应 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p21通过调控YAP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lincRNA-p21在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在胃癌MGC-803细胞系中分别转染siRNA以及过表达质粒实现下调/上调lincRNA-p21表达。lincRNA-p21和YAP的mRNA水平由qRT-PCR方法测定。之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和TUNEL测定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并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结果:上调lincRNA-p21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反之亦然。研究还发现下调lincRNA-p21会引起YAP 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最重要的是,由lincRNA-p21下调引起的抑制凋亡作用可以通过敲低YAP表达来解除。结论:lincRNA-p21可以通过调控YAP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凋亡,这可能为胃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陈莹 江雪 倪彭智 郑玲燕 严丹方 严森祥关键词:胃癌 凋亡 荧光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测定端粒长度。方法选取9种人类细胞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Q—PCR方法测定相对T/S比率,DNA印迹法测定末端限制性片段(TRF)长度,进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相对T/S比率为0.68±0.57,DNA印迹法测量平均TRF值为8.57±2.34,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R2=0.7807(P〈0.01)。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量端粒长度具有重复性好、省时、简便、可靠的特点,可高通量处理大量样品。 王敏敏 杨浩 刘广义 陈大进 陈文清 蔡洁茹 周芹 谢易 陈芷珉 陈莹 王慧萍 冯时 王宇成 茅幼英 姜虹 陈江华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可溶性CD30水平与受者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关系 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研究术前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与肾移植受者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关系。方法共纳入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8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且存有术前血标本的707例受者。回顾性总结该组受者术后长期存活及其他基线资料,用sCD3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复孔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sCD30水平。结果低、中、高sCD30组的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84.7%±2.1%、88.1%±2.9%和77.7%±3.5%,5年功能性存活率为98.9%±1.1%,95.1%±1.6%和85.0%±3.2%。高sCD30组的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功能性存活均明显低于低、中sCD30组(均P<0.05),但中sCD30组的人长期存活率最高,低、中、高sCD30组的5年人存活率分别为84.7%±3.9%,92.4%±1.6%和87.1%±2.7%。死亡原因均主要为感染、肝功能衰竭和心脑血管意外,但3组在死亡前1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别占死亡人数的0、13.0%和40.9%。结论术前sCD30水平与肾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有关,高sCD30代表受者高免疫反应性,预示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增高而导致移植肾预后不良;而低sCD30表示机体相对的免疫功能低下而处于感染和药物毒性的高风险中。 陈江华 吕蓉 陈莹 吴建永 何强 黄洪锋 瞿立辉关键词:肾移植受者 移植物 术前 SCD30 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 长期存活率 离子色谱测定尿液中的草酸、磷酸及枸橼酸 本文应用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快速测定尿液中的草酸、磷酸及枸橼酸含量。方法:选用Ionpac AS23阴离子分析柱,电导检测器。经过处理的尿样,经高速离心、过On-Guard H小柱及C18预处理小柱、过滤膜后直接进... 叶明立 陈莹 朱岩关键词:离子色谱 尿液 草酸 磷酸 枸橼酸 文献传递 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可溶性CD30水平对急性排斥的影响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术前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对肾移植受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及排斥类型的预测作用。方法共纳入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8月在本中心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且存有术前血标本的707例受者。回顾性总结该组受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的发生情况及其它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健康对照40例。用sCD30EIJSA试剂盒复孔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和健康对照血清sCD30水平。根据术前sCD30水平将肾移植受者分为低sCD30组、中间sCD30组和高sCD30组。结果肾移植组术前sCD3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血管性、细胞性排斥及临界改变的发生率随着sCD30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均<0.05),但低、中、高sCD303组急性排斥逆转率却分别为100%、90.6%和78.6%,低sCD30组、中间sCD30组与高sCD3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性排斥、细胞性排斥、临界改变和临床排斥的sCD30水平[(198.95±76.09)、(165.89±44.56)、(172.94±74.22)和(161.23±64.87)U/ml]和未排斥组[(133.76±61.95)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CD30、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和巨细胞病毒(CMV)抗原阳性均为急性排斥的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为2.683、2.384和2.065。结论术前高sCD30水平预示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率的增高。 陈江华 吕蓉 何强 田炯 王慧萍 金娟 陈莹 茅幼英关键词:肾移植 术前 CD30 急性排斥 维生素D衍生物联合供者骨髓细胞输注诱导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后免疫耐受的诱导。方法 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按分组分别给予门静脉输注供者骨髓细胞 (DBMC) (B组 )、骨化三醇灌胃 (C组 )、输注DBMC及骨化三醇灌胃 (D组 )以及环孢素A(CsA)灌胃 (E组 )。观察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及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测定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mRNA的表达以及血清钙、磷浓度 ,进行受者与供者及无关第三品系大鼠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R)。结果 D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其它各组显著延长 (P <0 .0 5 ) ;术后 7d ,C组、D组、E组受者脾细胞均能显著抑制供者及第三方无关供者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引起的MLR ;D组手术前后血磷、血钙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各组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 ,D组最轻 ;D组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mRNA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 ,与对照组 (A组 )、B、C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骨化三醇灌胃联合DBMC输注可显著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陈江华 姜睿 何强 祝恒成 王惠萍 金娟 陈莹关键词:异基因移植 心脏移植 免疫耐受 汉族人Fcgr3b基因SNP与肾移植之间的关系 目的有研究认为,Fcgr3b 基因 SNP 与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性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 Fcgr3b 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 PCR-SSP 方法扩增172 例健康人和... 徐高四 何强 寿张飞 王慧萍 王仁定 蒋华 陈莹 陈江华文献传递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2022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髓系细胞发育异常、分化障碍和外周血细胞减少等,并有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进展的风险[1]。由于遗传改变存在高度异质性,MDS患者预后有很大差异。临床上常用的MDS预后评估系统主要有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2]和WHO预后评分系统(WPSS)[3]。近些年,染色体单体核型、一些基因突变等指标被报道是独立于这些评分系统外的预后不良因素[4,5,6],提示现有的风险评估系统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陈莹 牛婷婷 石淙 邹多兵 欧阳桂芳 牧启田 金洁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价值 克隆性疾病 髓系细胞 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