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对62例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促、呼吸困难伴或不伴有发热、咳嗽、咳痰或仅有轻度咳嗽;血CMV-DNA阳性18例,尿液CMV-DNA阳性22例,痰CMV-DNA阳性62例,血CMV-IgM阳性16例,同时伴有肝功能损害22例;胸部X线正位片:间质性肺炎14例,絮状或斑片状渗出灶39例,肺纹理增粗、紊乱9例;腹部B超示肝脏肿大16例,肝脾肿大1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8例。所有患儿均予更昔洛韦抗病毒综合治疗,显效40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查痰CMV-DNA可提高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断,及时予更昔洛韦治疗,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万盛华张双红黄雄七刘芸罗丽娟万宏陈富明李香莲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更昔洛韦实时荧光定量PCR婴幼儿
- 血清Cystatin C测定在亚临床肝肾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建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tatinC,CysC)的定量ELISA检测方法,探讨血清CysC水平在肝肾综合征(HR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81例常规检查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和2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ysC水平,同时检测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肌酐(Ucr),算出校正24h肌酐清除率(Ccr)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标准,40≤Ccr<80ml·min-1·1.73m-2的肝硬化患者被列为亚临床HRS组。结果亚临床HRS组血清CysC浓度明显高于单纯肝硬化组(P<0.05);而Scr、BUN在两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ysC与Ccr相关性比Scr与Ccr相关性好(r=-0.91对r=-0.7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CysC曲线优于Scr。结论血清CysC较Scr、BUN能更敏感地检测出肝硬化患者的轻度肾功能损害,可作为识别亚临床HRS的一项新指标。
- 纪斌黄群万腊根陈富明王健朱勇陈钦开吕农华应豪
- 关键词:CYSTATIN亚临床肝肾综合征
-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
- 2006年
- 目的:检测肝硬化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在肝肾综合征(HR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0例肝硬化病人和26例健康体健者的血清CRP水平,同时检测其肾功能。并分析CRP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CRP在肝硬化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与Ccr成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CRP水平可反映肝硬化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并有助于判断HRS病情及预后。
- 陈富明黄群纪礽斌
- 关键词:肝硬化肝肾综合征
-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其意义
- 目的:通过检测肝硬化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旨在探讨其在肝肾综合征(HRS)发生与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90例肝硬化病人和26例健康体健者的血清T...
- 陈富明黄群纪礽斌
- 文献传递
- 大肠癌肝转移与脂肪肝的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回顾性观察有、无脂肪肝的大肠癌(CRC)患者肝转移发生的差异,分析脂肪肝对CRC肝转移的可能影响。方法经结肠镜与病理和/或手术诊断的CRC患者326例,其中肝转移70例,脂肪肝55例。配对比较设计:根据CRC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例数,以1∶2的比例确定非脂肪肝组,按年龄、性别及病情尽量匹配的原则确定,然后对其肝转移和非肝转移的检出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非配对CRC的比较中,有脂肪肝的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为9.1%,显著低于无脂肪肝组的24.0%(P<0.01),而非肝脏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配对大肠癌的比较中,上述差异仍然存在,有脂肪肝的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脂肪肝组(P<0.01),非肝脏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C患者有脂肪肝时发生肝转移的比例明显低于无脂肪肝者,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黄群陈小珠陈富明纪礽斌黄健林汉利
-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脂肪肝
-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RBP)水平在肝肾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 法:采用ELISA法测定90例肝硬化患者和2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尿RBP水平,同时检测其血肌酐及尿肌酐,算 出校正的24h肌酐清除率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标准。结果:肝肾综合征组的血清、尿RB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 0.01);单纯肝硬化组的血清R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尿RB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尿RBP对肝肾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纪礽斌黄群万腊根鞠北华王健陈富明
-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肝肾综合征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小儿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口服奥美拉唑0.6-0.8 mg/kg,qd,疗程8周;对照组(20例)予口服奥美拉0.6-0.8 mg/kg,qd,4周后改用法莫替丁0.7-0.9 mg/kg,qn(睡前服),共8周。2组均同时加服多潘立酮,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胃镜下治愈率。结果治疗组胃镜下治愈率96%、好转率4%,有效率100%。对照组胃镜下治愈率85%,好转率15%,有效率100%。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率100%,对照组症状完全缓解率90%,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是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治疗4周临床症状缓解后能否予法莫替丁替代治疗,还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 万盛华李香莲张双红陈富明黄雄七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法莫替丁小儿
-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肾综合征(H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90例肝硬化患者和26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TNF-α水平及肾功能,分析TNF-α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TNF-α在肝硬化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随血清TNF-α水平升高而加重,且与Ccr成正相关。结论TNF-α在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陈富明黄群纪礽斌李桂霞
- 关键词:肝硬化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
- 胃癌肝转移与脂肪肝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回顾有无脂肪肝的胃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的差异,分析脂肪肝对胃癌肝转移的可能影响。方法经胃镜与病理和(或)手术诊断的胃癌患者757例,平均年龄56.3岁(21~86岁),其中肝转移134例,脂肪肝112例。对其肝转移和非肝转移的检出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非配对胃癌的比较中,有脂肪肝的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为7.1%,显著低于无脂肪肝组的19.5%(P〈0.01);而非肝转移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配对胃癌的比较中,上述差别更加显著,而非肝转移差别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有脂肪肝时发生肝转移的比例明显低于无脂肪肝者,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 黄群陈小珠陈富明黄健何剑琴郑昌京
- 关键词:胃癌肝转移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