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光临

作品数:44 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动脉
  • 28篇冠状
  • 28篇冠状动脉
  • 13篇造影
  • 12篇病变
  • 11篇动脉造影
  • 11篇冠状动脉造影
  • 9篇洗脱支架
  • 9篇介入
  • 8篇心肌
  • 7篇血管
  • 7篇介入治疗
  • 7篇冠脉
  • 6篇动脉疾病
  • 6篇血压
  • 6篇随访
  • 5篇心肌梗死
  • 5篇随访观察
  • 5篇洗脱支架治疗
  • 5篇疗效

机构

  • 43篇深圳市孙逸仙...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43篇金光临
  • 33篇刘幼文
  • 23篇刘强
  • 18篇师姗姗
  • 16篇曾繁芳
  • 13篇罗剑峰
  • 12篇左辉华
  • 11篇潘楚梅
  • 11篇林泽鹏
  • 7篇彭长农
  • 7篇艾淑智
  • 7篇王涓
  • 6篇员凤英
  • 5篇方卫华
  • 5篇王凤山
  • 4篇张治伟
  • 3篇曹高镇
  • 3篇张雪
  • 3篇张志伟
  • 3篇彭晓玲

传媒

  • 8篇临床心血管病...
  • 7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替米沙坦对伴有高血压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方法(分层抽样法)将120例伴有高血压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替米沙坦组(60例)和培垛普利组(60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测定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并观察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血脂水平的改变。结果用培垛普利及替米沙坦治疗6个月后,平均血压显著下降〔(126±16)至(104±11)mmHg及(125±14)至(103±12)mmHg,均为P<0.05〕,血清脂联素浓度及ISI明显升高〔(5.8±2.7)至(6.3±2.5)mg/L,(5.9±2.9)至(8.4±3.1)mg/L及0.0075±0.0015至0.0088±0.0019,0.0069±0.0013至0.0137±0.0037,P<0.05及P<0.01〕,而hs-CRP明显下降〔(0.79±0.13)至(0.54±0.09)mg/L及(0.80±0.12)至(0.38±0.06)mg/L,P<0.05及P<0.01)〕,尤以替米沙坦组较甚。替米沙坦组治疗6个月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与培垛普利相比,替米沙坦能够明显升高伴有高血压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及显著降低其血浆hs-CRP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林泽鹏金光临张志伟
关键词:替米沙坦高血压不稳定性心绞痛脂联素C反应蛋白
替米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糖尿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100例,在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常规药物组,随访6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高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术后6个月重复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间的晚期管腔丢失、支架再狭窄率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时,两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均降低,而替米沙坦组下降更明显(P<0.05)。冠状动脉造影复查86例,两组支架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米沙坦组晚期管腔丢失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替米沙坦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金光临刘幼文员凤英刘强曾蘩芳左辉华师姗姗
关键词:替米沙坦糖尿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冠状动脉介入术内皮功能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心病多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冠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比较。方法:入选2005-01-2008-01在我院行血管重建术的215例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其中114例行DES置入术(DES组),101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比较2组住院期和随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征相似,与DES组比较,CABG组左主干病变(29.2%∶5.0%,P<0.01)、LVEF<50%发生率(39.7%∶19.2%,P<0.01)和完全血管重建率(81.2%∶58.8%,P<0.01)较高。住院期2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CABG组住院期病死率有增高趋势(6.9%∶1.8%,P>0.05)。平均临床随访12~36(17±9)个月,2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无明显差异(9.6%∶13.4%,P>0.05),但DES组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较CABG组有增高趋势(9.8%∶2.1%,P>0.05)。结论:DES置入术应用在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中安全可行,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CABG无明显差异。
金光临刘幼文左辉华刘强曾繁芳师姗姗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洗脱支架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43例复杂病变且有临床缺血症状的患者接受了CYPHER支架治疗,196处靶病变共置入231个CYPHER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及晚期管腔丢失情况等。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置入,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10%,未见任何并发症。临床随访11±4.4(5~22)个月,临床随访率94%,有7例(5.2%)症状再发,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4例为支架内再狭窄所致,需再次血运重建,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心脏不良事件,无一例死亡。术后6~18(9±2.3)个月共10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造影随访率76.2%,支架近端边缘节段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2±0.02)mm,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5±0.04)mm,支架远端边缘节段(0.10±0.02)mm;病变再狭窄率2.6%,病例复发率5.2%,再次血运重建率3.4%。结论:CYPHER支架治疗冠脉复杂病变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6个月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
刘幼文金光临刘强罗剑峰曾繁芳左辉华师姗姗周淑英潘楚梅艾淑智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雷帕霉素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桥心电图的临床分析(附35例报告)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心电图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中 35例心肌桥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造影和心电图的特点。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的检出率为 1% ,均位于左前降支 ,其中 1级狭窄 5例 ,2级狭窄 12例 ,3级狭窄 18例 ,16例病人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全部病例均有临床症状 ,11例伴有心电图ST -T改变 ,18例运动试验检查中阳性为 8例 ,可疑阳性 5例 ,3例病人出现与相关心肌桥无关的下壁心肌梗死。16例病人随访 6个月至 3年 ,无 1例发生与相关血管有关的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衰。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可能导致心肌缺血 ,引起心绞痛 ,但预后良好。
金光临林泽鹏刘幼文
关键词:心肌桥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缺血
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观察
2006年
目的 评价西罗莫司洗脱支架(Cypher^TM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术时接受了Cypher^TM支架治疗,78处靶病变共置入97枚Cypher^TM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及晚期管腔丢失等.结果 在78处靶病变中,完全闭塞病变占82.3%,狭窄达95%以上的病变占17.7%.所有支架均成功置入,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10%,未见任何并发症.临床随访10.0±3.6(6~15)个月,临床随访率100%,有2例症状复发,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所致,需再次血运重建,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心脏不良事件,无1例死亡.64例患者术后9±2.2(6~14)个月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造影随访率82.1%,支架近端边缘节段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4±0.05) mm;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19±0.03) mm,支架远端边缘节段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10±0.02) mm.靶病变再狭窄率为3.1%(2/64),病例复发率为3.1%(2/64),再次血运重建率为3.1%(2/64).结论 CypherTM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可行的,其近期及术后9个月内的疗效是满意的,它能显著降低9个月内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
刘强刘幼文潘楚梅金光临罗剑峰师姗姗左辉华曾繁芳
关键词:心肌梗死西罗莫司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对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 50%≥50%)的对比分析,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评估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
金光临刘幼文刘强曾繁芳左辉华师姗姗
文献传递
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的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所服用药物氯吡格雷的作用特点及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方法:选取60例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术前(服药后5天)、术后2小时及术后5天分别采血,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表面活化的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PAC-1)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术后5天的血小板聚集率和PAC-1的表达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曲线。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在术前为25%,术后2h为30%,术后5天为13%。不同基础血小板聚集率组中,术后2h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抵抗可能不受基础血小板聚集率高低的影响。
刘幼文左辉华刘强金光临罗剑峰曾繁芳师姗姗周淑英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氯吡格雷流式细胞术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介入治疗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比较早期冠脉介入治疗和行药物治疗稳定后的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 14 2例经危险分层为高危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入院后早期 ( 72h)和药物治疗稳定后的延迟介入 ( 5~ 7d)治疗 ,并进行 6个月的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以及再入院率和再次血运重建术率。结果 早期介入组有 3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冠脉血栓事件 ,延迟介入治疗组有 4例患者于术前发生心肌梗死 ,随访 6个月两组患者死亡、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在早期介入治疗组再次住院率 ( 17%∶2 2 % ,P <0 0 5 )和再次血管重建术率 ( 12 %∶17% ,P <0 0 5 )明显低于延迟介入治疗组。结论 对经危险分层为高危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行在阿司匹林、利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保护下早期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的 。
彭长农胡雪松方卫华衣为民刘幼文刘强龙娟李忠红金光临
关键词: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介入治疗低分子肝素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预防无复流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前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脉注射(PCI)患者中预防无复流现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急诊入院的120例急性STEMI并预行直接PCI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或对照组(60例),试验组于第一次球囊扩张前冠脉内注射0.5mg(10mL)的替罗非班,对照组在导管室后即静脉推注负荷量0.5mg(10mL)的替罗非班,两组病例均继之0.15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24~36h。分析两组PCI前、后的临床及冠脉特征(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病情、PCI前冠脉病变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IMI前向血流达到3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5%和81.7%,P=0.023);试验组TMP2级以上和3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和85.0%,P=0.027;86.7%和66.7%,P=0.010),两组住院期间MACE和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试验组在平均30d随访期间发生总的MACE事件相对较对照组有减少(3.3%比13.3%,P=0.048)。【结论】球囊扩张前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并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能够更明显改善靶血管前向血流TIMI分级及心肌灌注TMPG分级,可预防无复流及慢血流现象的发生。
金光临刘幼文左辉华员凤英刘强曾繁芳师姗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