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辉

作品数:51 被引量:17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哲学宗教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篇伦理
  • 14篇环境伦理
  • 8篇伦理学
  • 8篇环境伦理学
  • 7篇生态
  • 5篇生态文明
  • 5篇环境哲学
  • 4篇美德
  • 3篇动物
  • 3篇哲学
  • 3篇正义
  • 3篇自然价值
  • 3篇文化
  • 3篇理学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环境正义
  • 2篇动物伦理
  • 2篇新文化
  • 2篇新文化运动
  • 2篇研究会

机构

  • 49篇南京林业大学
  • 11篇南京大学
  • 3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不列颠哥伦比...
  • 1篇翰林大学
  • 1篇科罗拉多州立...
  • 1篇澳大利亚拉筹...

作者

  • 51篇郭辉
  • 3篇乔永平
  • 2篇王国聘
  • 2篇李亮
  • 2篇张晓琴
  • 1篇姜萍
  • 1篇刘海龙
  • 1篇肖玲
  • 1篇朱凯
  • 1篇顾平
  • 1篇任继周
  • 1篇郭晓磊
  • 1篇焦阳
  • 1篇曹昱
  • 1篇劳瑞尔·沃特...

传媒

  • 33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电子商务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中国社会工作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自然·熵·生态文化被引量:2
2008年
人类在创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产生了超额熵增,自然环境本身提供的负熵却不足以抵消与平衡,从而引起了生态危机。本文试图运用熵理论来解读这一现象,认为人类在积极寻找诸如"能源负熵"、"科技负熵"的同时,更应该在认识系统中引进"文化负熵"———生态文化来指导、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有序发展。
郭晓磊郭辉
关键词:负熵人工自然生态文化
环境伦理学中权利概念的替代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回顾了环境伦理学中权利概念的两个起源,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环境伦理学家们对此概念的争议,说明非人类自然拥有权利的观点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伦理学家们所提出的五种对自然权利概念的替代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尤金.哈格罗夫郭辉
关键词:权利
第二届国际环境伦理学学术研讨会暨2012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年会综述
2013年
2012年10月26—29日,由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环境哲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协办的“生态文明:国际视野与中国行动——第二届国际环境伦理学学术研讨会暨2012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年会”在安徽黄山召开。来自英、美、澳、荷兰的近10位国外学者和国内的12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是对2004年在江苏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环境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之后,中国环境伦理学理论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一次检阅。会议围绕以下主题展开了讨论。
郭辉
关键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
生态文明的哲学意蕴被引量:3
2010年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具有深厚的哲学蕴含。它集中体现了自然观的转变、实践观的变革、伦理观的扩大和发展观的深化。有机论的整体自然观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生态文明的实践理念;关爱自然是生态文明的价值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
刘海龙郭辉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观发展观伦理观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研究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是当代最负盛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家,自然价值论是其环境伦理思想的核心。罗尔斯顿主张把人们对大自然所负有的道德义务建立在大自然所具有的客观价值的基础之上。自然价值论的核心就是论证自然的内在价值,即...
郭辉
关键词:自然价值论环境伦理学自然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动物伦理——对努斯帕姆的回应
2010年
在《正义的前沿》一书中,玛莎.努斯帕姆认为,社会契约理论无法容纳针对动物的政治义务,因为社会契约理论要求各缔约方需要具备大致等同的体能和精神条件。但是她对社会契约传统的阐释并不令人信服。社会契约理论只要求缔约方具有同等的自由、应当受到同等的道德考量。社会契约理论之所以优于努斯帕姆提出的能力方法(capabilities approach)在于,社会契约理论将针对动物的正义共同体的范围限定在我们能够认可的正义主体、以及与我们拥有政治关系的范围之内。
科姆波利K.史密斯郭辉
关键词:社会契约理论动物
试论生态中心论的森林伦理思想被引量:3
2006年
生态中心论作为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认为应该把道德义务和伦理关怀扩展至整个生命系统。森林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中心论不可能绕开森林道德判断讨论对自然的伦理关怀,它包含了丰富的森林伦理思想。大地伦理学认为森林作为完整、稳定、美丽的生物共同体应该得到尊重;深层生态学坚持“顺其自然”的森林管理;自然价值论揭示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创造性是森林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的源泉,人类应该关注森林的多种价值的统一。挖掘整理生态中心论包含的森林伦理思想,有助于为构建森林伦理体系提供理论源泉与哲学基础。
朱凯郭辉
关键词:生态中心论顺其自然自然价值
洪水论——蔡元培对“五四”之后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定位
2012年
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发展比作"洪水",他意识到新文化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流弊,主张对其进行必要的"疏导"。蔡元培极力推动发展科学事业,但对当时运动中占主流的科学主义却持有异议;他倡导向西方现代社会学习,但主张对西方文化的引介要全面;他是解构经学意识形态的倡始者,但却不是简单地否定旧文化;他始终把文化发展当作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主张在救亡与启蒙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洪水论"蕴含着蔡元培对新文化运动发展深刻而又全面的理解,体现了一位成熟思想家的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这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郭辉张晓琴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环境危机的现代化根源
2010年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极富争议的概念。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与近代以来环境恶化的轨迹之间的历史性契合说明了二者间的内在关联。工业化生产方式、城市化生活方式、和以市场化为核心动力的社会运行方式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造成当代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
郭辉王国聘
关键词:环境危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与模式探究被引量:3
2016年
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早已存在,但直到最近发生的常州"毒地"事件后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表明环境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不仅表现为一种客观性事实,也是社会对其建构的结果。环境事件的风险和危害、解决路径、最终结果各不相同,因而作为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与经历的环节也不尽一致。尽管如此,以常州"毒地"事件为代表的环境问题建构过程涵盖了环境问题建构通常经历的的阶段和关键环节,体现了环境问题建构的一般性规律。典型的环境问题建构可分为矛盾冲突形成与升级阶段、媒体介入阶段、上级政府关注和环境危害(风险)"问题化"三个阶段以及若干环节。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的建构正在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主体共构型"模式转变。环境问题"多元主体共构型"模式,即特定环境状况变化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危害或风险,受害者基于自身权益的需要,通过媒体或环保组织向基层政府(或企业)主张环境权益,引发上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从而将环境危害或风险"问题化",促使其最终解决。这一模式实际上反映的是受害者、政府、媒体、公众、环保组织、企业等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复杂互动和相互博弈的结果。
乔永平郭辉
关键词:环境问题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