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惠春 作品数:45 被引量:212 H指数:8 供职机构: 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10年泉州市免疫规划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 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了解泉州市当前的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抽取2006-2008年出生的儿童,调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结果共调查1 630名适龄儿童,建卡率98.3%,建证率99.1%;"五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98.0%,全程接种率87.5%,乙肝首针及时率92.8%,乙脑疫苗(JE-l)98.1%、A群流脑疫苗92.7%、甲肝疫苗87.1%;DPT、MV(MR、MM)、JE-l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2.4%、95.3%、88.8%。本地儿童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1岁半前儿童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1.5-2岁儿童疫苗接种率;不同区县间儿童免疫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6-2008年出生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2004-2005年出生的儿童。结论泉州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新增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接种进展顺利,今后应加强对1岁半以后儿童接种率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大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力度。 黄彩虹 陈雅红 詹惠春关键词:免疫规划 接种率调查 泉州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2011年泉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收集国家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泉州市2011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泉州市AEFI监测系统接到报告226例病例,县覆盖率100%,48h及时报告率为91.15%,48h内调查率95.65%,个案调查表调查后3d内报告率为73.91%。报告发生年龄67.70%≤1岁,61.50%发生在第1剂次,89.82%发生在接种后≤1d,报告高峰在6-9月,百白破疫苗占56.19%。一般反应占80.09%(181/226),异常反应占16.81%(38/226),异常反应以过敏性反应为主,过敏性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为多。报告发生率为6.69/10万剂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发生率前三位为无细胞白百破疫苗、麻风疫苗、白破疫苗。结论 2011年泉州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行在敏感性和及时性较往年有明显提高,报告成常规化、系统化态势,但尚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陈雅红 洪思让 詹惠春关键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001~2014年泉州市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评价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泉州市2001~2014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为消灭脊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有关维持无脊灰工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4年泉州市脊灰疫苗报告基础免疫接种率为98.17%~99.85%[1],共开展16次22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活动,共接种4 501 871人次,报告接种率平均为96.57%;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为2.28/10万,48h调查率、14d内双份合格便采集率、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随访表75d内送达率分别为98.52%、92.76%、98.14%、99.81%,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确诊病例和VDPV病例,3次监测0~59岁健康人群434人脊灰抗体水平,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均在90%以上,15岁以下人群阳性率均在96%以上,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在较高水平,2011年3月在惠安县AFP病例的健康密切接触者中发现VDPV病毒,经处置后追踪监测4年后未发现续发案例。结论继续抓好常规免疫,维持高质量AFP病例监测,提高WPV输入疫情和VDPV相关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实施IPV(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序贯免疫程序直至以IPV代OPV,是继续维持无脊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措施。 陈雅红 洪思让 詹惠春 石神鉴关键词:接种率 2015年泉州市1-5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掌握泉州市1-5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9岁常住人口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泉州市1-59岁人群HBsAg、HBV表面抗体(HBsAb)、HBV核心抗体(HBcAb)和HBV流行率分别为5.94%、49.55%、29.49%、29.49%。1-14岁、15-24岁、25-59岁年龄组HBsAg流行率分别为0.92%、4.45%、11.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年龄组、农村地区、未接种乙肝疫苗(Hep B)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泉州市1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需针对大年龄、农村等重点人群开展Hep B接种,继续加强HBV母婴阻断工作。 陈雅红 洪思让 陈明春 黄彩虹 曾珊珊 詹惠春 陈文同 石神鉴关键词:乙型肝炎 影响因素 儿童诺瓦克样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儿童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s)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并填写调查表。对收集的标本分别采用ELISA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RT-PCR检测NLVs。对调查表资料采用1∶1配对病例(NLVs)-病例(RV)及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NLVs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648份标本中检出RV 339份(52.31%),NLVs 80份(12.35%)。分析表明,NLVs所致腹泻的临床特征有别于RV腹泻,前者最早出现呕吐症状者居多(62.82%),并且有呕吐症状者多于后者。而RV腹泻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以腹泻为主(65.38%)。发热、最高温度、发热天数、腹泻天数、是否输液治疗及就诊次数均为RV感染患儿高于NLVs感染患儿。对NLVs腹泻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4项危险因素,分别为吃生冷食品、与腹泻患者接触、吮手习惯及较少洗手。结论NLVs是导致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其所致腹泻的临床特征不同于RV腹泻;RV腹泻临床症状较NLVs腹泻严重,但NLVs腹泻所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不容忽视。 刘翼 聂军 詹惠春 戴迎春 李建栋 陈清 俞守义关键词:诺瓦克样病毒 杯状病毒 轮状病毒 儿童 蝙蝠携带狂犬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调查了解广州及周边地区蝙蝠携带狂犬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情况,分析蝙蝠与人类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2004年9月~2005年11月,在广州市及广州市野生动物市场收集来自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分属2个亚目7个种的蝙蝠共794只:犬蝠(Cynopterus sphinx)330只、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7只、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h)154只、普通长翼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5只、小黄蝠(Scotophilus kuhlii)52只、中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209只及小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37只。收集的蝙蝠分别取得标本;咽拭713份、血清452份、脑组织742份、肺组织742份及直肠组织742份共计3391份,进行RT-PCR和细胞分离培养、检测狂犬病毒(RV)与禽流感病毒(AIV)。结果收集的蝙蝠标本均未检测、分离到狂犬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结论广州及周边地区的7种蝙蝠可能未携带狂犬病毒和禽流感病毒。 李志峰 胡勇 吴毅 云雪霞 詹惠春 杜玉萍 柯雪梅 于德宪 李建栋 戴迎春 陈清 俞守义关键词:狂犬病毒 禽流感病毒 蝙蝠 泉州市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防制对策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泉州市2004—2009年新生儿破伤风(NT)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NT的防制对策。[方法]对NT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9年平均发病率为0.35‰,自2003年开始,发病率明显上升,位于全省首位;分析2004—2009年调查确诊的190例个案,平均发病率>0.5‰的依次为晋江、南安、丰泽和石狮;平均发病年龄为出生后第6 d;患儿母亲均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在村卫生所或家中出生者占97.4%,178例患儿由未经培训的接生员接生;非本地户籍的患儿占90.0%。[结论]今后仍需加强组织领导;真正落实新医改政策,提高产妇住院分娩率,开展破伤风类毒素接种,对孕产妇加强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以有效控制NT。 黄彩虹 陈雅红 詹惠春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 流行病学 疾病控制 孕妇保健 一起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案例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一起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案例,为今后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个案调查。[结果]患儿在村卫生所出生,纯母乳喂养,出生后第43 d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5 d后发病死亡。采用"疑似预防接种死亡排查原则"进行分析,初步排除死亡与乙肝疫苗接种有关。尸检分析死亡原因:左胸腔、纵膈大出血,休克,缺氧,循环、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在尸检结果报告前用"疑似预防接种死亡排查原则",可及时、科学并客观初步判断死亡与接种疫苗的相关度,这对此类案例的处理至关重要。 黄彩虹 陈雅红 詹惠春关键词:乙肝疫苗 预防接种 疾病控制 泉州市脊髓灰质炎免疫策略调整后6月龄-4岁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 2021年 目的了解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后泉州市6月龄-4岁健康儿童脊灰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泉州市2个区(市)选取6月龄-4岁常住健康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采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检测I型和III型脊灰中和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结果在233名调查对象中,I型和III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71%和98.28%,GMT分别为1∶352.97和1∶175.47。6-11月龄、1岁、2岁、3岁、4岁儿童I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7.96%、100%、96.30%、100%(Fisher精确概率法,P=0.519);III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3.88%、97.87%、100%、100%(Fisher精确概率法,P=0.100)。结论脊灰免疫策略调整后泉州市6月龄-4岁健康儿童对I型和III型脊灰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屏障。 陈秋婷 陈雅红 詹惠春 杨秀惠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中和抗体 几何平均滴度 泉州市2004—2013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泉州市2004—2013年风疹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风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泉州市此10年间报告风疹1 311例,年发病率1.68/10万,无死亡病例。2011年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居前3位是台商投资区(4.08/10万)、丰泽区(4.06/10万)和惠安县(3.83/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非城区;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性别比1.7∶1;发病有明显季节性,3-6月高发;病例主要集中在10-29岁(71.0%);学生占57.7%,其次是散居儿童(12.3%)。发病年龄有向两头发展趋势,〈1岁组发病率从2.42/10万上升至8.22/10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9—2012年发病年龄高峰比2004―2008年后移5岁。12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应加强疫情监测,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儿童风疹疫苗的接种率,鼓励大中专院校学生和育龄期妇女接种风疹疫苗。 陈文同 詹惠春关键词:风疹 疫情分析 流行病学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免疫接种 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