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波

作品数:174 被引量:511H指数:1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26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14篇细胞
  • 49篇小鼠
  • 30篇照射
  • 29篇骨髓
  • 28篇造血
  • 24篇射线
  • 24篇Γ射线
  • 20篇免疫
  • 19篇蛋白
  • 18篇凋亡
  • 16篇周期
  • 16篇淋巴
  • 16篇淋巴细胞
  • 14篇细胞周期
  • 13篇射线照射
  • 13篇基因
  • 13篇Γ射线照射
  • 12篇鼠骨
  • 12篇小鼠骨髓
  • 10篇血细胞

机构

  • 147篇军事医学科学...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解放军第30...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74篇董波
  • 73篇毛秉智
  • 65篇罗庆良
  • 48篇陈肖华
  • 36篇张军权
  • 34篇崔玉芳
  • 33篇彭瑞云
  • 32篇王德文
  • 29篇柳晓兰
  • 22篇饶亚岚
  • 22篇熊国林
  • 22篇张浩
  • 21篇高亚兵
  • 19篇从玉文
  • 16篇王治东
  • 15篇高荣莲
  • 15篇李峰生
  • 14篇杜丽
  • 14篇郭德煌
  • 14篇马琼

传媒

  • 26篇中华放射医学...
  • 16篇军事医学科学...
  • 15篇解放军医学杂...
  • 11篇辐射研究与辐...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中华劳动卫生...
  • 4篇感染、炎症、...
  • 3篇中国辐射卫生
  • 3篇第七届全国生...
  • 3篇第七届全军防...
  • 2篇生物技术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第三届电磁辐...
  • 2篇全国医用辐射...
  • 2篇全国非电离辐...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12篇2008
  • 11篇2007
  • 10篇2006
  • 17篇2005
  • 26篇2004
  • 12篇2003
  • 13篇2002
  • 9篇2001
  • 1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6篇1996
  • 1篇1994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对猕猴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被引量:2
2002年
给正常成年猕猴每天一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0 μg·kg-1·d-1(μKD)或 (和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 2 0、5 0和12 5 μKD ,前者给药 5天 ,后者 8天 ,观察国产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结果表明 ,给药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最高值rhG CSF单独给药组为 2 0 6 % ,rhSCF单独给药为 2 0 0 % ,而两者联合给药后为 2 80 %~ 310 % ;外周血CFU GM较动员前分别升高 1 1、1 3和 5 8~7 9倍 ;3个联合动员组外周血CD34+ 细胞数分别为动员前的 2 0、2 4和 35倍。说明rhSCF对外周血干 /祖细胞有明显的动员作用 ,rhSCF+rhG
熊国林郝静柳晓兰董波赵振虎邱丽玲陈松森雒蓬轶王若竹罗庆良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作用骨髓造血干细胞
重组人IL6/2融合蛋白对6.5Gy照射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
1994年
观察了hFPIL6/2对6.5Gyγ线照射NIH小鼠第10天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射小鼠连续4d给予hFPIL6/2250μg·kg-1·d-1,其脾重、CFU-8、骨髓有核细胞数及CM-CFU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9.0%、278.5%、57.9%和138.2%,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对此四项指标的改善也明显优于25μg组。另外,250μg剂量组小鼠外周血象30d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hFPIL6/2不但能明显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最低值,而且能使血小板的恢复提前。提示hFPIL6/2在促进血小板生成和促进红系造血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董波赵春华从玉文毛宁罗庆良邱丽玲毛秉智唐佩弦
关键词:融合蛋白Γ辐射放射保护药
STAT3 siRNA引起U251细胞凋亡的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利用siRNA技术下调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STAT3表达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并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NA),用STAT3干涉质粒载体(pSilence2.1-STAT3)及对照载体(pSilence2.1-GFP)转染U251细胞及NA细胞,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用Annexin-V试剂盒定量检测凋亡。结果:分离培养了符合实验要求的NA细胞,转染pSilence2.1-STAT3后,U251细胞出现了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细胞凋亡,而NA细胞无显著凋亡发生。结论:pSilence2.1-STAT3能诱导U251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显著影响。
李峰生高玲董波张军权饶亚岚丛悦毛秉智陈肖华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小干扰RNA转录激活因子3U251细胞细胞凋亡
电磁辐射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2
2007年
研究X带高功率微波、S带高功率微波及电磁脉冲辐射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效应并探讨其机制。通过体外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建立电磁波辐照细胞模型。采用Annexin 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细胞膜表面形态,Fluo-3-AM荧光探针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胞内[Ca2+]i。结果表明,辐射后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坏死均增加,其中坏死增加明显;细胞膜表面粗糙度加大,膜穿孔增多;胞内[Ca2+]i明显升高。且以上变化均以X带高功率微波组最重,S带高功率微波组次之,电磁脉冲组最轻。提示细胞膜穿孔增多,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胞外Ca2+内流增加,甚至胞内钙超载是辐射致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坏死的机制之一;三种电磁辐射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与照射频率呈正相关。
左红艳王德文彭瑞云王水明高亚兵胡文华董波张志毅张飒
关键词:电磁辐射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
高功率微波对小鼠免疫组织淋巴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高功率微波(HPM)对小鼠免疫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UNEL和FCM(Annexin—V/PI双标法)技术研究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发生规律。结果:①10~30mW/cm^2 HPM辐照后,C57小鼠外周血WBC出现降低,而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WBC的变化呈较好的对应关系,且在0~15mW/cm^2内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②照后7d,C57小鼠免疫组织淋巴细胞凋亡率均出现明显升高,而在0~15mW/cm^2范围内与辐照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③不同剂量辐照后3d,129小鼠免疫组织淋巴细胞凋亡率均出现明显升高,而以脾组织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淋巴结经15mW/cm^2辐照后3、7和14 d,其凋亡率的升高与照后时间显示一定的时效关系。结论:虽然对非热效应的生物学影响及其机制仍存在争议,然而本研究结果明确指出,微波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的非热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有关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
崔玉芳杨姝娅徐菡郭瑛苏振涛王子兵安晓霞柳晓兰董波孙启鸿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细胞影响细胞凋亡率机体免疫机能生物学影响时效关系
rhIL-11对正常IEC-6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2005年
目的 通过研究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正常IEC-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其IL -1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IL -1对 小肠上皮细胞的调控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MTT法检测rhIL -1对正常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胞周期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IEC-6细胞表面IL-11受体α链的表达情况。结果 rhIL-11可引起正常IEC-6细胞发 生增殖抑制和明显的G0/G1期阻滞,并诱导细胞表面IL 11受体α链表达增加。结论 rhIL-11可能通过与IEC-6细胞表面特异性受 体结合,从而启动胞浆内信号转导通路,引起细胞效应。
余祖胤熊国林刘耀文黄海潇谢玲董波王欣茹罗庆良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辐射诱发的人AHH-1 T细胞损伤特点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辐射诱发的人AHH-1 T 细胞损伤的特点及其与线粒体跨膜电位和活性氧产生之间的关系。方法:AHH-1 T 细胞经6GyCo γ射线照射后在6、12、24、48和72小时分别进行细胞存活率检测(MTT)、细胞凋...
王子兵崔玉芳郭瑛徐菡姜竺君靳巍董波毛建平
文献传递
造血因子与急性放射病
近年来核能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等医疗性照射、同位素示踪和定位、辐照加工及核能发电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辐射技术应用的增多,近几年来辐射事故的发生也随之增加。此...
罗庆良从玉文郝静柳晓兰熊国林董波黄海潇谢玲王桂林毛秉智
文献传递
微载体悬浮培养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34
2003年
本研究采用微载体旋转培养系统和常规静止培养系统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培养进行比较。MSC是贴壁依赖性细胞 ,旋转培养系统采用CultiSpherG大孔微载体 ,浓度为 1g L ,常规静止培养在 12孔培养板中进行。两系统细胞接种密度均为 5× 10 4 cells ml。结果 :旋转培养 7天后达到最大活细胞密度5 .15 0× 10 5cells ml,常规静止培养第 5天就达到最大活细胞密度 1.6 75× 10 5cells ml。在微载体旋转培养中生成乳酸12 .0 6mmol L ,而常规静止培养中生成乳酸 13.10mmol L ,葡萄糖消耗分别为 7.38mmol L和 5 .37mmol L。在微载体旋转培养中平均乳酸产率为 1.6 3,远低于常规静止培养的平均乳酸产率 2 .4 4。这些表明 ,在微载体悬浮培养条件下 ,MSC生长更为旺盛 ,细胞产量更高 ,葡萄糖消耗和能量利用率优于常规静止培养。微载体悬浮培养 12天后 ,MSC依然保持其干细胞特性。结论
吴清法吴祖泽董波王立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微载体
重大活动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社会心理危机及其预防对策探讨
公众心理危机是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后果之一,本文拟就重大活动中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社会心理效应的特点、反应过程和影响进行介绍并对预防原则和干预对策进行探讨。
陈肖华董波刘超王东根李永刚
关键词:心理危机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