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英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与对照组(单纯全麻),每组49例,对比2组麻醉前(T_0)、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即刻(T_2)、手术2h(T_3)、术毕(T_4)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1h(T_5)、术后4h(T_6)、术后24h(T_7)、术后48h(T_8)Ramsay镇静程度。结果2组组内比较,T_2、T_3SBP、DBP、HR与T_1比较均下降(P<0.05),T_4与T_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_1~T_4SpO_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T_2、T_3HR较T_1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T_3、T_4、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_5~T_8Ramsay镇静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抑制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李冰白耿研范卫英
- 关键词:食管癌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应激反应
- 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0例腹腔镜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静脉用药选择咪唑安定、异丙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观察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3分钟、气腹后5分钟、拔管后的HR、MAP、SpO2、ETCO2变化,记录患者麻醉后清醒时间。结果与诱导前相比大多数患者诱导后有明显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P<0.01),但气管插管后3 min后心率血压多能恢复正常,气腹后5分钟HR、SBP、DBP较麻醉前升高(P<0.01)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拔管前、拔管后BP、HR、SpO2无明显波动。ETCO2在气腹后5分钟明显升高(P<0.01)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手术结束后5 min内大多能初步清醒。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
- 范卫英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21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786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并总结经验。结果 786例手术中有21例出现不良反应(2.67%),其中快速注射引起的药理性组胺释放14例(1.78%),过敏或类过敏反应4例(0.50%),灾难性肺血管收缩3例(0.38%)。19例经药物治疗后治愈,2例灾难性肺血管收缩者重新转流后抢救成功。结论体外循环中严重的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甚至可危及病人生命,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救治是非常必要的。
- 范卫英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呼吸循环障碍
- 高龄患者无痛胃肠镜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异丙酚用于门诊高龄患者无痛胃肠镜的麻醉管理。方法门诊ASA 1~2级要求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56例,年龄75岁~92岁,观察用药前、用药后(取最高或最低值)、检查结束时、苏醒后的MAP、HR、RR、SpO2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并在患者清醒后常规询问满意度(包括是否有记忆、是否有痛苦、是否愿意复查)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HR、SBP、DBP、SpO2、RR在给药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麻醉效果优者79例(50.6%),良者69例(44.2%),效果不佳者8例(5.1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呛咳、流涎、体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1.15%,55.8%,39.1%,46.15%。意识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9.27±0.76)min和(13.72±1.02)min,异丙酚用量为(2.98±0.87)mg/kg。检查后问卷调查满意者123例(78.85%),105例(67.3%)的患者表示必要时愿意再次检查,26例(16.67%)表示不愿再检查。结论对于ASA 1~2级高龄患者,只要措施得当,准备充分,无痛胃镜是相对安全的,但也不排除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引起血压下降,短暂呼吸抑制等可能。因此检查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江才莲范卫英
- 关键词:高龄患者胃肠镜检查异丙酚麻醉
- 不同抗胆碱药在支撑喉镜手术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和阿托品、东茛菪碱全身麻醉前给药对支撑喉镜置入时循环功能的影响。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观察3年来全身麻醉下ASA分级Ⅰ~Ⅱ级支撑喉镜下行择期手术患者241例按时间顺序分为4组,A组(2008年6月1日前,长托宁1mg;61例),B组(2008年月1日至2009年4月1日期间,长托宁0.5mg,80例),C组(2009年4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阿托品0.5mg,计50例),D组(2009年10月1日起至2010年4月31日止,为东茛菪碱0.3mg,计50例),4组患者入室后常规接飞利普MP40监护仪,建立静脉通路。各组用药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mL,15s推完。10min后实施全麻。观察指标:记录入室时,用药后5min,气管插管时,置入支撑喉镜时的SBP、DBP、MAP、HR的变化及术后24h随访出现的并发症:面红、口干、视力模糊,谵妄,幻觉、恶心、呕吐等。结果 4组SBP、DBP的患者在入室时、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及支撑喉镜置入时的变化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支撑喉镜置入时均发生了心动过缓,其中A组5例HR<50次/min,B组8例HR<50次/min,两组支撑喉镜置入时,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大剂量与药物不良反应呈正相关,面红、口干、视力模糊,谵妄,幻觉1mg组均高于其他3组,0.5mg组与东茛菪碱、阿托品组比较无差别。术后恶心呕吐长托宁组明显低于东茛菪碱、阿托品组。结论长托宁作为支撑喉镜手术的麻醉前给药应警惕反射性心动过缓。对于有使用阿托品禁忌的患者,可选用长托宁,且剂量应<0.01mg/kg,同时应备好阿托品作为抢救药品,确保患者的安全。
- 余丽珍李仕海曹志芳黄冰范卫英赖小宏
- 关键词:抗胆碱药支撑喉镜并发症
- 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16年
-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中使用异丙酚靶控输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静脉注射2μg/kg芬太尼后,对照组给予静脉推注异丙酚2 mg/kg后以80~150μg/kg·min静脉恒速输注维持麻醉;观察组进行靶控输注(TCI)系统给药,最初以2μg/m L作为标准浓度,行宫颈扩张时增加到4.7μg/m L,然后将靶浓度设置在3.3μg/m L至手术结束。结果两组异丙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异丙酚TCI进行宫腔手术麻醉比静脉恒速输注具有意识消失时间短、苏醒快、生命征更平稳等优点。
- 范卫英刘颖
- 关键词: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输注宫腔镜手术
- 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
- 2016年
- 目的 研究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方法 检索我院2006年6月-2015年6月23例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产妇的剖宫产麻醉过程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除1例死亡外,其余产妇在严密监测和血管活性药物的支持下,围手术期MAP、HR、CVP和SpO_2基本稳定。合并内外科疾病对新生儿1 min评分有明显影响,而5 min评分4分及以下比例为0,说明经新生儿复苏后无严重抑制。结论 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的产妇行剖宫产时,术中出现产妇死亡、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可能性增加,必须在围麻醉期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治疗和调控,尽可能降低产妇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 范卫英林艺勇
- 关键词:产妇剖宫产麻醉管理
- 静吸复合辅助臂丛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62例小儿上肢手术在静吸复合辅助臂丛神经阻滞下的效果、呼吸循环变化、清醒质量、术后并发症等并总结经验。结果患者麻醉过程平稳,MAP、HR、RR、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波动,HR在术始有明显升高(P<0.05)。术毕清醒快,平均清醒时间(6±0.86)min,恢复良好,无苏醒期躁动,无术后神经精神症状,术后恶心、呕吐3例。结论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静吸复合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可使患儿平稳舒适地度过围麻醉期,对循环呼吸影响小,苏醒迅速,苏醒质量高,术后并发症少,确实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 范卫英
- 关键词:静吸复合臂丛阻滞小儿上肢手术复合麻醉
- 数字减影(DSA)下胸、腹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的麻醉管理
- 2016年
- 目的分析数字减影(DSA)下胸、腹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检索97例DSA下胸、腹主动脉病变腔内支架隔绝术的麻醉过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除死亡1例及中转开放手术2例外,其余患者在严密监测和血管活性药的支持下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全身麻醉进行DSA下胸、腹主动脉病变腔内支架隔绝术具有简捷方便、创伤小、恢复快、呼吸循环功能较易调控、生命征平稳等优点。
- 黄冰范卫英
- 关键词:数字减影腔内隔绝术麻醉管理
-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急诊患者中的救治体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总结本院1999年至2013年急诊体外循环(ECPB)在非心脏手术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共完成8例ECPB在非心脏外科手术急诊抢救中的应用,其中外伤性锁骨下动脉破裂大出血2例、胸腹贯通伤致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及左主支气管不全断裂伤1例、右全肺切除致肺动脉损伤破裂大出血1例、右肺叶切除致气管下段不全断裂1例、食管-主动脉瘘手术1例、全胃切除术致下腔静脉撕裂大出血1例、气管隆突恶性肿瘤行隆突重建1例。3例采用升主动脉—右房(或腔静脉)转流技术,5例采用股动—静脉转流技术。结果 8例ECPB均顺利实施,体外循环时间46~150(68.32±11.1)min,顺利完成原有疾病及继发损伤的手术,其中有1例术中出现室颤,经胸内直接除颤后恢复正常,4例红细胞比容〈0.21,3例出现高钾血症,经过输注红细胞、超滤等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 ECPB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高难度非心脏外科手术可获成功,也为非心脏外科手术中大出血及顽固性低氧血症等急诊抢救提供新的救治手段。
- 范卫英李冰
- 关键词:体外循环非心脏手术急诊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