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发香
- 作品数:29 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肃省手足口病时间风险特征的空间聚集性探测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甘肃省手足口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病风险区域,评估防控措施实施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甘肃省87个县每周手足口病数据,分析手足口病的时间风险特征指数,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对时间风险特征指数的发病风险区进行可视化探测和分析。结果 2018年甘肃省手足口病共报告病例13571例,报告发病率为51.73/10万,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手足口病的时间风险特征指数(频率指数为0.430,持续时间指数为4.657,强度指数为11.106)存在空间聚集性,3个时间风险特征指数在定西市安定区和兰州市七里河区均呈现高值聚集状态,是手足口病发病的热点区域。结论甘肃省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安定区和七里河区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风险区域,不同发病风险区防控措施效果不同。
- 刘海霞刘新凤杨筱婷苟发香郑芸鹤魏孔福蒋小娟成瑶张宏
- 关键词:手足口病空间聚集性
- 某职业队列人群中老年肺癌患者分布特征10年变化趋势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了解某职业队列人群肺癌患者分布特征10年变化趋势,为确定肺癌高危人群、制定肺癌的预防控制及诊疗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01~2010年间该职业队列人群ICD-10分类标准编码为肺癌的住院患者完整的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描述该职业队列人群中老年肺癌患者分布特征10年变化趋势。结果 10年该职工医院男性肺癌患者明显高于女性(2.26~22.67)∶1。61岁~年龄段肺癌患者所占比例最大(45.84%);71岁以上肺癌患者构成比与年份存在正相关(rs=0.758,P<0.001),平均增长速度为3.19%。各职业组肺癌患者以采矿工人组及冶炼工人组所占比例最大(占62.13%),其中冶炼工人组肺癌患者构成比例与年份存在正相关(rs=0.551,P<0.001),平均增长速度为3.19%。结论肺癌病死率高,疾病负担重,男性61岁以上及从事采矿、冶炼工作者是肺癌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该人群的健康教育与防护;冶炼工人肺癌患者逐年增多,应改善该人群的作业环境及加强职业防护,切实提高该人群生命健康质量。
- 鲍俊屹白亚娜尚慧胡晓斌马国煜任晓卫刘龙飞张苗苟发香时海英
- 关键词:恶性肿瘤肺癌队列
- 甘肃省2013年肺结核发病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运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描述并分析2013年甘肃省肺结核发病的空间分布模式,为肺结核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导出甘肃省2013年各区(县)肺结核发病数据、相应区(县)人口数等数据,运用空间统计软件分析甘肃省肺结核发病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性特征。结果甘肃省2013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314,Z(I)=4.673,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区域内存在高-高(或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金昌市以西的河西地区)、低-低(或冷点区域,分布于兰州市部分地区、定西市安定区、平凉市与庆阳市相连地区)等关联模式的县(区)(P<0.05);不规则空间扫描结果显示肺结核发病最大可能聚集区为河西地区(LLR=364.83,RR=1.888,P=0.001),且与局部空间自相关高-高关联模式区域相似。结论甘肃省2013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非随机分布,河西及陇南部分地区为甘肃省肺结核发病聚集区域,是肺结核的重点防控地区。
- 刘东鹏苟发香刘新凤任晓卫李娟生郑芸鹤刘海霞魏孔福杨筱婷成瑶孟蕾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 2001—2010年镍接触人群胃癌死亡趋势调查及预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镍接触人群胃癌病死率变化趋势,为制定胃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镍接触人群的职工人数与胃癌死亡病例;计算胃癌粗病死率,以2000年甘肃省人口为标准计算标化病死率;计算其平均增长速度及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预测胃癌病死率。结果 2001—2010年职工共计432 526人,10年因肿瘤死亡人数为925人,居死因顺位第一位。其中胃癌死亡172例,病死率为39.77/10万。男性和女性的标化病死率分别为30.15/10万、15.96/10万,男性胃癌病死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总病死率及男性病死率分别与年份呈正相关(r=0.841,P=0.002;r=0.823,P=0.003),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42%和9.01%。男性、总胃癌EAPC分别为7.79%、8.65%;根据EAPC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到2015年胃癌病死率分别增长至93.18/10万、71.81/10万。35岁以后胃癌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胃癌病死率在55岁以后呈迅速上升趋势,≥85岁达到高峰;65岁以前除45~岁组,各年龄组胃癌病死率增加,其中35~岁组增长606.21%;65岁以后胃癌病死率百分比均为负值。平均死亡年龄64.53岁。结论镍接触人群胃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男性、高龄为胃癌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胃癌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 张苗白亚娜尚慧胡晓斌马国煜任晓卫刘龙飞鲍俊屹苟发香时海英
- 关键词:胃肿瘤镍
- 甘肃省2009-2013年肺结核发病的时空聚集性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甘肃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时空及发病聚集区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利用2009-2013年甘肃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数据,以区(县)水平计算其空间分布的全局、局部自相关系数,并分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09-2013年甘肃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存在空间相关性(P<0.001);局部G统计量分析显示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河西地区、临夏州、定西部分县区(渭源县、漳县、岷县、安定区),冷点区域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定西地区部分县区(陇西县、通渭县)、天水市、平凉市及庆阳市部分县区;时空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3年甘肃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存在时空聚集性,高发病率最大可能聚集区分布于河西地区,聚集时间为2009-2010年(LLR=3 031.10,RR=2.27,P<0.001),低发病率最大可能聚集区分布于兰州市,聚集时间为2011-2013年(LLR=1 545.52,RR=0.37,P<0.001).结论 2009-2013年甘肃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存在空间和时空聚集区域,河西地区是甘肃省肺结核防控的重点地区.
- 刘新凤苟发香任晓卫刘东鹏郑芸鹤魏孔福刘海霞李娟生孟蕾
- 关键词:肺结核地理信息系统
- 甘肃省康县儿童腺病毒7型流行特征与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儿童腺病毒7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采集病例咽拭子样本118份,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呼吸道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 V)等12种病原进行初筛检测。对HAd V核酸初筛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到的病毒株进行Hexon基因片段测序,核酸序列采用ClustalⅩ和Mega 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2月2日共报告118例感染病例,均为儿童,年龄最小的仅2个月,最大的11岁,分布在康县21个乡镇中的17个乡镇,〈1岁27例,1~岁37例,2~岁40例;〉5岁14例,其中男性67人,女性51人,男女性别比为1.31∶1。临床特征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部分病例伴扁桃体发炎、腹泻等症状。实验室确诊为HAd V感染的有33例,分布在13个乡镇。118例病例咽拭子经实时荧光PCR检测,HAd V阳性33例,流感病毒H3N2阳性7例,RSV阳性6例,HAd V和RSV混合感染2例。HAd V阳性标本用Hep-2细胞分离到病毒18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复核HAdV7 17株,HAdV3 1株,毒株测序结果表明,HAd V7毒株同源性高达100%,所有毒株位于同一分支上。结论该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疫情的主要病原是HAdV7;疫情初期为H3N2流感病毒感染,后期RSV病毒感染病例使疫情持续时间延长;当地的恶劣气候,医院门诊对发热患者未按要求进行预检分诊,输液大厅、儿科病房等通风条件差,病例拥挤是本次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 陈建华于德山刘东鹏苟发香武海卓高强申明星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腺病毒
- 甘肃省2013-2018年布鲁氏菌病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分析甘肃省2013-2018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空间分布特征,探索热点、冷点聚集区域,为本地区布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ArcGIS10.5和GeoDa1.6软件对甘肃省2013-2018年布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其空间分布规律和发病热点区域。结果三维趋势分析显示,甘肃省布病发病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西部略高于东部地区;全局自相关结果显示,2013-2018年布病报告发病率全局Moran’sI指数分别为0.242、0.487、0.424、0.460、0.427和0.468(P<0.01),提示布病发病呈聚集性分布;局部自相关结果显示热点县(区)数有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东、中部以北地区;河西地区(武威市、张掖市、金昌市和酒泉市)热点县(区)数有上升趋势。冷点区域主要在甘肃省东部、东南部和中部以南地区。结论2013-2018年甘肃省布病报告发病率存在空间聚集性,东、中部地区热点县(区)数有下降趋势,河西地区热点县(区)数有上升趋势,应成为今后布病防控的重点区域。
- 魏孔福张宏何健苟发香成瑶刘新凤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空间自相关
- 甘肃省2012-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甘肃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自然疫源地现状特征。方法收集2012-2022年甘肃省HFRS病例数据和啮齿类动物(鼠类)密度监测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调查疫源地特征。结果2012-2022年甘肃省共报告HFRS病例869例,死亡4例,年发病率在0.05/10万~1.21/10万之间,病例主要分布于甘肃省东部的平凉市、东南部的天水市、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以及中部以南的定西市;20~60岁年龄组居多,男女性别比为1.85∶1(564∶305),职业以农民(61.80%,537/869)、牧民(19.79%,172/869)和学生(6.33%,55/869)为主。野鼠型发病以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啮齿类宿主动物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为主,汉滩病毒携带率分别为2.79%(21/754)、0.42%(5/1179)和0.31%(2/643)。甘肃省目前确定了3个疫源地,其中2个分别是平凉市和甘南州的新发疫源地,另1个为定西市的老疫源地。结论甘肃省南部、中部以南和东部地区是目前主要的HFRS疫源地,宿主动物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为主,病毒基因型为汉滩病毒。病例报告地区应加强疫情的监测,疫情重点地区应强化和落实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HFRS带来的危害。
- 魏孔福刘新凤苟发香王旭霞姜中毅李治平张晓曙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
- 2013年甘肃省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空间聚集性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运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描述并探讨2013年甘肃省甲型病毒型肝炎(甲肝)发病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导出2013年甘肃省各区(县)甲肝发病数据、相应区(县)人口数等数据,运用空间统计软件分析甘肃省甲肝发病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性特征。结果 2013年甘肃省甲肝报告发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区域内存在"高-高"(或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酒泉市、武威市、甘南州和临夏州部分县区)、"低-低"(或冷点区域,分布于嘉峪关市、张掖市、甘肃东部和南部部分县区)等关联模式的县(区),P<0.05;规则空间扫描结果显示甲肝发病最大可能聚集区为凉州区以及凉州区周边县区(RR=2.580,P=0.001)。结论 2013年甘肃省甲肝报告发病率呈非随机分布,武威市、临夏州和甘南州为甘肃省甲肝发病聚集区域,是甲肝的重点防控地区。
- 郑芸鹤刘新凤任晓卫杨筱婷魏孔福苟发香孟蕾
- 关键词:甲型病毒性肝炎地理信息系统
- 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间风险的空间特征分析
- 2020年
- 目的描述并探讨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时间风险特征。方法收集截至2020年2月16日甘肃省各县(区)报告的COVID-19的发病数、相应县(区)人口数等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各县(区)的时间风险指数频率指数(α)、持续时间频率(β)和强度指数(γ)。结果全局自相关分析发现,α的Moran’s I系数为0.115,提示未来COVID-19发病频率增加概率较小。γ的Moran’s I系数为0.070,说明COVID-19确诊病例不会集中出现,疫情的发病强度较低。甘肃省COVID-19疫情的α、β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性(P<0.05),γ不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性(P>0.05)。α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区域(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红古区、皋兰县和榆中县)内存在高-高聚集性(P<0.05)。β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区域(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皋兰县和榆中县)内存在高-高聚集性(P<0.05)。结论结果提示兰州市大部分县(区)呈现高风险聚集性,但发病强度较低;全省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及时、有效。
- 郑芸鹤刘海霞苟发香张宏杨筱婷田彦军魏孔福成瑶蒋小娟刘新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