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杰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胡子鲇Dmrt1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其表达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以胡子鲇(Clarias fuscus)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技术和SMART RACE技术克隆获得Dmrt1基因cDNA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及功能;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胡子鲇性腺(精巢/卵巢)、肌肉、肠、肝脏、心脏、头肾、鳃丝、脑和眼等10种组织以及Ⅱ—Ⅴ期精巢中Dmrt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胡子鲇Dmrt1基因cDNA全长为1417 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为35 bp,3′非编码区(3′-UTR)为516 bp,开放阅读框(ORF)包含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aa),预测所编码DMRT1为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不稳定性亲水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胡子鲇DMRT1与已公布的非洲胡子鲇、蟾胡子鲇、黄颡鱼等鲇形目鱼类的相似性为83.3%—96.1%。胡子鲇DMRT1中具有DMRT基因家族共有的、保守性很高的DM结构域,此结构域具有典型的"C2H2C4"锌指结构,与上述鲇形目鱼类的相似性达100%,与斑马鱼、青鳉、虹鳟等鱼类的相似性为91.9%—97.3%,而与鸡、鼠、猪人等的相似性达80%以上。组织表达显示,胡子鲇Dmrt1基因仅在精巢中表达,且Ⅱ期精巢(即精子发生期)中Dmrt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Ⅲ、Ⅳ和Ⅴ期精巢(P<0.05),而卵巢及其他8种组织中均无表达,表明Dmrt1是胡子鲇精巢特异性表达基因,可能与胡子鲇的雄性性别决定、精子发生及精巢发育密切相关。
- 邓思平王静杰吴天利朱春华李广丽
- 关键词:胡子鲇DMRT1DM结构域精子发生
- 胡子鲶Dmrt1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时空表达
- 鱼类的性别是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鱼类某些基因的表达与性别分化之间的关系,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性别决定形成机制,而且在生产实践中对鱼类性别的人工干预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以我国常见淡水养殖鱼类...
- 王静杰
- 关键词:胡子鲶性别决定DMRT1DM结构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