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丽
- 作品数:152 被引量:41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胡子鲇Dmrt1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其表达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以胡子鲇(Clarias fuscus)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技术和SMART RACE技术克隆获得Dmrt1基因cDNA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及功能;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胡子鲇性腺(精巢/卵巢)、肌肉、肠、肝脏、心脏、头肾、鳃丝、脑和眼等10种组织以及Ⅱ—Ⅴ期精巢中Dmrt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胡子鲇Dmrt1基因cDNA全长为1417 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为35 bp,3′非编码区(3′-UTR)为516 bp,开放阅读框(ORF)包含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aa),预测所编码DMRT1为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不稳定性亲水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胡子鲇DMRT1与已公布的非洲胡子鲇、蟾胡子鲇、黄颡鱼等鲇形目鱼类的相似性为83.3%—96.1%。胡子鲇DMRT1中具有DMRT基因家族共有的、保守性很高的DM结构域,此结构域具有典型的"C2H2C4"锌指结构,与上述鲇形目鱼类的相似性达100%,与斑马鱼、青鳉、虹鳟等鱼类的相似性为91.9%—97.3%,而与鸡、鼠、猪人等的相似性达80%以上。组织表达显示,胡子鲇Dmrt1基因仅在精巢中表达,且Ⅱ期精巢(即精子发生期)中Dmrt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Ⅲ、Ⅳ和Ⅴ期精巢(P<0.05),而卵巢及其他8种组织中均无表达,表明Dmrt1是胡子鲇精巢特异性表达基因,可能与胡子鲇的雄性性别决定、精子发生及精巢发育密切相关。
- 邓思平王静杰吴天利朱春华李广丽
- 关键词:胡子鲇DMRT1DM结构域精子发生
- 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对胡子鲇性腺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采用组织学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饲喂不同剂量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trozole,50、100和200μg/g)对胡子鲇(Clarias fuscus)性腺组织学和性别比率的影响,以及200μg/g来曲唑对性分化前后脑型芳香化酶基因(Cyp19a1b)和翼状螺旋/叉头转录因子2(Fox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g/g剂量的来曲唑对胡子鲇性腺分化无显著影响;但100μg/g和200μg/g剂量的来曲唑可促进胡子鲇精巢分化,抑制卵巢分化,卵巢腔最早出现时间和初级卵母细胞出现时间均分别推迟3 d和6 d,而初级精母细胞最早出现时间则分别提前2 d和5 d,且雄性率分别达65.8%和71.3%,显著高于50μg/L组和对照组(P<0.05)。胡子鲇性腺分化前(出膜后12 d),Cyp19a1b和Foxl2基因即开始表达,性腺分化前后Cyp19a1b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Foxl2相对表达量则随性分化而逐渐降低,且来曲唑显著抑制性腺分化过程中Cyp19a1b和Foxl2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100μg/g以上剂量的来曲唑可有效诱导胡子鲇分化为雄性;Cyp19a1b可能不直接参与胡子鲇性腺分化,但Foxl2直接参与此过程。
- 李广丽邓思平孙晶王文达师尚丽朱春华
- 关键词:胡子鲇芳香化酶抑制剂FOXL2
- 芳香化酶抑制剂letrozole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性逆转的作用被引量:31
- 2005年
- 在繁殖季节,采用腹部埋植方式,用非类固醇型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inhibitor,AI)letrozole以5mg/kg体重的剂量处理2龄雌性赤点石斑鱼(每4周埋植1次,共埋植2次),检查埋植后性腺组织结构、血清性类固醇激素以及脑和性腺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一次埋植AI即可有效诱导雌性赤点石斑鱼发生不同程度的性逆转;性腺成熟指数明显下降;性腺中卵细胞退化,精原细胞增殖,出现大量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性逆转雄鱼的精巢在组织结构上与正常雄鱼精巢没有明显差异,部分鱼成为功能性雄鱼。第一次埋植AI后4周轻微挤压腹部有14.3%的鱼可排精,精子活力与正常雄鱼相同。第二次埋植后明显提高性逆转效果,排精率在第6、8周分别达到35.3%和48.4%。此外,埋植AI后性腺芳香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但脑部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不明显;血清11-酮基睾酮(11-ketotestosterone,11-KT)浓度显著增加,雌二醇(estradiol-17β,E2)水平显著降低,而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无明显变化。这些结果表明,AI主要通过抑制内源性E2的产生并提高11-KT水平,从而诱导赤点石斑鱼由雌性转变为雄性。
- 李广丽刘晓春林浩然
- 关键词:芳香化酶抑制剂性逆转
- 凡纳滨对虾Lvpsma5基因耐低氧性状相关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凡纳滨对虾Lvpsma5基因耐低氧性状相关SNP分子标记,所述SNP分子标记位于凡纳滨对虾Lvpsma5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自5'端起的第904位,其碱基为T或C;还公开了扩增所述S...
- 田昌绪李夏雯朱奕安叶明慧袁治祥张玉蕾王伟李广丽陈华谱
- 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培育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培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鱼水花放入土塘后,以18~22g轮虫/万尾/日投喂量,上、下午各投喂3次,每次间隔1小时,连续投喂7天;S2:第8天起,每天增加10~15%的桡足类逐渐替...
- 李广丽吴志宪朱春华吴佳恩邓思平陈华谱吴天利
- 文献传递
- 斜带石斑鱼卷轴受体3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研究
- 2017年
-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鉴定出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卷轴受体3(Frizzled 3,gFZD3)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使用ClustalX(1.81)和MEGA4.0软件分别进行了序列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利用RT-PCR检测gFZD3在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和gFZD3在胚胎发育及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研究显示:gFZD3cDNA序列全长为2 278bp,其中开放读码框为2 079bp,编码692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gFZD3的氨基酸序列具有FZD家族保守的功能结构域;脊椎动物的FZD3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斜带石斑鱼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亲缘关系最近;在成鱼的组织分布中,只在脑区和性腺中检测到gFZD3表达信号,其中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在未受精卵和受精卵中gFZD3的表达量最高,随着胚胎的发育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卵巢发育过程中,gFZD3的表达在早期卵巢中相对较低,在随后的III和IV期卵巢中较高。研究结果表明,FZD3序列在脊椎动物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斜带石斑鱼gFZD3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并在胚胎和卵巢发育中,可能主要作用于胚胎发育的早期和卵巢发育的后期。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Wnt信号通路在斜带石斑鱼生殖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 陈华谱李臻邓思平朱春华李广丽钟鸿干
-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卵巢发育
- 凡纳滨对虾性别分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组织学连续切片与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凡纳滨对虾的性别分化。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外部形态的性别分化最早发生在仔虾后第37天,此时在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雄性附肢的芽基,仔虾后第45天,光镜下可观察到交接器;仔虾后第24天出现原始生殖细胞(PGCS),位于背大动脉的两侧及围心腔膜的腹面,细胞个体及细胞核明显比周围的细胞大,具有强嗜碱性,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核内染色质清晰可见,随着生殖腺的发育,在第43天出现生殖管,第55天生殖腺可区分为精巢和卵巢。
- 赵光凤李广丽朱春华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性别分化原始生殖细胞卵巢组织学
- 金钱鱼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在鱼类生殖中的作用尚未清楚,为了进一步研究MC4R在生殖调控中的功能,本研究以金钱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获得了MC4R基因c DNA序列,金钱鱼MC4R基因编码区全长为984bp,...
- 李建涛陈华谱朱春华邓思平李广丽
- 关键词:金钱鱼MC4R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过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过滤装置,包括移动承载机构、清理机构、还包括便于对水质内部微生物进行晃动吸附的过滤机构,所述移动承载机构上方设置有所述清理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机构,通过启动震动电机...
- 朱春华黄洋李广丽 蒋谋炎 赵灿 邓秋霞
- 镉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中一氧化氮合成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8年
- 研究了不同浓度Cd2+(0.05、0.5和5mg.L-1)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eaus vannamei血清中的总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促使总NOS活力升高依剂量而异,中(0.5mg.L-1)、低(0.05mg.L-1)剂量组凡纳滨对虾血清中总NOS活力在24—48h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剂量组(5mg.L-1)在12—48h血清中总NOS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iNOS活力变化趋势与总NOS活力相似,但中、低剂量组之间iNOS活性无显著差异。镉胁迫促使凡纳滨对虾血清中SOD活力短暂升高,但高剂量在24—48h对SOD活力呈明显的抑制效应。
- 吴天利李广丽师尚丽吴灶和朱春华
- 关键词:CD^2+一氧化氮合成酶超氧化物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