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慧

作品数:17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宫颈
  • 7篇宫颈癌
  • 6篇上皮
  • 6篇上皮内
  • 6篇上皮内瘤
  • 6篇皮内
  • 6篇内瘤
  • 5篇上皮内瘤变
  • 5篇瘤变
  • 4篇子宫
  • 4篇宫颈上皮
  • 4篇宫颈上皮内
  • 4篇宫颈上皮内瘤
  • 4篇病变
  • 3篇宫颈上皮内瘤...
  • 3篇癌前
  • 3篇癌前病变
  • 3篇超声
  • 2篇蛋白
  • 2篇多普勒超声

机构

  • 13篇徐州市妇幼保...
  • 6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亚能生物技术...

作者

  • 16篇梁慧
  • 9篇付敏
  • 3篇闫洁
  • 2篇庞永红
  • 2篇刘杰
  • 2篇吴庆荣
  • 2篇黄辉
  • 1篇刘福民
  • 1篇秦晓静
  • 1篇王一凡
  • 1篇刘玉梅
  • 1篇刘玉梅
  • 1篇张丽
  • 1篇宋蕾
  • 1篇毕书宁
  • 1篇毕书宁
  • 1篇任玲
  • 1篇王淑珍
  • 1篇王荣
  • 1篇赵玉环

传媒

  • 4篇徐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112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提高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Ⅱ、Ⅲ)诊断水平方法。方法自愿接受液基细胞学(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筛查,对其中一项阳性,阴道镜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者112例,分析患者发病年龄、宫颈有无接触性出血、TCT及HPV检查阳性率及阴道镜下宫颈转化区类型等因素与本病的关系。结果112例患者中,20—29岁者占18.75%,30~39岁者占43.75%,40~49岁者占33.93%,大于50岁者3.57%。同房接触性出血76例,占67.86%,合并或白带增多47例占42%。TGT结果≥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72例,占64.29%。HPV感染103例,其中2例低危型HP感染者皆合并湿疣,高危型HPV感染101例。高危型HPV中:16型占47.52%、58型占22.77%、52型占14.85%、33型占13.86%,18型及其他型别较少见。TCT和HPV联合筛查阳性者110例,敏感性为98.21%。宫颈转化区分布:I型转化区34例,占30.16%;1I型转化区(宫颈基本光滑者)57例,占50.89%;Ⅲ型转化区(宫颈光滑者)21例,占18.75%。结论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可以明显提高癌前病变诊断率,其中尤应重视有宫颈接触性出血患者,且不应忽视宫颈光滑者的机会性筛查。
梁慧付敏刘玉梅毕书宁
关键词: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
宫颈癌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11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早期诊断路径、发生部位、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2007年至2011年宫颈癌术后患者在门诊随访中发现VaIN11例,对其临床症状、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阴道镜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HPV感染11例,阳性率100%,其中HPV16阳性8例、HPV18阳性1例、HPV33阳性1例、HPV52阳性1例;TCT:ASCUS 2例,阳性率为18.19%,阴道镜下阳性率达100%,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示VaINI(4例),VaINII(6例),VaINIII(1例),仅1例VaINIII行手术治疗,余病例均行CO2激光消融治疗,所有患者病变部位均位于阴道上段,呈多灶性表现,其中2例VaIN治疗半年后复发,予再次激光治疗。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VaIN发病的主要原因,尤其需加强宫颈癌术后HPV16阳性的筛查,并联合阴道镜进行术后随访,CO2激光治疗对VaIN治疗有效,预后好。
付敏梁慧肖宁
关键词:阴道上皮内瘤变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胎盘早剥87例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共分娩16883例,发生胎盘早剥87例,(0.51%)。合并妊高征43例(49.4%),围产儿死亡率22.5%,其中早产组16例(17.9%),足月产组4例(4.5%),新生儿窒息率14.9%,产后出血率24.1%,子宫卒中发生率6.9%,剖宫产率52.8%。分析认为:除典型早剥症状伴阴道出血外,无原因的胎心异常、高张子宫、胎盘后液性暗区也应考虑到本症。及早诊断,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梁慧
关键词:胎盘早期剥离治疗学超声学
Cervi-M宫颈癌甲基化基因检测其诊断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Cervi-M宫颈癌甲基化基因检测其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情况。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94例,进行Cervi-M宫颈癌甲基化基因检测及进行病理检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的病理分级结果情况,进行分组;对比每组HPV检出阳性率与PAX1基因的甲基化检测阳性率。结果病理检出结果为正常宫颈组织HPV阳性检出率35.0%,PAX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0.0%;低级别病变HPV阳性检出率78.3%,PAX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13.0%;高级别病变HPV阳性检出率81.5%,PAX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29.6%;宫颈癌HPV阳性检出率83.3%,PAX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100.0%。宫颈癌PAX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高于HPV阳性检出率。结论 Cervi-M宫颈癌甲基化基因检测,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准确率,可应用于宫颈癌早期筛查与检测,更准确的辅助临床诊断和采取对应的干预治疗措施。
王静龚培尧梁慧刘杰
关键词:宫颈癌基因检测DNA甲基化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患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2位[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诱因[2],而且宿主的遗传易感性也是宿主是否发生肿瘤的关键因素[3]。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与肿瘤的发生相关,这些SNP位点通过影响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本研究旨在比较SNP位点在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分布,鉴定具有明显宫颈癌易感倾向性和保护作用的基因型。
王贝贝梁慧李观得廖亚英王险龚姣姣汤光辉王海舰刘杰
关键词:宫颈癌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 16 E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Aurora-A激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7,MCM7)和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蛋白(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E7 protein,HPV 16 E7)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 9001两步法检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CIN1者20例、CIN2+3者30例)、4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及20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Aurora-A、MCM7及HPV 16 E7的表达,并进行定位、半定量及相互关系的分析。结果 (1)Aurora-A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MCM7蛋白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HPV 16 E7以细胞核和(或)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2)AuroraA、MCM7及HPV 16 E7在CSCC组、CIN 2+3组的表达分别高于CIN1组、慢性子宫颈炎组(P<0.008 3)。(3)子宫颈浸润癌中,Aurora-A与HPV 16 E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rs=0.657),MCM7与HPV 16 E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rs=0.616),Aurora-A与MCM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rs=0.597)。(4)Aurora-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CM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相关(P<0.05);HPV 16 E7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Aurora-A、MCM7及HPV 16 E7的表达随子宫颈病变进展逐渐增加,三者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子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闫洁付敏梁慧庞永红李鹏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鳞状细胞癌AURORA-AMCM7HPVE7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二维超声提示宫腔占位和内膜增厚不均的患者99例,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检查,并于48 h内行宫腔镜检查或诊刮手术,术后均取材送病理检查,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3例(内膜息肉组),子宫内膜增生30例(内膜增生组),其他36例(其中病理为正常增生期的30例为对照组)。运用VOCAL软件测量3组患者的内膜体积,内膜内和包含内膜下2 mm组织测到的血管指数( VI)、血流指数( FI)、血管-血流指数( VFI)。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内膜增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内膜体积以及VI、FI和VF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内膜体积和三维能量多普勒分析对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王一凡王兴田王荣梁慧李鹏黄辉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三维能量多普勒
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评价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血管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病例共160例,分为三组:早期宫颈癌(Ia期~IIa期)43例(宫颈癌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I^CINIII累及腺体)57例(CIN组)及60例慢性宫颈炎(对照组)进行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定肿块内或宫颈内的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三项血管参数值,比较三组间血管参数值的差异。结果宫颈癌组VI、FI、VFI均明显高于CIN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VI、VF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管参数FI测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地反映宫颈的血供状态,可为早期宫颈癌及CIN的超声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宋蕾梁慧付敏张丽王一凡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徐州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5年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连续5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1 900例宫颈活检患者有关资料,分年度、年龄分别计算宫颈低危病变(CINⅠ)、宫颈高危病变(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的发生率.结果 2006、2007、2008、2009、2010年宫颈低危病变发病率分别为0.70%、1.81%、4.15%、10.2%、14.8%,宫颈高危病变发病率分别为1.26%、3.85%、5.58%、8.05%、13.6%,宫颈癌发病率分别为1.60%、1.77%、2.35%、2.41%、2.62%.宫颈低危病变、高危病变的发病年龄峰值为20~40岁,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峰值为30~50岁.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率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付敏梁慧秦晓静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发病率
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和cobas 4800 HPV检测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18年
目的:对比用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和cobas 4800 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78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78例患者均进行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cobas 4800 HPV检测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然后对比用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cobas 4800 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结果:用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和cobas 4800 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和cobas 4800 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效果相近。
魏媛梁慧
关键词:HPV分型检测宫颈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