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源
- 作品数:1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年龄对^(85)Sr在大鼠体内滞留、分布及剂量的影响
- 1990年
- ^(85)Sr注入静脉后,大鼠全身Sr的滞留可拟合成二项指数方程,方程参数在幼年组与成年、老年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而成年与老年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慢库室的生物半排期Tb_2从幼年至老年组依次减小。骨滞留方程中,幼年组的生物半排期明显小于成年组和老年组。估算的全身及红骨髓剂量,幼年组是成年组的4.2倍,是老年组的6.2和5.9倍。剂量累积速度以幼年组最快,成年和老年组大致相等。
- 田伍训王德恒张鸿源温泉法胡跃新赵山银王兰金蔡平李勇刘同水
- 关键词:年龄
- ^(59)Fe在幼年和成年大鼠整体及器官中的滞留动态
- 1990年
-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各国包括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在儿童,其发病率很高,不容忽视。儿童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要量较多,而摄入量不足。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 王德恒田伍训张鸿源温泉法胡跃新赵山银王兰金蔡平李勇刘同水
- 关键词:铁体内代谢
- 慢性γ线照射复合苯、甲苯和CO吸入对家兔某些生物效应的观察(论著)
- 1997年
- 目的:探索γ线和多种化学因素复合作用的生物效应规律。方法:按四因素二水平正交表L8(27)设计,用家兔在密闭舱内进行8次试验。γ线二剂量水平分别为0.0375和0.0075Gy/d,苯、甲苯、一氧化碳(CO)的二浓度水平分别为182±33和40±15mg/m3、407±68和90±30mg/m3、278±8和93±4mg/m3。实验每天2小时,每周5天,持续8周。结果:(1)甲苯引起淋巴细胞明显减少,CO导致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血红蛋白明显减少,γ线和甲苯对血小板减少以及γ线和苯对血红蛋白降低,都呈现明显的交互作用。(2)γ线、苯和甲苯都能单独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以及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但未发现CO对诱发染色体畸变、微核和SCE有明显影响。(3)γ线和苯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γ线和甲苯以及苯和甲苯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都呈现明显的交互作用。(4)在8次复合试验的细胞遗传效应中,各指标均以四因素为高水平组合的①号试验最高,但即使是四因素皆为最低水平的⑧号试验,各指标亦均高于对照组,且除SCE外,染色体畸变和微核都有统计学差异。⑤γ线、甲苯和CO均可引起睾丸重量指数?
- 张鸿源王月兴王兰金潘燕范正平
- 关键词:毒理Γ线苯甲苯生物效应
- γ射线照射同时吸入苯、甲苯和CO对家兔的复合作用(英文)
- 2000年
- 研究了γ射线照射同时吸入苯、甲苯和CO产生的复合效应,并分析了这四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拮抗、相加或协同)。90只家兔分成9组,按L8(27)正交表设计进行四因素二水平的8组实验,另一组为对照组。各因素的两种暴露水平分别是:γ射线为0.0075Gy/d和0.0375Gy/d苯为40±15mg/m3和182±33mg/m3;甲苯为90±30mg/m3和407±68mg/m3;CO为93±4mg/m3和278±8mg/m3。暴露实验在密闭舱内进行,每天2h每周5d。持续8周。对实验结果用方差分析和组间比较进行了处理。结果:(1)相互作用因子,即四个因素的联合作用效应与四个因素单独作用产生的效应总和的比值(ω),对淋巴细胞的双着丝点加环、无着丝粒、畸变细胞、总畸变、微核及SCEs/C分别为2.16、1.58、2.07、2.67、1.31和1.18对畸形精子率则高达5.97。这些数值显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协同作用(ω>1).但苯和γ射线结合对淋巴细胞无着丝粒为桔抗作用。(2)γ射线、苯、甲苯和CO四个因素都引起睾丸重量指数降低;γ射线、甲苯和CO能引起精子数减少和畸形精子率增高;γ射线与甲苯对降低睾丸重量指数和增高畸形精子率有显著的协同性交互作用。(3)CO能导致白细胞总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显著减少,甲苯能使淋巴细胞减少。
- 王月兴张鸿源王兰金潘燕范正平
- 关键词:Γ射线苯甲苯一氧化碳
- 低剂量γ线照射和苯复合诱发家兔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遗传效应的研究
- 1993年
- 报道了低剂量γ线照射复合苯诱发家兔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遗传效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苯和γ线都能诱发染色体畸变和SCE频率的升高;畸变类型主要是染色体型无着丝粒断片;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要比骨髓细胞的高;随剂量的变化,γ线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升高比诱发SCE的要明显得多,但剂量效应线性相关不明显,相反,苯诱发SCE的升高要比诱发染色体畸变的要明显,且血淋巴细胞无着丝粒畸变率和SCE频率与剂量呈线性相关。染色体畸变效应总的趋势是:高复组>低复组>照射组>高苯组>低苯组>对照组;苯能提高γ线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在双+环主要是协同,而在无着丝粒主要是相加。
- 张鸿源王兰金范正平蔡平温泉法张贵波
-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苯Γ辐射
- 苯和低剂量电离辐射联合作用对家兔造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每日以两种不同剂量水平(1.82mg/kg和18.2mg/kg)的苯给家兔皮下注射染毒,同时复合低剂量率(5.4cGy/d)钴—60γ射线外照射,连续90天,研究了两种因素对血液、造血系统的复合作用。结果表明,苯和电离辐射同时作用后对家兔造血系统的损害可产生相加作用。
- 范正平王兰金张鸿源蔡平温泉法周扣珍姜海虹
- 关键词:苯电离辐射造血系统
- ~(60)Coγ射线慢性照射复合苯注射对家兔的生物效应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为了探讨γ射线复合苯作用的生物效应规律,对家兔进行了多项指标的研究。健康雄性家兔30只,年龄6—7个月,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低苯组和低复组、高苯组和高复组共6组,每组5只。每天每只家兔分别于皮下注射0.6ml花生油、0.6ml花生油+0.06ml苯、0.6ml花生油+0.6ml苯,每周5d,持续14周。其中,照射组、低复组、高复组注射后进行γ射线照射,剂量率为0.899mGy/min,每天1h,每周5d,持续14周。结果表明:(1)苯对造血功能的影响与注射苯的剂量关系密切,苯和γ射线的复合作用加重了家兔造血功能的损伤。(2)γ射线和苯都能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和SCE。血液淋巴细胞的检出率要比骨髓细胞的高;γ射线诱发染色体畸变要比诱发SCE明显得多,随γ射线剂量(2.1576—3.7758Gy)增加,染色体畸变率有所增高,但线性相关不明显;苯诱发SCE似乎要比诱发染色体畸变明显,且血液淋巴细胞无着丝粒畸变率和SCE频率与苯注射累积剂量(21.12-36.96g)呈线性正相关;苯能提高γ射线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对双+环主要是协同作用,在无着丝粒主要是相加作用;苯和γ射线复合诱发SCE,在低复组显示有加强作用;(3)?
- 张鸿源王兰金范正平蔡平温泉法张贵波
- 关键词:Γ-辐射苯染色体畸变SCE造血系统生殖系统
- ^(89)Sr在不同年龄大鼠体内的滞留及剂量估算
- 1991年
- ^(89)Sr注入静脉后在大鼠体内的滞留。幼年组与成年、老年组间有显著差异,而后两组间差异不明显。幼年组骨骼慢库室^(89)Sr的滞留量分数高于成年和老年组,而有效半减期(Te_2)小于成年和老年组。估算的全身剂量,幼年组是成年和老年组的6.0和7.0倍,而骨剂量是后两组的4.7和6.9倍。
- 田伍训王德恒张鸿源温泉法赵山银胡跃新
- 关键词:锶89年龄
- ^(60)Co、^(59)Fe、^(51)Cr、^(85)Sr在不同年龄大鼠体
- 1995年
- 研究核动力堆排放废液中常见核素60CO、59Fe、51Cr、85Sr在两种年龄大鼠体内的分布、剂量及细胞遗传效应。方法予动物一次静注或口服放射性核素,定期进行全身及器官放射性测量和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85Sr主要聚集于骨骼;59Fe、51Cr全身广泛分布,但以肝、骨髓、红细胞含量最高;60Co主要分布于肝、肾、肺和皮毛。85Sr、59Fe、60Co在本实验条件下都能诱发骨髓和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论四种核素在动物体内分布有年龄差异,摄入同量放射性核素,幼年鼠较成年鼠受到较大的辐射剂量。
- 田伍训王德恒张鸿源温泉法赵山银胡跃新王兰金蔡平
- 关键词:锶放射性核素
- ^(59)Fe、^(60)Co在大鼠体内诱发细胞遗传学效应的研究
- 1990年
- ^(59)Fe、^(60)Co灌胃中毒幼年、成年、老年大鼠,每只一次平均中毒量(MBq):^(59)Fe分别为1.64、1.48、1.04;^(60)Co分别为2.08、2.12、1.81。根据全身和脏器放射性测量结果得出的整体有效滞留分数方程估算大鼠全身和R.M累积剂量。结果表明:骨髓细胞和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比对照组高,且绝大多数剂量点有统计学差异。两核素中毒老年大鼠骨髓细胞无着丝粒畸变率和R.M累积剂量呈线性相关;血淋巴细胞SCE的变化不明显。
- 张鸿源王德恒田伍训温泉法蔡平王兰金赵山银胡跃新李勇刘同水
- 关键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