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录组测序分析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ncRNA表达差异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异常表达的lncRNA。方法:收集本院3例COPD病人与3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RNA后进行转录组测序,根据P<0.05且|log2FC|>1计算两组样本的表达差异,绘制差异lncRNA热图与火山图。通过Lncpro数据库可能预测差异lncRNA调控的mRNA,并进行GO功能与KEGG信号通路聚类。结果:COPD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满足P<0.05且|log2FC|>1差异条件的lncRNA共计67个,其中上调33个,下调34个。靶基因主要富集的GO功能:多细胞生物过程的调控功能、发展过程的调控功能、结构体形态发生功能、系统发展功能与发展过程功能。靶基因主要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多物种凋亡通路、TGF-β信号通路、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结肠直肠癌通路与细胞凋亡通路。结论:本研究结果提供了COP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ncRNA表达变化的一般情况与可能调控功能与通路,可能有助于阐明COPD的潜在机制。
- 李全妮赵洁杨益秀孙娟孙娟柳建芳周小曼丁毅鹏
-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单个核细胞
-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OPD合并PAH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观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肺动脉平均压(PAPm)、肺动脉收缩压(PAPs)、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一氧化氮(NO)等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FEV1%和FVC较治疗前均升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Pm、PAPs、血清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清NO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PAH患者的肺功能,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增加NO含量、改善内皮功能等机制降低肺动脉高压。
- 孙娟丁毅鹏
- 关键词:辛伐他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
- 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水平与海南黎、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群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因素下海南黎、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分析两族人群COPD与VEGFA的关系及不同危险因素下VEGFA与COP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海南选取249例COPD患者(黎族109例,汉族140例),分别测定血浆VEGFA蛋白水平,分析种族、性别、是否吸烟等因素对血浆VEGFA表达的影响,以及海南黎族和汉族人群血浆VEGFA表达水平与COPD的相关性。结果:黎族COPD患者血浆中VEGFA蛋白表达水平比汉族低(P<0.05);引起黎族患者血浆VEGFA表达水平升高的原因包括呼吸系统感染、COPD急性发作期;导致汉族患者血浆VEGFA表达水平升高的原因则包括COPD、吸烟及被动吸烟、频发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频繁诱发咳嗽、短期呼吸道感染和COPD急性加重期。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VEGFA水平高于稳定期。结论:COPD患者血中VEGF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并且在黎族和汉族中存在差异,VEGFA升高的原因在两族人群中不同,但均与COPD疾病分期密切相关。
- 孙娟牛欢周小曼李全妮吴慈冰赵洁冯琼何平丁毅鹏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黎族汉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 新活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观察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前和治疗5 d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肺动脉平均压(PAPm)、肺动脉收缩压(PAPs)、血浆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5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PAPm、PAPs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而治疗组的PAPm、PAPs则较前降低;血NT-pro BNP水平两组均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LVEF两组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活素能明显降低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肺动脉压等右心负荷以及改善LVEF、CI等左心功能,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治疗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可用于肺心病心衰治疗。
- 孙娟丁毅鹏
- 关键词: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充血性
- 急性心肌梗死后就诊延迟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研究被引量:19
- 2019年
- 背景约1/3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出现就诊延迟,晚期心肌挽救治疗的益处受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MVO)严重程度的影响。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就诊延迟患者发生MVO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4—2017年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和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就诊延迟(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12 h)、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7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2级或最终TIMI血流分级为3级且心肌灌注呈色等级(MBG)<2级为发生MVO。进行临床结局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以评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情况。结果就诊延迟患者的MVO发生率为50.0%(39/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是MVO发生的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是MVO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有MVO患者的MACE发生率、左心室重构比例高于无MVO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VO、罪犯血管为LAD是MACE发生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STEMI后就诊延迟患者的MVO及与其有关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高,年龄大、罪犯血管为LAD是其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是其保护因素,应对存在高风险的患者实施适当的管理和后续策略。
- 吴多益许和平孙娟李全妮
- 关键词:心肌梗死就诊延迟微血管阻塞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持续性T波倒置对心肌损伤预测价值的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持续性T波倒置(PTI)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142例STEMI行血运重建的患者,梗死后普通12导心电图检查提示PTI和病理性Q波存在至少4个月。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测(CMR)在梗死后1周内和4个月的时候进行,评估梗死特点和心肌功能。结果:有PTI的患者(n=103, 73%)显示出较大的急性[21(11,29)%vs. 6(1,13)%,P<0.001]和慢性[14(8,19)%vs. 3(1,8)%,P<0.001]梗死面积,并且微血管阻塞较常见。校准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面积大小估计值(hs-CTnT, hs-CRP,Nt-proBNP,罪犯血管,介入前TIMI血流)后,PTI与慢性梗死面积之间的关联仍然显著(OR=9.02, 95%CI:3.49~23.35,P<0.001)。T波倒置幅度对面积>11%慢性梗死的预测价值(AUC:0.84, 95%CI:0.77~0.90)明显高于Q波幅度(AUC=0.72, 95%CI:0.63~0.80,P=0.009); PTI与病理性Q波或Q波/T波评分的组合预测梗死面积优于PTI单独预测(95%CI:0.29~0.57,P<0.001)。结论:STEMI后的PTI与CMR显示的更广泛的心肌损伤相关。PTI与病理性Q波或Q波/T波评分相结合的心电图评分系统可能对STEMI后的高度准确的梗塞面积估计有一定价值。
- 吴多益许和平孙娟李全妮
- 关键词:ST段抬高心肌梗死梗死面积
- 海南黎族、汉族人群VEGFA基因SNP与血浆VEGF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海南黎族、汉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血浆VEGFA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VEGFA基因S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的意义。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选取海南COPD患者249例,其中黎族109例,汉族140例;对照组246例,其中黎族89例,汉族157例。通过对VEGFA基因的9个SNP位点进行分型,测定VEGFA的表达水平,分析VEGFA基因SNP与血浆VEGF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VEGFA基因rs833068,rs3024994,rs3024997和rs3025000四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在汉、黎两族中分布规律有所不同。rs3025030和rs3025033位点与汉族COPD发病明显相关。rs3025030及rs3025033可增加血浆中VEGFA表达水平。结论:VEGFA基因的SNP对汉族、黎族群体血浆VEGFA表达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
- 孙娟牛欢周小曼李全妮吴慈冰赵洁冯琼何平丁毅鹏
- 关键词:黎族汉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 Mir-141靶向结合ZEB1调控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mir-14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单个核细胞表达的意义,证明其对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靶向锌指蛋白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1蛋白(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的可能。方法:收集在我院40例COPD急性期,80例COPD稳定期病人和110例正常人对照的单个核细胞,RT-PCR检测mir-141并统计分析。构建mir-141 mimic,转染肺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mir-141表达情况,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argetscan预测ZEB1与mir-141的靶向关系,并使用RT-PCR与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COPD急性期与稳定期单个核细胞mir-14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COPD急性期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使用mir-141 mimic转染后,mir-141显著上调,细胞活性明显促进,细胞凋亡率下降。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ZEB1与mir-141有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ZEB1与mir-141存在结合位点结合。使用mir-141 mimic转染后,ZEB1 mRNA与蛋白表达均下调。结论:COPD中高表达的mir-141可能通过靶向结合ZEB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凋亡。
- 杨益秀孙娟周小曼李全妮吴慈冰赵洁柳建芳冯琼丁毅鹏
- 关键词:COPD增殖凋亡
- RNA测序探讨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环状RNA表达差异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通过RNA测序技术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差异环状RNA并阐述其可能的功能与调控机制。方法:分别采集5例COPD患者与5名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去线性化得到环状RNA,并建库测序,以变化倍数Foldchange绝对值≥2且P<0.05统计分析差异环状RNA,并通过来源基因功能与信号通路聚类分析环状RNA可能的功能与通路。结果:测序鉴定到1 215个环状RNA,具有显著差异的环状RNA共计187个,其中上调107个,下调80个;环状RNA来源基因功能富集最明显的功能是:细胞过程、细胞与结合。环状RNA来源基因变化最明显的前3个通路分别是:非同源末端连接通路、铁死亡通路与FoxO信号通路。结论:RNA测序发现了COPD中显著变化的环状RNA,以及环状RNA可能调控的功能与通路,为从环状RNA这个新角度理解CO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张君张君孙娟詹峰
- 关键词:COPD测序
- miR-18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外泌体中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miR-18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外泌体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53例COPD患者与53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血清,抽提外泌体并进行电镜鉴定外泌体特征,RT-PCR方法检测血清外泌体中miR-186的表达量并统计分析COPD组与正常组表达差异,分析miR-186与FEV1%预计值相关性,以及ROC曲线分析血清外泌体miR-186在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到血清外泌体直径约100 nm的球形结构形态;COPD组血清外泌体中miR-186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5.47,P<0.001);miR-186表达水平与COPD患者的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5024,P<0.0001);miR-186区分COPD患者与正常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9(95%置信区间:0.6875~0.9943)。结论:血清外泌体中miR-186高表达可能是危险因素,可能作为COPD的诊断指标。
- 谢羽飞赵洁杨益秀孙娟孙娟柳建芳周小曼丁毅鹏
- 关键词:COPD外泌体MIRNA生物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