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怀海

作品数:58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2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自杀
  • 11篇气功
  • 8篇心理
  • 7篇自杀未遂
  • 6篇精神卫生
  • 5篇心理咨询
  • 5篇心理咨询师
  • 5篇咨询师
  • 5篇自杀行为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疾病
  • 5篇分裂症
  • 4篇心身
  • 4篇致精神障碍
  • 4篇气功所致精神...
  • 4篇资格
  • 4篇教育
  • 4篇精神疾病
  • 4篇继续教育
  • 4篇病患

机构

  • 38篇上海市徐汇区...
  • 17篇上海市精神卫...
  • 5篇华北煤炭医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上海市浦东新...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市第八人...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精神卫...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唐山市第一职...

作者

  • 51篇单怀海
  • 7篇李建明
  • 7篇沈文龙
  • 6篇吴洪明
  • 5篇方伟敏
  • 4篇严和骎
  • 4篇惠小平
  • 3篇陈圣祺
  • 3篇宋立升
  • 3篇李国瑞
  • 3篇瞿正万
  • 3篇饶顺曾
  • 3篇谢斌
  • 3篇张明岛
  • 2篇徐声汉
  • 2篇杨佩娣
  • 2篇韩鹤松
  • 2篇曹康裕
  • 2篇徐一峰
  • 2篇李亚明

传媒

  • 7篇四川精神卫生
  • 5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心理科学
  • 3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上海医药
  • 2篇中级医刊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精...
  • 1篇大众心理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原精神医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 1篇第九次全国中...
  • 1篇第四届环境与...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5例学生自杀行为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学生自杀行为的调查与评估,分析学生自杀行为的原因。方法:本项调查使用自编的自杀行为调查登记表,对自杀未遂者和其家属,或者其他求助者与陪同者进行逐项询问并登记,内容包括学生自杀行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因素。结果:65名学生中,男性25例(38.5%),女性40例(61.5%),本次自杀时年龄12~35岁,本次自杀平均年龄为(19.56±15.24)岁。18例(27.7%)诊断为精神疾病,59例(90.7%)在本次自杀前1个月遭遇了明显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跳楼和服用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是最常见的自杀方法,分别占49.2%和23.1%。结论:精神疾病依然是学校学生自杀行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学生自杀前遭遇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是诱发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有自杀企图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降低学生自杀率。
单怀海李国瑞李正云
关键词:自杀行为自杀未遂
自杀行为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3
2013年
自杀是指个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自愿地采取伤害甚至毁灭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属于社会病范畴,既是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从社会医学角度对其进行诊断、病因学分析和防治干预。研究自杀流行状况,分析自杀与自杀死亡的流行特征及其成因,发现高危人群和高危社会、心理环境,加强自杀预防,减少自杀和自杀死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冯学山单怀海
关键词: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预防自杀死亡精神卫生服务
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相关因素回顾分析被引量:26
2002年
目的 分析影响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社区五年中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病患者37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肇事肇祸与患者性别、精神症状、有无看护、婚姻状况、残疾等级、肇事肇祸诱发因素等有关。结论 社区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加强社区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管理是控制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的关键。
饶顺曾单怀海沈文龙吴洪明陈碧霞谢斌宋立升
关键词:社区精神卫生肇事肇祸精神病影响因素
气功的心理治疗作用和应用探讨被引量:1
1989年
近年来,我国古老的文化遗产——气功,在全国广泛流行,其对某些疾病的神奇效应,亦震动了世界科学某些领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气功有硬气功和内气功之分;硬气功也称武术气功,主要通过吸气、运气、并气、充气和武术基本功法的锻炼,加之拍打、
单怀海
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神经衰弱心理治疗心身疾病
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干预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 ,加强了集体、个别心理治疗、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力度 ,并随访两年 ,且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研究发现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综合干预后 ,取得了明显效果 ,复发再住院者 2例 ( 4 9% ) ,而没有实施综合干预的对照组 ,复发再住院 12例 ( 2 5 % )。结论 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上述干预 ,可以促进其心理康复 ,减少疾病复发。
沈文龙单怀海吴洪明饶顺曾陈碧霞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心理咨询师资格执业情况调查报告
目的探讨考取心理咨询师人员的基本状况,为心理咨询师的近一步专业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心理咨询师调查表》对正在培训的147名学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学历72.1%,大专及以下学历占27.9%,...
单怀海李建明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
文献传递
心理健康与自杀行为被引量:1
2007年
最近,上海频频发生自杀事件:2006年10月27日下午3点左右,××大学一位女博士生从武东路××弄某号6楼的阳台上坠下身亡。室友发现此人有时会产生幻听,经常一个人和空气说话,专家则推测其患有精神疾病。2006年11月13日××大学一名女研究生,从学校文科大楼11楼坠楼身亡。这位女大学生是该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一年级研究生,自杀前几天一直神情恍惚。
单怀海
关键词:自杀行为心理健康女研究生自杀事件精神疾病公共事务
自杀未遂的评估和综合干预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对自杀未遂者的调查与评估,了解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综合自杀干预。方法本项研究使用自编的自杀未遂者调查登记表,采用精神科评定量表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与比较,并对自杀未遂者进行了综合干预和随访。结果 112例自杀未遂者为干预对象,99例(88.4%)被诊断为精神疾病,70例(62.5%)在本次自杀前1个月遭遇明显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摄入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是最常见的自杀方法[44例(49.3%)],95例(84.8%)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项调查结果自杀未遂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本次自杀年龄以青壮年居多。结论精神障碍是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综合干预对自杀行为有一定的效果。建议加强对自杀未遂者的精神科评估,并对自杀未遂者进行长期随访和跟踪研究。
伍毅陈圣麒单怀海
关键词:自杀未遂
30例高校学生自杀行为原因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对高校学生自杀行为的调查,分析了解其自杀的原因。方法本项调查使用自编的自杀行为登记表,于2008-2011年收集30例高校学生自杀行为的基本资料,采用SPSS进行统一分析。结果 30例中男性14例(46.7%),女性16例(53.3%),最近一次有自杀行为时年龄分布为18~37岁,平均年龄(23.5±17.2)岁。曾经恋爱或者正在恋爱8例(27.6%),30例中14例(46.7%)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26例(86.7%)在本次自杀前一月遭遇明显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自杀方法以从高处坠下和跳楼13例(43.3%)、服药5例(16.7%)居多。结论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生的自杀平均年龄较国内报告的平均年龄小。精神疾病依然是高校学生自杀行为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学生自杀前遭遇恋爱冲突、学习压力、就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经济困难等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可能是高校生自杀的诱发因素。
单怀海李国瑞田为龙
关键词:高校学生自杀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气功的心理卫生问题
1990年
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传统武学和医学的分支,经过二千多年的流传,至今已成为强壮身体、益智延年和防病治病的方法。70年代它被重新发掘和推广以来,各种民间功法和流派在国内或国外广为流行,拥有大量的崇拜者。正确进行气功锻炼,不仅有益于人体的心身健康,还可以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然而,由于气功锻炼的宣传和管理方面的种种原因,致使盲目滥用气功训练,造成气功偏差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自从我们在国内首先报导气功偏差心身障碍的临床研究后,国内同行也相继有类似报导,这一与我国文化传统有关的心理卫生问题引起了有关学者的关注。
单怀海颜文伟严和駸
关键词:心理卫生问题气功治疗气功偏差气功锻炼气功师心身障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