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艳
- 作品数:37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贺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唐宋诗学中“雪夜访戴”意象的文化审美嬗变
- 2012年
- 唐宋诗学中的"雪夜访戴"意象历经了由魏晋情兴向唐代意兴再到宋代理兴的审美流变过程。从魏晋行为的任真绝俗逐渐到直指诗人的心灵本体,形成了全新的可以代表自己时代精神和心灵世界的文化审美特质。这是时代气象和文人心态及生命与人性精神多元作用的结果,代表并彰显了中国诗学意象、诗学观与诗学精神的文化审美新变。
- 侯艳
- 关键词:文化审美唐诗宋诗
-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被引量:1
- 2010年
- 魏晋是一个极富艺术精神的时代,各种艺术都悄然发生着变化,文学也不例外。《世说新语》蕴含有一些新的文学思想,诸如文学的含蓄美、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正是魏晋士人的时代追求。
- 蒲日材侯艳
- 关键词:《世说新语》文学观念含蓄美形象美情感美
- 略论古代隐逸诗人的嬗变被引量:1
- 2007年
- 古代隐逸诗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身隐”到“心隐”的嬗变过程,隐逸也由一种生活方式嬗变为一种平夷淡泊、性情冲和的人生修养,这种嬗变对诗人们的诗歌创作影响重大。
- 侯艳
- 关键词:隐逸嬗变
- 唐宋文人对“秋风鲈鱼”意象的审美演绎——兼论中国文化意象之审美再生产
- "秋风鲈鱼"意象典出《晋书·张翰传》,《晋书·文苑》载: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
- 侯艳
- 文献传递
- 从道家美学的视角看当代语文教育被引量:1
- 2006年
- 道家在艺术美、人格美与自然美领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具有自由性的特征,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主张自然无为,尊重个性,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文章从道家美学的视角出发,提出当代语文教育应当追求学科自身的自由创造精神,这样,语文教育才能够在创新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 侯艳
- 关键词:语文教育自由性
- 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四大困境被引量:3
- 2019年
- 文学地理学是近年来学界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众多学者进行了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文学地理学面临着四大难题:一是学科归属混沌困惑;二是研究对象存在分歧;三是研究方法不确定;四是学科建设尤其理论体系建构与实践操作有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推进文学地理学真正成长为一门充满活力与发展潜力的独立学科,是今后文学地理学研究需要面对、不断探索和寻求突破的问题。
- 侯艳
-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学科归属研究方法学科建设
- 略论中国文艺中的“静”境象
- 2023年
- “静”美是中国文艺的审美理想境界之一,在儒释道关于“静”之观念影响下,中国文艺中的“静”美乃是一种空寂之美、安宁之美、清幽之美,它与“淡”美关系密切,“静”境的构建与营造某种程度上即是“淡”美的重要体现,一为“冷淡”,即空寂;一为“恬淡”,即宁静。这决定了中国文艺“静”境主要有两种形态:“空寂”之境与“宁静”之境。“空寂”之境的意象主要以“寒江渔钓”为代表,“宁静”之境的意象主要以“归去来兮”为代表。中国文艺中的“静”境象,无论“空寂”之境还是“宁静”之境,亦无论与之相应的“寒江渔钓”意象还是“归去来兮”意象,皆于静中蕴藏着生命之旋律,充满生命灵动之气,彰显与铺展出一股生命之绵力。
- 侯艳
- 关键词:空寂宁静
- 当代语文教育对禅宗美学思想的借鉴
- 2007年
- “全人格教育”是当代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的之一,禅宗美学对健全人生的审美追求、对个体直观感受的审美方式的重视及对顿悟的审美认识思维的推崇,都对当代语文教育颇具借鉴意义。
- 侯艳
- 关键词:当代语文教育禅宗美学顿悟
- 略论唐宋诗歌中“忘”的审美书写
- "忘"是唐宋诗歌非常普遍的书写方式。唐宋诗歌中的"忘"之对象、形式、内容复杂而丰富,而"忘"之原因大体统归为因乐而忘以及因他事、他物而忘两种。唐宋诗歌中"忘"之审美书写,不仅包蕴双重内涵与境界,并具有哲学与美学的双重意义...
- 侯艳
- 关键词:唐宋诗歌
- 文献传递
- 从金谷诗到兰亭诗——两晋文人山水生态审美之渐变被引量:1
- 2011年
- 金谷诗人与兰亭诗人生存状态、精神心态、思想形态的差异,使他们对山水的生态审美情趣、生态审美思维与审美诗风、诗境都发生了变化,从文学生态学角度考察这些变化,可以窥见两晋文人山水生态审美之渐变,这对研究中国山水诗的兴起与发展、山水诗风与诗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侯艳
- 关键词:兰亭诗山水生态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