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卫星

作品数:26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骨折
  • 4篇疗效
  • 4篇螺钉
  • 4篇骨盆
  • 4篇3D打印
  • 3篇一氧化碳
  • 3篇一氧化碳中毒
  • 3篇中毒
  • 3篇中毒大鼠
  • 3篇缺损
  • 3篇内固定
  • 3篇急性
  • 3篇急性一氧化碳
  • 3篇急性一氧化碳...
  • 3篇骨缺损
  • 2篇再灌注
  • 2篇藻酸钙
  • 2篇手术
  • 2篇平台骨折
  • 2篇切口

机构

  • 26篇石家庄市第三...
  • 2篇医学部
  • 1篇石家庄市第五...
  • 1篇石家庄市公安...

作者

  • 26篇侯卫星
  • 17篇贾东昭
  • 17篇常军英
  • 16篇王彦志
  • 13篇李琦军
  • 13篇邢兆国
  • 12篇穆卫庐
  • 11篇李炎
  • 7篇马国庆
  • 6篇黎宁
  • 5篇冯建书
  • 5篇付强
  • 3篇张新波
  • 2篇吴永波
  • 2篇孙爱琴
  • 2篇梁喜凤
  • 1篇周红艳
  • 1篇秦寿泽
  • 1篇李莉
  • 1篇郝有志

传媒

  • 8篇河北医药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打印手术导板引导骶髂螺钉置入的手术技术介绍被引量:39
2015年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制作的个体化手术导板实现骶髂螺钉精确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例骨盆骨折患者,男性,35岁,术前行CT检查示骨盆后环损伤,经骶孔骶骨骨折;Denis等分型为Ⅱ区骨折,骨盆前环为对侧耻骨上下支骨折.依据CT数据使用3D打印机打印个体化骨盆模型,通过软件设计并打印出骶髂螺钉置入导板,3D打印导板通过术前预试验验证可行后,术中在导板辅助下置入骶髂螺钉.结果 3D打印的骨盆模型及个体化设计定制的手术导板能够满足骶髂螺钉精确置入的要求,螺钉置入后经术后X线及CT证实与术前设计一致,导板与骨性标志匹配良好.骶髂螺钉置入的手术时间约为30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50 ml,术中仅使用CT透视两次,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示应用骶髂螺钉导板辅助置入骶髂螺钉的进钉点、进钉方向均与术前设计方案一致,螺钉在骶髂关节内位置良好,未见螺钉穿破骶骨侧块皮质.术后3个月随访,骨盆骨折临床愈合,按Matta功能评分系统评价骨盆骨折术后功能情况为满意,螺钉无松动、断裂,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浅表及深层感染.结论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技术打印的个体化骨盆模型及手术导板不但可以实现骶髂螺钉的精确置入,而且节省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及手术操作入员的射线暴露风险.
穆卫庐常军英贾东昭付强冯建书侯卫星王彦志李炎邢兆国李琦军
关键词:骨盆骨折计算机辅助设计
挤压伤至股骨干骨折对大鼠海马CA1区形态学变化
2015年
目的观察挤压伤(CS)至股骨干骨折后缺血/再灌注(I/R)引起的SD大鼠海马CA1区形态学的变化特征。方法建立大鼠CS模型,SD大鼠双侧后肢挤压6 h,再灌注0、6、12、24 h,4%多聚甲醛灌注,用刀片把脑组织从正中矢状位分为左右两半,自上丘至视交叉节段取脑组织,一半用于高尔基染色,一半制备成石蜡切片,分别用于HE染色和Nissl染色。结果挤压伤至股骨干骨折I/R后开始出现大鼠海马神经元疏松紊乱、肿胀变性,形态结构受损,凋亡数目增加,神经元大量丢失,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减少,挤压再灌注12 h最为显著,24 h上述形态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正常水平。结论 I/R引起S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受损,受损程度在解压后12 h达到高峰。
邢兆国贾东昭王彦志侯卫星马国庆李炎穆卫庐常军英
关键词:挤压伤股骨干骨折
TileC型骨盆骨折治疗的损伤控制研究
马国庆常军英黎宁贾东昭侯卫星潘西庆
TileC型骨盆骨折的治疗,尤其是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骨折的急诊救治一直是骨科医师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治疗难度大,死亡率极高,如按常规手术治疗,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何进行有效的救治是一个具有挑战...
关键词: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手术治疗急诊救治
Herbert螺钉微创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治疗Herbert Ⅰb型腕舟骨骨折远期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比较Herbert螺钉微创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37例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掌侧组(n=19)和背侧组(n=18)。掌侧组患者采用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背侧组患者采用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评估2组患者手术后3 a的临床疗效,并计算临床疗效优良率。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 a的腕关节功能。采用角度计测量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 a的腕关节活动情况,包括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角度。记录2组患者腕骨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结束至重返工作岗位时间。手术后随访3 a,观察并记录随访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3 a,背侧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8.89%(16/18),掌侧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4.74%(18/19),2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4,P>0.05)。2组患者手术后3 a的疼痛程度、功能状态、活动范围、握力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手术后3 a,掌侧组患者疼痛程度、功能状态、活动范围、握力及总评分与背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3 a的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范围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手术后3 a,掌侧组患者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范围与背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后至重返工作岗位时间均显著低于背侧组(P<0.05)。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舟骨坏死、神经损伤、螺钉松动等并发症,仅背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症状,活动受限,但握力良好,经辅助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掌侧经皮Herbert螺�
穆卫庐常军英贾东昭付强冯建书侯卫星王彦志李炎邢兆国李琦军
关键词:腕舟骨骨折HERBERT螺钉掌侧入路
CT三维重建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应用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的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以CT三维重建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80例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盆髋臼X射线片、CT三维重建并结合术者临床经验完成内固定术;研究组给予CT三维重建并根据其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实物模型,确定内固定方案并给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评估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2,t=6.914,t=8.608;P<0.05)。研究组患者髋臼复位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χ^(2)=4.021,χ^(2)=4.501;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CT三维重建应用于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提高复位质量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穆卫庐常军英贾东昭付强冯建书侯卫星王彦志李炎邢兆国李琦军
关键词:CT三维重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使用氧疗前后心脏病理学研究
2019年
目的采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模型,研究加压富氧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观察3组急性中毒后的反应及60min内的死亡率以选择适合的染毒剂量;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给予腹腔内注射空气;CO中毒组大鼠腹腔内给予150ml/kgCO注射,分为5组,观察6组中毒后COHb的水平以选择适合的染毒时间;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为对照组(Con组)、中毒组(CO组)、空气组(Air组)、富氧组(O2-rich组)。3组检测CK-MB、cTnI的水平,心脏行光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选取腹腔内注射CO150ml/kg作为染毒剂量;将腹腔内注射CO后15min作为染毒时间;O2-rich组大鼠的缺氧状态改善明显,PO2上升到CO组的2.89倍(P<0.01),COHb水平与CO组相比下降了20%(P<0.05),与Ai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心脏的组织损伤明显恢复,CK-MB、cTnI与CO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与Ai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压富氧治疗能够及时的纠正ACMP大鼠的缺氧状态,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梁喜凤侯卫星张新波王星光苏艳巧黄雯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钙蛋白I
神经肽Y对小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生成TNF-α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对原代小神经胶质细胞生物活性及生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大鼠皮质小胶质细胞,经脂多糖(LPS)和NPY处理后行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显微镜下观察LPS和NPY对小胶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将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NPY+LPS组、NPY组和BIBP3226+NPY+LPS组,每组3个样本,培养各组细胞6 h。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蛋白含量,RT-PCR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中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LPS处理后小胶质细胞处于活化状态,NPY处理后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降低。LPS组和IBP 3226+NPY+LPS组培养液中TNF-α蛋白含量及细胞中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LPS+NPY组TNF-α蛋白含量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LPS组和IBP3226+NPY+LPS组(P均<0.05)。结论 NPY能够降低小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物活性。NPY可能通过激活NPY Y1受体抑制小神经胶质细胞生成TNF-α。
李琦军吴永波常军英侯卫星邢兆国王彦志穆卫庐李炎贾东昭张淑丽
关键词:神经肽-Y小神经胶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
后路椎弓根固定结合经患椎椎弓根锥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常军英李莉宫瑞刘岩侯卫星杨俊岭王锋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目前临床常见,危害性及大的疾病。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时,爆裂骨折撑开复位后椎体成为(空花瓶)严重屈曲压缩型骨折撑开恢复高度后前柱出现骨缺损,后柱张应力作用使应力集中在椎弓根上,容易造成内固定的断裂,矫正度...
关键词:
关键词:植骨椎弓根胸腰椎爆裂骨折
藻酸钙凝胶治疗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2013年
藻酸盐作为一种组织支架材料,已广泛被用于组织工程骨的研究。本实验是将骨膜制备成骨膜细胞悬液,并附着于海藻酸钙凝胶载体中,观察其成骨情况,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王彦志贾东昭常军英黎宁侯卫星马国庆
关键词:藻酸钙凝胶骨组织工程学
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介入加外固定治疗被引量:3
2012年
骨盆骨折常常由交通意外、重物碾压、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造成.骨盆骨折52%以上伴有多种合并症,27%常伴有其它多发伤.高能量损伤常致骨盆错位且呈粉碎性,从而导致血管损伤和骨折断端大量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病死率较高.工作中,常常将失去稳定性的骨盆骨折称为重度骨盆骨折,因骨盆骨折导致的出血主要包括盆腔内动静脉损伤及骨盆骨折断端出血.尽管目前有多种止血技术,但失血性休克依然是骨盆骨折死亡的第一因素,病死率达25.06%~38.0%.以上原因要求我们从治疗血管损伤及骨折固定方面来控制骨盆骨折所致出血,降低骨盆骨折致失血性休克的病死率,两年以来我们使用介入技术,通过使用动脉栓塞加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的技术治疗18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侯卫星梁喜凤侯静
关键词:骨盆骨折出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