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麻醉
  • 8篇小儿
  • 4篇小儿麻醉
  • 4篇喉罩
  • 3篇全身麻醉
  • 3篇呼吸动力学
  • 2篇婴儿
  • 2篇镇痛
  • 2篇术后
  • 2篇气道
  • 2篇静脉
  • 2篇患儿
  • 2篇靶控
  • 2篇靶控输注
  • 2篇靶控输注技术
  • 2篇GEL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动力学原理
  • 1篇动脉
  • 1篇多发

机构

  • 8篇上海市儿童医...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13篇顾志清
  • 12篇金泉英
  • 3篇陈莲华
  • 2篇刘珺珺
  • 2篇张幸萱
  • 1篇付月珍
  • 1篇傅月珍
  • 1篇刘珺珺

传媒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上海医学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心肺转流下患儿肺动脉吊带矫治术的麻醉处理
2018年
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畸形(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血管发育异常疾病,发病率约为0.95/10000,通常合并气管狭窄或心脏内畸形。该病多发病于婴幼儿期,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以心内畸形如房缺、室缺等所致的临床表现;肺动脉吊带对食管的压迫产生的症状;肺动脉吊带对气道的压迫症状。
张幸萱顾志清金泉英
关键词:麻醉处理矫治术患儿ARTERY血管发育异常
意识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在小儿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IoC)在小儿全身麻醉诱导时镇静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择期手术患儿,应用丙泊酚等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期间测试患儿意识反应,镇静深度采用镇静/警觉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OAA/S),记录OAA/S评分即刻的IoC,并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进行比较。结果25例中有效数据17例;OAA/S为0分时IoC值(44.82±8.47)、BIS值(39.00±14.44)均低于OAA/S为5分时(IoC值为96.65±2.64,BIS值为90.2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以上2个时间点IoC值均大于BIS值(P<0.05);OAA/S与IoC(r=0.871,P=0.000)、BIS(r=0.864,P=0.000)以及IoC与BIS(r=0.805,P=0.002)均呈正相关。结论 IoC值可反映丙泊酚麻醉诱导期间小儿镇静深度。
金泉英刘珺珺顾志清
关键词:麻醉深度脑电双频谱指数丙泊酚脑电描记术
婴儿Ambu喉罩通气下压力与容量控制通气的呼吸动力学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采用连续气道监测手段,观察婴儿使用Ambu喉罩通气时,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的呼吸动力学指标差异。方法选择6~12月龄择期行尿道下裂手术的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人PCV组和VCV组,每组20例,患儿在静脉麻醉诱导后,置人Ambu喉罩,分别行PCV和VcV。在通气期间维持患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为30~40mmHg(1mmHg-0.133kPa)。记录喉罩置人时(T1)和置人后10min(T2)、20min(T3)、30min(T4)时的呼吸动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喉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VCV组在T4时间点的呼气阻力(RE)显著高于同组T,时间点(P〈0.05);在T3、T4时间点的气道峰压(PIP)值显著高于PCV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而呼气峰流速(PEF)值显著低于PCV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在T1时间点的肺顺应性(Compl)值显著高于同组其他时间点(P〈0.05),呼吸功(wOB)显著高于同组T3、T4时间点(P值均〈0.05)。VCV组的漏气分数、吸入潮气量(VTin)、呼出潮气量(VTex)、PIP、吸气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Pmean)、PetCO2、PEF和PCV组的漏气分数、VTinVTexPIP、Pplat、PEEP、Pmean、PcCO2、PEF、RE虽随时间变化略有波动,但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漏气分数、VTin、VTex、Pplat、PEEP、Pmena、pctCO2、Comp1、RE和wOB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CV和VCV均能安全地应用于使用Ambu喉罩通气的6~12月龄患儿。但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行VCV患儿的PIP呈升高趋势,可能增加安全隐患,因此PCV可能更安全。
刘珺珺顾志清金泉英陈莲华
关键词:婴儿喉罩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控制通气
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技术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置入输液泵中的微电脑自动调节输注药物的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适当的深度,以满足临床要求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TCI技术在国外投入临床使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为数不多。本研究介绍关于TCI用于小儿麻醉的最新情况,为临床使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顾志清金泉英
关键词:小儿麻醉靶控输注静脉给药方法静脉麻醉药动力学原理
运用呼吸动力学监测评估6岁以下小儿使用不同喉罩不同麻醉方法的通气效应
第一部分:运用呼吸动力学监测观察6岁以下全麻小儿使用I-gel喉罩和Ambu喉罩的通气效应  目的:传统喉罩的缺点包括上呼吸道梗阻、胃进气或漏气等限制了其在6岁以下小儿中的使用,I-gelTM和Ambu AuraOnce...
顾志清
关键词:小儿患者全身麻醉呼吸动力学
文献传递
地塞米松在小儿麻醉中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地塞米松为临床常用的长效激素类药物之一,但应用于小儿围术期其作用机理和使用剂量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就地塞米松的药理学特性、小儿麻醉中应用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增强麻醉药物镇痛效果和维持气道稳定性等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顾志清金泉英
关键词:小儿麻醉地塞米松术后恶心呕吐镇痛效果
612例小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总结小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应用和术后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方法:术后进行自控静脉镇痛的患儿612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Ramsay改良分级法、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进行镇痛镇静效果评定。观察并记录自控静脉镇痛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48h内按压自控镇痛的次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根据视觉模拟评分,镇痛效果优良率达98.33%;无镇静过度情况发生;生命体征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6%,幼儿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年龄组患儿(P<0.01);联合麻醉的患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的患儿(P<0.01);单纯局麻的患儿椎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高达11.48%,与单纯全麻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静脉镇痛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联合麻醉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麻醉方法。
付月珍金泉英顾志清
关键词:术后镇痛小儿自控静脉镇痛氟哌啶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1
2014年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由英国伦敦皇家医院的医师Archie B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明并首先使用的一种声门上通气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经口将喉罩置入咽喉部,充气后,喉罩在喉部周围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空间,既可保持气道开放,便于施行正压通气,又保留自主呼吸,是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之间的一种通气工具.30多年来,喉罩因其操作简单及维持通气方便等优点在受到越来越多麻醉医师的认可和推崇.在小儿麻醉领域,喉罩也单纯地从作为困难气道的一项急救措施转变为小儿全身麻醉中常用的一种气道管理工具.本文对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顾志清金泉英陈莲华
关键词:喉罩置入小儿麻醉保留自主呼吸气道开放麻醉医师管理工具
不同质量分数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分数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疗效。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患儿45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15例,分别用质量分数为0.298%,0.357%,0.447%的甲磺酸罗哌卡因以1 mL/kg的剂量进行骶管阻滞麻醉,比较3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进行运动阻滞效果评分。结果:C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A,B组(P〈0.05),镇痛效果满意率优于A,B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短于B,C组(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运动阻滞效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合适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质量分数为0.447%。
傅月珍顾志清金泉英
关键词:骶管阻滞麻醉小儿甲磺酸罗哌卡因
靶控输注技术应用于小儿麻醉的进展
@@靶浓度控制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简称“靶控输注”)技术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置入输液泵中的微电脑自动调节输注药物的目标或靶位(血浆或...
顾志清金泉英
关键词:靶控输注技术小儿麻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