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小明
- 作品数:109 被引量:260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R)-CHOP方案中阿霉素平均每周剂量强度影响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CHOP方案是目前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标准方案。CD20单抗美罗华(rituximab,R)与CHOP方案联合后,R-CHOP方案的治疗效果进一步的提高。本研究着重分析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每疗程剂量、时间剂量强度等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经(R)-CHOP方案治疗的DLBCL初诊患者52例。分析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CHOP方案中的强的松、环磷酰胺和阿霉素的平均每疗程剂量强度(DIPC)和平均每周剂量强度(DIPW)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病例的中位随诊时间为34个月(6-95个月),在经Pearson Chi-Square统计后发现,患者起病时的强的松DIPW〈166.7mg/m2、IPI评分、Ann Arbor分期(A或B)可以影响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均P〈0.05)。在将上述与CR有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强的松DIPW〈166.7 mg/m2和IPI积分为与CR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对患者总生存(OS)资料进行Kaplan-Meier分析发现,经Log-rank检验后,IPI积分、阿霉素〈16.7 mg/(m2·周)、环磷酰胺〈250 mg/(m2·周)与DLBCL患者的OS有关。在将上述与OS有关的因素进行Cox regression分析后,发现阿霉素〈16.7 mg/(m2·周)、IPI积分为与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对于用(R)-CHOP方案的初诊DLBCL患者,不但起病时的IPI积分、Ann Arbor分期(A或B)等与治疗结果相关,而且治疗因素如环磷酰胺和阿霉素的平均每周剂量强度也影响预后。在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按预定治疗方案给药。
- 陈施婧朱彦雷芳吴玉姣汤郁王丽霞余先球费小明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M)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一种判断HM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与否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
- 雷芳朱彦费小明
- 关键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学疗法
- 文献传递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病态造血及细胞遗传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造血细胞中病态造血状况与骨髓单个核细胞遗传学异常变化特征,判断其在该类疾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经骨髓涂片检查及骨髓组织切片活检确诊的57例MDS患者同时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直接培养法R带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观察该类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病态造血、染色体核型异常与患者生存期关系。结果 MDS的病态造血以三系病态造血为多见,其骨髓活检阳性检出率高,尤其对巨核细胞病态造血检出更突出。MDS患者多易出现染色体异常,常见为5 q-、11 q-、20 q-、+8、-7和染色体异位、复杂异常核型,复杂异常染色体核型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骨髓活检是准确反映MDS患者病态造血的特异性检查方法。三系病态造血及复杂异常染色体患者转为急性白血病概率大、生存期短,预后差。
- 罗鸣巴荣王欢李姣余先球费小明陆益龙朱彦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态造血染色体预后
- 骨髓衰竭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本研究旨在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用半定量RT-PCR方法在mRNA水平上检测AA和MD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IL-1β、SCF、G-CSF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RQ-PCR)在mRNA水平上检测AA和MD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PO的表达。结果表明,AA组SCF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PO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L-1β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MDS组SCF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p<0.05),而IL-1β、TPO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AA和MDS两组之间IL-1β、SCF、TPO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均未见G-CSF的表达。结论:AA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F和TPO的表达存在明显异常,MD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F的表达也存在异常。
- 杨诗梅陆世丰费小明张建富沈文怡李建勇陆化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
-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荧光标记的K562细胞模型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构建荧光标记的K562细胞模型。方法:将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cDNA插入载体pCMV-hyg,构建重组质粒pCMV-EGFP-hyg,并与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CMV-G和pCMV-GP共转染293T细胞生产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K562细胞;通过Hyg筛选建立EGFP自身标记的K562细胞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比较EGFP-K562细胞与K562细胞生长曲线。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的NK活性试验观察EGFP-K562能否用于有关实验研究。结果:应用EGFPcDNA成功构建pCMV-EGFP-hyg,与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产生含EGFP的重组逆转录病毒,48h收集的病毒滴度达1.5×106CFU/ml。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K562细胞后,经Hyg筛选,98%以上稳定表达EGFP。长期培养20代,EGFP表达稳定,对K562细胞生长无影响。以EGFP-K562为靶细胞的NK活性试验显示40∶1效靶比,孵育4h最敏感。结论: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成功构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EGFP-K562细胞模型,NK活性试验提示EGFP-K562可用作实验研究的新型靶细胞模型。
- 周小玉费小明吴雨洁缪扣荣汪承亚
- 关键词: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逆转录病毒NK细胞K562
- 回顾性分析影响初诊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相关因素
- 陈阿琴雷芳徐媛费小明
- Venetoclax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评价短疗程Venetoclax(VEN)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方案在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报告8例以短疗程VEN+小剂量ara-C方案联合治疗的难治/复发AML患者。VEN使用剂量为200~400 mg QD口服,ara-C 10 mg/m2 Q12 h皮下注射,每疗程用药时间10~14 d。结果:8例患者初始治疗后3例达完全缓解,2例达部分缓解,3例评估为未缓解。治疗过程中发现幼稚单核细胞逐渐增多。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短疗程VEN联合小剂量ara-C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ML患者有较好的有效率和安全性,但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疗效不佳。
- 雷芳费小明陆益龙王丽霞余先球陈婉如蒋茜汤郁
- 关键词:小剂量阿糖胞苷
- 多西环素通过MEK/ERK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株体外成骨分化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在体外条件下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对前成骨细胞株MC3T3-E1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在成骨诱导剂体外诱导MC3T3-E1细胞株成骨分化条件下,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细胞分化;实时定量PCR检测DOX对MC3T3-E1细胞相关成骨基因OCN、Runx2的影响;用DOX、MEK抑制剂(U0126)单独或联合处理MC3T3-E1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N-cadherin、p-MEK及p-ERK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在MC3T3-E1细胞株体外成骨诱导分化中,加入DOX可以增强茜素红染色阳性率。DOX上调MC3T3-E1细胞相关成骨基因OCN、Runx2的表达。DOX处理MC3T3-E1细胞后,其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MEK和p-ERK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而MEK拮抗剂(U0126)则显著上调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同时降低p-MEK、p-ERK水平。用U0126联合DOX处理MC3T3-E1细胞后,DOX对N-cadherin、p-MEK和p-ERK蛋白水平的影响可被U0126拮抗。在MC3T3-E1细胞株体外成骨诱导分化中,同时存在DOX和U0126时,茜素红染色阳性率低于单独DOX组。结论:DOX可以促进MC3T3-E1细胞株的体外成骨分化;而DOX的这一效应可能是通过MEK-ERK信号通路参与完成的。
- 耿佳伟费小明汤郁李海璐王丽霞
- 关键词:多西环素成骨分化MC3T3-E1N-CADHERIN
-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及HGF表达的影响
- <正>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观察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能力及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抗骨髓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9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
- 李俊霞费小明陆化胡慧瑾李建勇
- 文献传递
- 骨髓瘤细胞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暂时和(或)长期性改变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与骨髓瘤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MSC的全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目前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就对此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正常人骨髓MSC与骨髓瘤细胞株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培养前后,用全基因表达芯片检测MSC全基因mRNA的表达谱,比较正常MSC在与骨髓瘤细胞共培养(MC组)或共培养后去除骨髓瘤细胞后继续单独培养的MSC(MA组),和MSC单独培养的对照组(MK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MC组与MK组相比较,在所有分析的10 000个基因中共发现837个差异基因(837/10 000,8.37%),其中有472个基因表达上调(472/837,56.39%),365个基因表达下调(365/837,43.61%)。而MA组与MK组相比较,共发现367个差异基因,其中有218个基因表达上调(218/367,59.40%),149个基因表达下调(149/367,40.60%)。从芯片结果中筛选出MMP1、FGFR2、ANGPTL4、MFAP5、TGM2、STC1、CCL7和IL-32这8个基因,经定量PCR验证后的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骨髓瘤细胞可以诱导正常骨髓MSC多种基因表达改变,并且有些改变即使在骨髓MSC脱离骨髓瘤细胞后仍可存在;此外,初步筛选到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个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既往未见报道,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 李俊霞李皎王欢汤郁杨姣夏雷朱彦陆化王丽霞费小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基因表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