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自正

作品数:25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基因
  • 8篇CS3
  • 6篇疫苗
  • 6篇基因表达
  • 6篇肠毒素
  • 5篇毒素
  • 5篇抗原
  • 4篇双价疫苗
  • 4篇免疫
  • 4篇巨细胞
  • 4篇克隆
  • 4篇杆菌
  • 4篇病毒
  • 4篇大肠杆菌
  • 3篇重组疫苗
  • 3篇免疫原性
  • 3篇巨细胞病毒D...
  • 3篇基因融合
  • 3篇候选株
  • 3篇表面抗原

机构

  • 2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解放军农牧大...
  • 1篇北京生物工程...

作者

  • 25篇董自正
  • 20篇张兆山
  • 17篇黄翠芬
  • 16篇李淑琴
  • 4篇段海清
  • 4篇孟潞英
  • 3篇张文炳
  • 3篇石成华
  • 3篇彭华国
  • 2篇刘琦
  • 2篇曹勇
  • 2篇汪江
  • 2篇常汝虚
  • 1篇刘纯杰
  • 1篇涂火林
  • 1篇高荣凯

传媒

  • 10篇生物技术通讯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Journa...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0
  • 7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毒素源性大肠杆菌CFA/I、CS_3重组菌株的粘附力、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的研究
1995年
本研究采用可逆性肠结扎成兔腹泻(RITARD)动物模型检测了毒素源性大肠杆菌(ETEC)定居因子抗原Ⅰ(CFA/Ⅰ)和表面抗原3(CS_3)重组菌株的肠道粘附力、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经肠道及口服接种时重组菌株对肠道均有较强的粘附力,与CFAs阴性宿主菌相比P<0.01。口服免疫家兔时,第四周血清抗体滴度达到高峰,分别为1∶9 000和1∶80 000;肠道免疫家兔后血清效价在第二周达到高峰,滴度分别为1∶8 000和1∶60 000。在抗体滴度高峰时进行ETEC野生株攻毒,结果显示口服组抗腹泻保护率为66.7%~75%,肠道组为50.1%~71.4%。攻毒后免疫家兔的排菌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张蓓宁张兆山董自正汪江段海清黄翠芬
关键词:免疫原性
表达CS3菌毛和CT-B抗原双价疫苗候选株的构建被引量:3
1997年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ETEC)是引起幼儿腹泻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致病菌。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既具有抗菌能力又有中和毒素能力的工程菌株。本研究以Blue-script质粒为载体构建了表达CS3和CT-B的双价重组抗原的克隆株。口服免疫BALB/c小鼠和肌肉注射免疫家兔,该重组菌株可以诱发抗CT-B和抗CS3的双重免疫应答,为构建多价腹泻疫苗株奠定了基础。
董自正李淑琴张兆山黄翠芬
关键词:基因重组疫苗
染色体整合系统在多价疫苗构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通过同源重组将编码异源抗原的DNA整合到减毒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染色体上,获得了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的双价活疫苗候选株。该系统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将GisOG缺失突变的DNA片段整合进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候选株SL3261的染色体上,得到His营养缺陷型。然后,用带有CTB抗原基因的完整HisOGDNA片段置换HisOG缺失的DNA片段,获得表达CTB的His回复的SL3261菌株(命名为TT201)。Southern杂交证明,TT201菌株的染色体带有CTB抗原基因。Westernblot分析表明,TT201菌株能表达CTB,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用重组菌株口服免疫接种小鼠,能够激发抗CTB抗体的产生。TT201菌株是一种潜在的双价疫苗候选株。
涂火林李淑琴董自正张兆山
关键词:双价疫苗基因表达
人巨细胞病毒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1994年
本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PCR技术,并用于基础与临床,为HCMV的研究和诊断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与工具。本研究HCMV—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0.1fg)。应用HCMV—PCR探讨了临床上许多新课题:(1)血液中HCMV—DNA的检出与分析。
孟潞英董自正张文炳石成华彭华国陈锦光周宗海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敏感性特异性国际先进水平产前诊断血液
抑瘤素M cDNA的克隆及表达
1996年
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从PMA刺激后的U937细胞系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方法分离到了抑瘤素M的cDNA;将抑瘤素M的cDNA克隆到质粒pUC19中,筛选3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与国外报道序列完全一致;将抑瘤素M的cDNA克隆到质粒pBV220后再转化大肠杆菌DH5α进行模拟表达,SDS-PAGB分析表明有OSM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5%;经过初步纯化的OSM能明显抑制A375细胞的生长。
段海清张兆山董自正曹勇黄翠芬
关键词:抑瘤素M基因表达活性测定
应用斑点ELISA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定居因子抗原被引量:2
1996年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在发展中国家是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菌。据WHO预测,全世界每年因ETEC引起腹泻而致死的5岁以下婴幼儿多达80万。该菌的致病机制是,它能粘附并定居到宿主小肠表皮细胞,繁殖产生耐热肠毒素或不耐热肠毒素,前者主要由定居因子抗原(CFA)负责,
刘纯杰李淑琴董自正张兆山
关键词: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抗血清菌毛抗原不耐热肠毒素流行病学调查
毒素源性大肠杆菌CFA/Ⅰ、CS3重组菌株粘附力、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研究
1995年
采用可逆性肠结扎成兔腹泻(RITARD)动物模型检测了毒素源性大肠杆菌(ETEC)定居因子抗原Ⅰ(CFA/I)和表面抗原3(CS3)重组菌各1株的肠道粘附力,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经肠道及口服接种重组菌株对肠道均有较强的粘附力,与CFAs阴性宿主菌相比P<0.0025。口服免疫家兔时,第4周血清抗体滴度达到高峰,滴度分别为1:9000和1:80000;肠道免疫家兔后血清效价在第2周达到高峰,滴度分别为1:8000和1:60000。在抗体滴度高峰时进行ETEC野生株攻毒,结果显示口服组抗腹泻保护率为66.7%~75%,肠道组为50.1%~71.4%。攻毒后免疫家兔的排菌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张蓓宁张兆山董自正汪江段海清黄翠芬
关键词:免疫原性腹泻
表达CS3菌毛和CT-B抗原双价疫苗候选株的构建
1997年
肠毒素性大扬杆菌(ETEC)是幼儿腹泻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致病菌。理想的ETEC腹泻菌苗应具有抗菌和中和毒素的能力。本研究以Bluescript质粒为载体构建了表达CS3和CT-B的双价重组抗原的克隆株。口服免疫接种Bal b/c小鼠和肌肉注射免疫家兔,该重组菌株可以诱发抗CT-B和抗CS3的双重免疫应答,为构建多价腹泻疫苗株奠定了基础。
董自正张兆山李淑琴黄翠芬
关键词: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基因重组疫苗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儿尿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DNA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方法,探讨了该方法的某些实验条件。用PCR检测24例临床患儿尿标本。证明PCR方法特异、敏感、简便而快速。同科不同属病毒如HSV、EBV等以及人源正常细胞均无假阳性结果:最小检出量可达0.1fg DNA,相当于6个基因拷贝;用水浴箱手控时间即可进行PCR循环,30次循环仅需97min30s;PCR和DNA杂交检测尿标本中HCMV阳性例数分别为20和14例。该结果证明HCMV感染儿童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初步表明儿童肾病综合症与HCMV有关。
孟潞英张文炳彭华国董自正石成华常汝虚刘琦
关键词:HCMVPCRDNA
一种呈现载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呈现载体,它是将人源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菌毛蛋白CS3编码基因突变成或插入至少一个酶切位点,其中优选的是将野生CS3编码基因在包括信号肽在内的第72、73位、第49、50位、101、102位氨基酸残基对应的核...
高荣凯张兆山李淑琴董自正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