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龙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下结直肠神经鞘瘤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旨在探讨内镜下结直肠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3月至2017年03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1例结直肠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特征、治疗、病理、免疫组化和随访情况。结果:4例结直肠神经鞘瘤位于乙状结肠、3例位于直肠、4例位于横结肠。11例神经鞘瘤患者结肠镜下表现为黏膜下肿物或表面发黄的息肉样改变,其中8例黏膜下神经鞘瘤超声内镜下表现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肿物。11例患者均在内镜下完全切除肿物,其中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2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6例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结论:内镜及超声内镜对于诊断结直肠神经鞘瘤有一定的价值,内镜下治疗结直肠神经鞘瘤是安全有效的。
- 周葛雨嘉胡金龙王晟葛楠郭瑾陶刘香王国鑫孙思予
-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从PKA到MPF途径调控卵细胞减数分裂周期的研究进展
- 2011年
- 在大多数物种中,由于未知的体内信号作用,细胞减数分裂周期停滞在分裂前期到中期的过渡阶段。在促黄体激素作用下,Cdc2/cyclinB复合物(即MPF)的Cdc2激酶组分被活化,进而促发胚泡破裂。这种现象的内在机制为高浓度的cAMP及活化的PKA导致Cdc25B及Wee1b磷酸化从而使Cdc25B失活及Wee1b活化,活化的蛋白激酶Wee1b磷酸化Cdc2使MPF失活,从而使减数分裂停滞在分裂前期。在促黄体激素的作用下,最终导致MPF再次活化,减数分裂重新开始。
- 梁可可缪琪王雅利胡金龙
- 关键词:MPFPKACDC25B
- 可升降座椅
- 一种可升降座椅,包括座板组件(1)、升降块组件(2)、立柱组件(3)、衔接组件(4)、底座组件(5),其技术要点是:座板组件(1)包括座板主体(11);升降块组件(2)包括与座板主体(11)铰接的升降块主体(21);立柱...
- 王晟孙思予胡金龙刘文刘香葛楠郭瑾陶王国鑫
- 文献传递
- Wee1蛋白激酶的研究及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Wee1蛋白激酶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一员,其主要通过抑制Cdc2的活性对细胞周期进行调控,进而抑制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本文将对Wee1蛋白酶的作用机制、活性调节等内容进行阐述,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胡金龙刘慧婷梁可可
- 关键词:磷酸化细胞周期调节活性调节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的临床诊治和分析(附16例报告)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我院内镜下治疗的16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9月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治疗的16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8.87岁(38~76岁)。肿物最大径平均值为1.27 cm(0.3~2.6 cm)。结果:16例患者均内镜下完成十二指肠乳头肿物切除,其中6例患者行内镜下胆胰管支架置入术;2例患者单独行胆管支架置入术;1例患者单独行胰管支架置入术。术后定期随访患者12~50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在临床上属于罕见病例,具有癌变倾向,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可通过胃镜取材病理判断肿物性质。对于十二指肠乳头腺瘤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相对外科手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 周葛雨嘉胡金龙郭瑾陶葛楠王晟刘香王国鑫孙思予
- 关键词: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内镜治疗胰管支架胆管支架
- 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11例临床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判断胰腺假性动脉瘤适合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1例胰腺假性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治疗方式及临床效果。结果胰腺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方式为经内镜超声诊断2例,经腹部增强CT诊断8例,经介入造影诊断1例。10例患者接受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9例治疗成功,随访28 d时,1例患者再次出血,经二次栓塞治疗成功止血;1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治疗。结论腹部增强CT及动脉造影是诊断胰腺假性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内镜超声也可用于诊断。手术治疗是胰腺假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式,介入栓塞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胰腺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为进一步明确胰腺假性动脉瘤的诊疗方案,仍需大样本的临床观察。
- 胡金龙葛楠王晟郭瑾陶刘香王国鑫孙思予
- 关键词:胰腺炎胃肠出血腔内超声检查
- 十二指肠错构瘤息肉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十二指肠布氏腺错构瘤又称十二指肠腺瘤,或者布伦纳瘤(Brunneroma),是临床上罕见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由于十二指肠错构瘤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临床上关于其相关报道很少,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国内有相关文章报道[1],由于临床对其病认识不深,甚至出现将小肠错构瘤息肉误诊为缺铁性贫血。本文将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诊治的2例十二指肠错构瘤的患者,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 周葛雨嘉胡金龙郭瑾陶葛楠王晟刘香王国鑫孙思予
- 关键词:十二指肠良性肿瘤BRUNNER腺超声内镜内镜治疗
-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胰腺属于腹膜后位器官,传统影像学方法诊断胰腺疾病的准确度不高,恶性肿瘤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失去手术机会。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对于胰腺占位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现已广泛应用于胰腺疾病的诊断,一些新兴的超声内镜下影像技术(如弹性成像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也逐渐成为重要的诊断工具。超声内镜引导下引流是胰腺内引流治疗的首选方式,超声内镜引导下射频消融和腹腔神经丛阻滞等技术作为新型的治疗手段,在胰腺癌新辅助和姑息治疗中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内镜超声的发展和普及将为胰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途径。
- 周葛雨嘉孙思予胡金龙郭瑾陶
- 关键词:胰腺疾病内镜超声
- 国产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非劣性试验
- 2024年
- 目的探究国产上消化道超声内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心1)和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心2)的160例需要进行超声内镜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使用中国开立EG-UC5T超声内镜,对照组使用日本富士EG-580UT超声内镜。有效性主要评价指标为超声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采用非劣性验证;次要评价指标为内镜图像质量优良率、操作性能优良率和系统稳定性评价。安全性评价指标为患者术中、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意向治疗分析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超声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100.0%(78/78)和100.0%(77/77),率差为0.0%(95%CI:-4.7%~4.8%);在符合方案分析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超声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100.0%(78/78)和100.0%(75/75),率差为0.0%(95%CI:-4.7%~4.9%),两个数据集的超声图像质量优良率置信区间下限均大于非劣效界值-8%,可推断试验机非劣于对照机的非劣效假设成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内镜图像质量优良率和操作性能优良率在意向治疗和符合方案分析中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系统不稳定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为0.0%(0/78),对照组为3.9%(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国产上消化道超声内镜在正常条件使用下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均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 葛楠杨鑫杨鑫胡金龙张凯郭瑾陶胡金龙王国鑫王晟孙思予
- 关键词:超声内镜
- 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胃、十二指肠、胰腺及胆道等部位良恶性疾病均可引起胃流出道梗阻,导致患者恶心、呕吐和食物摄取不良,生活质量下降。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在是解决胃流出道梗阻的传统方法,但其创伤大,恢复慢。内镜下可放置金属支架对胃流出道梗阻进行微创治疗。
- 胡金龙孙思予葛楠王晟刘香郭瑾陶王国鑫杨扬
- 关键词:内镜超声引导胃肠吻合良恶性疾病腹腔镜手术十二指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