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易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噬菌体TM4复苏结核休眠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索噬菌体TM4对结核休眠菌复苏的作用。方法采用密闭培养对数生长期结核菌构建休眠菌模型;采用药敏检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作为模型检测方法;采用菌落计数和电镜观察作为复苏的检测指标。结果密闭培养180 d休眠菌模型构建成功;培养3 d复苏促进因子(Rpf)E组管底菌量多于空白组和TM4组,培养8 d噬菌体TM4组管底菌量多于空白组,后续观察见TM4组和Rpf E组管底菌量均较前有所增加。混合液培养第1日时,空白组、TM4组和Rpf E组的菌落计数均为0;培养第6日时,菌落计数分别是0、0.7×102和2×104CFU/mL;培养第14日时,菌落计数分别是3.4×10、1.68×107和2.1×109CFU/mL。培养第17日时,电镜观察发现混合物TM4组有大量薄壁结核菌、部分厚壁结核休眠菌和结核菌细胞碎片,Rpf E组满视野薄壁的结核菌,空白组含大量厚壁的结核休眠菌和少数薄壁结核菌。结论噬菌体TM4能够复苏结核休眠菌。
- 甘易玲郭述良
- 关键词:结核病
- 分枝杆菌噬菌体Chy3对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生长及功能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滴度的分枝杆菌噬菌体Chy3对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生长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滴度噬菌体Chy3作用于人气道上皮细胞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分泌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上皮细胞黏蛋白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滴度噬菌体Chy3作用于人气道上皮细胞一段时候后,细胞的生长形态、存活率、凋亡率、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及黏蛋白MUC5AC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枝杆菌噬菌体Chy3无论高低滴度对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生长和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有较好的安全性。
- 熊欣甘易玲徐莉江莉莎张莉郭述良
- 关键词:分枝杆菌噬菌体人气道上皮细胞MUC5AC
- 潜伏结核菌感染诊疗进展及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前全球结核病疫情严峻,约1/3的人口存在潜伏结核菌感染。传统诊疗方法对潜伏结核菌感染效果不理想。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一直是临床诊断潜伏结核菌感染的唯一方法,而国内外研究发现7干扰素释放试验不仅能够诊断潜伏结核菌感染,尤其在诊断特殊人群的潜伏结核菌感染时更有优势。临床一直是以抗结核治疗6~9个月来彻底杀灭结核菌,但时间长。而短时间集中促使结核休眠菌复苏再给予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短,能够规范用药,因此这将成为未来治疗潜伏结核菌感染的主要方法。
- 甘易玲郭述良
- 噬菌体TM4诱导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复苏作用的初步探索
- 目的明确噬菌体TM4对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的复苏作用。方法采用密闭培养对数生长期结核分枝杆菌1 35天构建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模型;采用药敏检测、接种培养和电镜观察作为模型检测方法;采用菌落计数和电镜观察作为复苏的检测指标。...
- 甘易玲郭述良
- 分枝杆菌噬菌体DNAⅢ的遗传学信息及抗结核潜力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分枝杆菌噬菌体DNAⅢ的遗传学信息,初步探索其在抗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试剂盒提取噬菌体DNA,鸟枪法测序,Phred/Phrad/Consed软件包组装、拼接重叠群,PCR扩增连接重叠群缺口。通过DNAStar软件包中的EditSeq软件、Glimmer 3.0基因预测软件、共线性分析及构建DNAⅢ的系统发育树等对DNAⅢ基因组的遗传学信息进行分析。检测DNAⅢ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并行体外抗结核菌实验。结果 DNAⅢ基因组是含39 520 bp的线性双链DNA,G+C含量是66.83%,不含tRNA和串联重复序列;DNAⅢ有60个基因,gene 32编码整合酶,但未发现编码阻遏蛋白的基因;DNAⅢ与Angel和BPs核苷酸序列相似度高,且具有清晰的共线性;与DNAⅢ关系最近的是Liefie。DNAⅢ对温度、乙醇及酸碱度均敏感;抗结核菌实验第1、2、3天的DNAⅢ组结核菌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Ⅲ是一株能有效杀灭结核菌的G簇烈性分枝杆菌噬菌体。
- 甘易玲刘平邬亭亭郭述良
- 关键词:基因组结核菌
- 结核休眠菌的治疗及控制策略被引量:1
- 2014年
- 目前全球结核病疫情严峻,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存在潜伏结核菌感染。目前主要采用长疗程化疗来彻底清除结核病患者体内的结核菌,但机体仍可能有少量休眠菌潜伏下来,成为以后结核病复发的根源。所以控制潜伏感染的休眠菌至关重要。根据休眠菌在体内的生长周期,将控制休眠菌的方法分为药物直接杀灭潜伏期的结核菌、疫苗阻止休眠菌复苏和制剂或药物主动复苏休眠菌后再予以杀灭,其中主动复苏休眠菌后再予以杀灭时间短,易控制,将是未来控制潜伏感染的主要方法。
- 甘易玲郭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