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莉花

作品数:96 被引量:487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9篇荞麦
  • 26篇苦荞
  • 19篇性状
  • 13篇农艺
  • 13篇农艺性
  • 13篇农艺性状
  • 9篇作物
  • 9篇病原
  • 7篇种质
  • 7篇种质资源
  • 7篇抗性
  • 7篇枯病
  • 6篇燕麦
  • 6篇生物学
  • 6篇魔芋
  • 6篇基因
  • 5篇杂草
  • 5篇主成分
  • 5篇主成分分析
  • 5篇聚类分析

机构

  • 96篇云南省农业科...
  • 9篇山西中医药大...
  • 5篇白城市农业科...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筑波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玉溪市农业科...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云南省农业生...
  • 1篇临夏州农业科...
  • 1篇昭通市农业科...

作者

  • 96篇王莉花
  • 71篇卢文洁
  • 67篇王艳青
  • 59篇尹桂芳
  • 57篇孙道旺
  • 43篇李春花
  • 18篇隆文杰
  • 14篇何成兴
  • 7篇叶昌荣
  • 6篇陈佳
  • 5篇雷涌涛
  • 5篇任长忠
  • 4篇肖卿
  • 4篇周洪友
  • 4篇徐福荣
  • 4篇王玲
  • 4篇张晓云
  • 3篇刘继梅
  • 3篇张笑宇
  • 3篇陈蕤坤

传媒

  • 11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作物杂志
  • 6篇植物遗传资源...
  • 5篇杂草学报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草业科学
  • 2篇云南农业科技
  • 2篇中草药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8篇2024
  • 4篇2023
  • 11篇2022
  • 5篇2021
  • 11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象甲科——新记录种(鞘翅目:象甲科)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记述象甲科中国1新记录种:西伯利亚龟象Rhinoncus sibiricus
东保柱伊卫东周洪友王莉花张笑宇孟焕文
关键词:鞘翅目象甲科新记录种
荞麦新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旨在筛选出最适合云南种植推广的新品种荞麦。对来自云南省内外14份苦荞、8份甜荞新品种(系)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平均单产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苦荞的平均单产和单株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分别是31.13%和26.38%,甜荞的单株粒数遗传变异系数最大是26.06%。应用主成分分析将8个苦荞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为91.52%,甜荞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为92.92%。采用聚类分析,将14份供试苦荞在遗传距离57.49时,聚为3类,将8份甜荞在遗传距离39.46时聚为3类。基于性状表现,筛选到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无倒伏、产量高,较适合云南推广种植的新品种(系),‘晋苦荞6号’、‘云荞1号’、‘六苦3号’、‘荞杂-2’、‘定甜荞2号’、‘本地大粒’。
尹桂芳王艳青李春花孙道旺卢文洁王莉花
关键词:荞麦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利用SSR标记构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被引量:16
2019年
苦荞是粮药兼备的重要作物,云南是苦荞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中心,其种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很丰富。本研究为了将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的优良基因快速用于中国苦荞品种改良,利用SSR分子标记对48份云南苦荞种质资源进行分子身份证构建。结果表明,从分别在苦荞染色体上的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5对多态性引物,并用扩增48份云南苦荞种质资源,检测到16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在2~5之间,平均为2.48个。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101~0.693,平均值为0.508。引物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为0.041~0.500,平均为0.340。在多样性研究基础上,根据引物的等位基因数确定15对引物(Fes1326, BM06, BM28, BM38, BM43, BM53, BM55, BM56, BM62, BM66,BM68, BM69, BM71, BM74和BM76)组合,并用于构建48份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可有效区分各品种。本研究结果为云南苦荞种植资源鉴定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李春花陈蕤坤王艳青尹桂芳卢文洁孙道旺吴斌王莉花
关键词:苦荞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10个藜麦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筛选适宜昆明地区种植的藜麦新品系,为昆明及周边地区发展藜麦生产提供优良品种。【方法】以本课题组前期试验筛选出的10个藜麦新品系为试验材料,2017年在昆明安宁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利用方差分析、简单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对参试藜麦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0个参试藜麦新品系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产量排序为QA008>QA067>QA020>QA016>QA014>QA046>QA082>QA087>QA098>QA037,其中前6个新品系的产量高于平均产量(958.33 kg/ha)。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藜麦产量极显著相关的性状依次为倒折率、株高、茎粗、单株粒重、主茎分枝数和主花序长。10个藜麦新品系按平均隶属函数值排序为QA008>QA067>QA014>QA046>QA087>QA020>QA016>QA082>QA098>QA037;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1.5时将10个藜麦新品系划分为四大类,其中第Ⅲ类(QA008)综合表现最好,第Ⅱ类(QA014和QA067)综合表现较好,第Ⅰ类(QA016、QA020、QA046、QA082、QA087和QA098)综合表现居中,第Ⅳ类(QA037)综合表现最差。【结论】10个参试藜麦新品系中,QA008、QA014和QA067的综合表现优良,适宜在昆明地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王艳青卢文洁李春花尹桂芳孙道旺王莉花
关键词:新品系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云南省燕麦白粉病病原鉴定及致病力测定被引量:5
2017年
为明确云南省燕麦白粉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并测定了该病原菌对21个燕麦品种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燕麦白粉病病原菌孢子梗不分支、无色、基部呈球形膨大,顶端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呈长卵圆形、单胞,大小为18.84~29.12μm×6.53~10.71μm,初步鉴定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avenae的同源性为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最终将云南燕麦白粉病菌鉴定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白粉病菌专化型。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21个供试燕麦品种发病株率为100.00%,病情指数为91.73~100.00,发病初期平均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4.56%和1.75,35 d后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长了85.44%和95.74%,表明云南省燕麦白粉病菌的致病力强。
孙道旺尹桂芳卢文洁李春花王艳青王莉花
关键词:燕麦白粉病致病力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通过调查荞麦田杂草,研究不同密度(B1:95万株/hm^2,B2:145万株/hm^2,B3:195万株/hm^2)和行距(A1:20 cm,A2:30 cm,A3:40 cm,A4:50 cm)对荞麦田杂草抑制情况和荞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密度中随着行距的增大,杂草数和鲜质量增加,而在同一行距中随着密度的增加,杂草数和鲜质量多数表现为减少;荞麦产量在种植密度B2和行距A3时达到较高,为2 596. 7 kg/hm^2;在B2和B3同一种植密度下,行距A4的产量与行距A3没有显著差异,但后者抑制杂草效果更为显著。表明,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行距有利于控制田间杂草的生长,促进荞麦高产稳产。
李春花孙道旺何成兴王艳青卢文洁尹桂芳肖卿王莉花
关键词:荞麦种植密度行距杂草
一种金荞麦黑粉菌休眠孢子的诱导萌发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诱导萌发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荞麦黑粉菌休眠孢子的诱导萌发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作物病害休眠孢子高效诱导萌发技术领域。所述诱导萌发培养基包含金荞麦茎叶水和PSA培养基,本发明针对金荞麦黑粉菌休眠孢子萌发困难的技术瓶颈,充分...
孙道旺王莉花尹桂芳卢文洁隆文杰李程鹏
云南荞麦轮纹病的发生及病原菌鉴定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确定云南荞麦轮纹病的病原菌的种类,对云南荞麦种植基地的荞麦轮纹病的发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集发病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荞麦轮纹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并通过显微镜及分子鉴定方法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褐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短棒状。利用真菌通用引物对病原菌r DNA ITS区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10菌株的序列与Phoma herbarum的序列同源性均为99%。根据形态学和r DNA ITS区序列分析,将云南荞麦轮纹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
卢文洁孙道旺何成兴李春花王艳青尹桂芳王莉花
关键词:荞麦轮纹病病原菌
苦荞种皮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标记的开发被引量:9
2020年
为开发苦荞新的SSR标记,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对苦荞种皮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SSR位点信息搜索,利用Primer 3设计引物并随机选择53对引物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苦荞种皮转录组数据库中共搜索到9 094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重复类型占优势,占总SSR的63.99%、19.35%、15.49%;共发现70种重复基元,其中A/T、AT/AT、AAG/CTT基元是优势基元。设计合成的53对引物中,41对引物(77.36%)获得有效扩增,21对引物具有多态性。本研究从转录组序列中大规模开发的SSR分子标记将有助于苦荞遗传多样性与分子育种研究。
贺润丽尹桂芳李春花王莉花马颖榆王梦莹阎仕豪
关键词:苦荞转录组SSR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RILs群体果壳率相关性状的变异分析和QTL定位
2024年
为选育薄果壳大粒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品种和挖掘果壳率相关性状候选基因,本研究以‘小米荞’(米荞型)和‘晋荞麦2号’(非米荞型)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为供试材料,分析了两个生长季节苦荞RILs群体的果壳率、百粒重、百粒果仁重和百粒果壳重等4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和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结果显示,非米荞型亲本和非米荞型株系的4个果壳率相关性状均值均高于米荞型亲本和米荞型株系的。米荞型和非米荞型株系的4个果壳率相关性状变异系数分别在9.01%~15.66%和8.21%~14.04%。果壳率与百粒重、百粒果仁重和百粒果壳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到米荞型株系R160、R198、R199和R46,以及非米荞型株系R102、R120、R125、R142、R157和R178在两个生长季节均表现低果壳率和高百粒重的特点,可作为薄壳大粒苦荞品种选育的候选材料。两个生长季节共检测出17个QTL,其中百粒重、百粒果仁重、百粒果壳重和果壳率的QTL数目分别为5个、4个、5个和3个,单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3.76%~48.65%。QTL簇qC1.2含果壳率、百粒重、百粒果仁重和百粒果壳重稳定主效QTL各1个,与已经报道的控制果壳类型和粒重的主效QTL重叠。研究结果可为苦荞果壳率相关性状的分子改良、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提供理论依据。
薛贤滨黎瑞源任蓉蓉贾琼陈峥峰陈庆富王莉花石桃雄
关键词:苦荞QTL定位候选基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