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本琪
作品数:
4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陈红武
江苏省人民医院
陈明龙
江苏省人民医院
杨兵
江苏省人民医院
王静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曹克将
江苏省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心肌
3篇
心肌病
3篇
心律
3篇
心律失常
3篇
心室
3篇
右心
3篇
右心室
3篇
右心室心肌
3篇
右心室心肌病
3篇
肌病
2篇
心律失常性
2篇
致心律失常
2篇
致心律失常性
2篇
致心律失常性...
2篇
基因
1篇
蛋白
1篇
电生理
1篇
凋亡
1篇
心律失常型
1篇
阵发
机构
4篇
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4篇
杨兵
4篇
陈明龙
4篇
王本琪
4篇
陈红武
3篇
周秀娟
3篇
居维竹
3篇
丰尚鹏
3篇
曹克将
3篇
张凤祥
3篇
王静
2篇
李丹丹
2篇
宋华连
2篇
王薇
2篇
郦明芳
1篇
林亚洲
1篇
周本军
1篇
杨刚
1篇
丁祥伟
传媒
3篇
中华心律失常...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3
1篇
2012
1篇
2011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37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PKP2基因检测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单中心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PKP2突变发生率。方法对50例考虑诊断为ARVC的患者采用2010年新诊断标准进行重新评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KP2基因各外显子片段并测序,结果与20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对分析。结果37例被确诊ARVC,9例为临界诊断,另4例为疑似诊断。确诊患者中有10例(27%)携带7个新突变和3个已报道突变,包括7个无义突变和3个错义突变,临界诊断及疑似诊断患者均未检测出PKP2基因突变。携带PKP2突变的患者与未携带突变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ARVC患者PKP2基因突变发生率与欧美国家相似,但突变谱存在差异。
王本琪
周秀娟
杨兵
王静
王薇
丰尚鹏
李丹丹
宋华连
陈红武
陈明龙
曹克将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基因突变
环肺静脉隔离及窦律下基质改良术治疗非阵发性房颤--非阵发性房颤的电生理个体化消融策略
目的 非阵发性(持续性和长程持续性)房颤广泛消融策略带来的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部分抵消了消融的绝对成功率.本研究探讨在实现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三尖瓣峡部(CTI)阻滞和电复律后,针对左心房低电压区(LVZ)和富含...
蔚有权
杨兵
林亚洲
杨刚
王本琪
张凤祥
居维竹
陈红武
郦明芳
陈明龙
桥粒芯糖蛋白基因沉默对HL-1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桥粒芯糖蛋白(DSG2)基因沉默对HL-1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凋亡以及纤维化、脂肪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DSG2基因编码区的干扰序列,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并转染HL-1细胞。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检测DSG2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筛选出沉默效率最佳的细胞株。观察其超微结构、细胞凋亡和纤维化与脂肪化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了4种ShDSG2重组质粒,转染HL-1细胞并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筛选出对DSG2基因mRNA水平(71.67%对0,P〈0.01)和蛋白水平表达(51.72%对0,P〈0.01)的抑制效率最显著的ShDSG2—273组。电镜扫描显示后者细胞空泡样变性、线粒体肿胀和嵴消失,流式细胞仪检查提示细胞凋亡显苫增加,RT-PCR示纤维化相关基因(Collal、Colla2、C013a1)与脂肪化相关基因(Adiponectin、PPAR-γ和C/EBP-α)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结论成功建立能有效抑制DSG2表达的HL-1细胞株,表现出符合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的表型特征,提示其可作为深入研究ARVC致病机制的工具细胞。
丰尚鹏
杨兵
陈明龙
周秀娟
王静
王本琪
王薇
李丹丹
宋华连
周本军
陈红武
张凤祥
居维竹
郦明芳
曹克将
关键词:
桥粒芯糖蛋白
RNA干扰
细胞凋亡
碎裂QRS波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评价碎裂QRS波(fQRs波)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3例符合ARVC诊断标准的患者,男性33例,平均年龄(40.4±13.9)岁。采集临床资料,记录静息状态下标准12导联心电图,描述fQRs波的心电图特征,判断是否存在fQRs波、epsilon波和右胸前导联T波倒置(TWI)并比较其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fQRs波以下壁导联(44.3%)和右胸前导联(24.2%)最为多见。QRS波中,fQRs波见于R波者多于S波者(58.4%对32.9%,Z=4.30,P〈0.01)。共31例患者判断为fQRS波阳性,2~9(4.6±1.7)个/例。fQRs波阳性率较epsilon波(73.8%VS30.2%,Z=3.67,P〈0.01)和TWI(73.8%对41.9%,Z=2.61,P〈0.01)显著增高。结论fQRs波阳性是ARVC患者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常见于下壁和右胸前导联,可作为提示诊断的无创心电指标。
周秀娟
杨兵
王静
陈明龙
张凤祥
居维竹
陈红武
王本琪
丰尚鹏
丁祥伟
曹克将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碎裂QRS波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