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练
- 作品数:26 被引量:20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接受甲状旁腺全切术的血液透析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1周、1月、3月、6月)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PTH)、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期未发现复发病例。术后50例患者各项相关指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失眠、皮肤瘙痒、肌无力、骨痛等症状的患者比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全切术能安全、有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SHPT,能迅速降低SHPT患者PTH,改善钙磷代谢紊乱,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 施丹丽樊强王守练卞邦建王和贤
- 关键词: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RNA干扰抑制KATO-Ⅲ CD133阳性胃癌细胞CD133基因表达及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探讨CD133基因表达被抑制后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克隆球形成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磁珠分选KATO-Ⅲ胃癌细胞中的CD133阳性细胞,将合成的CD133小干扰核糖核酸分子(siRNA)转染至KATO-ⅢCD133阳性胃癌细胞内,使用荧光标记的siRNA (FAM-siRNA)检测转染效率,通过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CD133基因表达的沉默效果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E-cadherin、Snail和N-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采用CCK-8、Transwell侵袭实验、单克隆球形成实验和CCK- 8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克隆球形成能力及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结果 转染24 h后,转染效率可达到(87.7±8.1)%.干扰组CD13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转染24、48和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均得到显著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72 h,干扰组细胞的增殖活性较阴性对照组降低了(52.1±8.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的细胞侵袭数减少[(41.7±6.0)比 (130.3±11.0),P<0.05],克隆球形成率降低[(24.3±4.3)%比(45.1±6.4)%,P<0.01],Snail和N- 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1),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增高(P<0.01).干扰组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显著增强,5-FU对干扰组细胞的抑制率为(62.4±3.3)%,较阴性对照组的(21.5±2.2)%增加(P<0.01).结论 CD133基因在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克隆球形成和化疗抵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胃癌干细胞新型标志物,有望成为胃癌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 王守练俞继卫蔡成陆瑞祺吴巨钢倪晓春姜波健
- 关键词:胃肿瘤干细胞RNAICD133
- X射线损伤交叉互补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X射线损伤交叉互补蛋白1(XRCC1)基因多态性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确诊的女性原发性TNBC患者,选取XRCC1基因Arg280His、Arg399Gln及Arg194Trp对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成生存组及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XRCC1基因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共入选130例患者,年龄(50.4 ± 6.3)岁,随访时间(45 ± 13)个月,其中死亡组患者62例,生存组68例。死亡组较生存组患者年龄更大[(52.6 ± 6.7)岁比(48.3 ± 5.2)岁,P < 0.01],淋巴结转移比例更高[88.7%(55/62)比73.5%(50/68),P=0.028]。XRCC1基因Arg399Gln基因型频率在生存组及死亡组分布为:GG:61.8%比38.7%;GA:32.4%比41.5%;AA:5.9%比19.4%,P=0.011,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比较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在死亡组中明显高于生存组(40.4%比22.0%,P < 0.01)。Arg399Gln多态性A等位基因的加性模型时,每增加一个A等位基因拷贝,风险是增加前的1.443倍(95% CI 1.174~ 1.793,Bonferroni校正后P值< 0.01)。校正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后,A等位基因仍然显著增高患者死亡风险(OR=1.533,95% CI 1.254~1.903,Bonferroni校正后P < 0.01)。结论XRCC1基因Arg399Gln多态性与TNBC患者预后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预后差。
- 施丹丽卞邦健樊强王守练王和贤
-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多态性预后
- 一种肛管直肠止血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肛管直肠止血装置,包括肛门镜和与肛门镜配合使用的内芯,所述内芯包括棒状的且轴线位置设有贯穿孔的用于止血的止血棒和设置在止血棒的贯穿孔内的引流管,所述止血棒的外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肛门镜的内直径最小处的内直...
- 王守练俞继卫郑林海倪晓春王海波潘春鹏
- 文献传递
- 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均居于首位,其早期诊断率低,患者预后差。CD133分子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同时,CD133阳性表达可能还与胃癌新生血管形成、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具有相关性。本文旨在通过对CD133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进一步认识,以期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带来新的研究方向。
- 王守练陆瑞琪姜波健
- 关键词:CD133血管生成胃癌
- 轻量型和中量型补片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 目的:比较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轻量型补片和中量型补片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科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共145例(152 侧),随访率91.19%....
- 俞继卫杨帆吴巨钢王守练姜波健
- 关键词:腹股沟
- 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和SGC7901-CD133细胞株的构建
- 2014年
- 目的构建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CD133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株。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CD133基因全长序列,将序列插入pGMLV—PB1—1载体,构建pGMLV-PBI-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随后转入293T细胞中对慢病毒进行包装,用获得的慢病毒毒液感染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稳定过表达CD133的SGC7901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的转染效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了SGC7901、pGMLV—PB1-1-SGC7901和pGMLV—PB1—1-CD133-SGC79013种细胞中CD133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测序分析,我们成功构建了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Westernblot结果显示,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成功转染293T工具细胞,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有较好的过表达效果。pGMLV—PB1-1-SGC7901和pGMLV—PB1—1-CD133-SGC7901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发出绿色荧光,并且转染效率高。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转染pGMLV—PB1—1-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组的细胞,CD133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两个水平均显著提高(1.160±0.051、0.835±0.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构建CD133慢病毒表达载体和SGC7901-CD133细胞株。
- 朱优龙姜波健王守练吴巨钢俞继卫
- 关键词:胃腺癌CD133慢病毒载体
- 胃癌细胞表面标志CD44表达生物学意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总结CD44分子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CD44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CD44、胃癌和肿瘤干细胞"等为关键词,检索2003-01-2012-07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45篇文献,其中英文41篇,中文4篇。文献纳入标准:1)CD44分子的生物学特性;2)CD44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3)CD44与胃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3篇。结果:CD44+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克隆球形成及体内成瘤等肿瘤干细胞/肿瘤起始细胞特性。CD44分子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越高,癌肿浸润越深,转移概率越大,患者预后越差,并与胃癌的组织类型具有相关性。结论:CD44能够介导胃癌的发生,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阳性表达影响患者预后,可能会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 王守练姜波健
- 关键词:CD44胃肿瘤肿瘤干细胞
- 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分析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首先将SGC7901和KATO-Ⅲ胃癌细胞分别与BM-MSCs共培养,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侵袭能力变化;其次从KATO-Ⅲ胃癌细胞中分选出CD133+和CD133-细胞,并分别与BM-MSCs共培养,比较其侵袭能力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共培养后胃癌细胞p-AKT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CD133表达间的关系;通过对SGC7901过表达CD133,进一步验证CD133在BM-MSCs影响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SGC7901和KATO-Ⅲ细胞与BM-MSCs共培养后,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与BM-MSCs共培养的KATO-ⅢCD133+细胞侵袭能力增加的趋势较共培养的CD133-细胞更加明显[(259.0±24.0)个比(58.0±5.6)个,P <0.001];CD133+细胞共培养后,p-AKT和Snail、N-cadherin的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03 、0.003、0.002),E-cadherin的表达则低于单独培养组(P=0.021);CD133-细胞共培养后,E-cadherin的表达低于单独培养组(P =0.005),而p-AKT和Snail、N-cadherin的表达与单独培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44、0.277、0.275);SGC7901过表达CD133后与BM-MSCs共培养,其侵袭能力增加的趋势较共培养的空白载体对照组更加显著[(239.3±24.0)个比(103.3±15.5)个,P<0.001],CD133过表达组细胞与BM-MSCs共培养后,p-AKT和Snail,N-cadherin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单独培养组(P值均为0.01),E-cadherin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03);空白载体对照组细胞与BM-MSCs共培养后,Snail和N-cadherin的表达也显著增高(P =0.007,0.004),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P =0.018),而p-AKT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193).结论 BM-MSCs通过促进胃癌细胞的EMT进而增强其侵袭转移能力,CD133在该过程中可能是通过PI3 K/AKT信号通路参与对胃癌�
- 王守练俞继卫姬诺倪晓春吴巨钢郑林海姜波健
- 关键词:胃肿瘤CD133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度和Ⅳ度痔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的分析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Ⅲ、Ⅳ痔疮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外科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手术的Ⅲ、Ⅳ痔疮患者,运用£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日常工作时间等围手术期相关变量的差异,术后的疼痛程度和出血、尿潴留、急便感、大便失禁、肛门狭窄及直肠阴道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则通过t检验或,检验进行比较,运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恢复日常工作时间均显著高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组(P=0.021,P=0.003,P=0.001,P〈0.001);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在术后第一次排便和术后24h、72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组(均P〈0.001);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术后1个月内存在急便感的患者比例(18.6%)明显高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组(6.6%)(P=0.036);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尿潴留的发病率及复发率、患者满意度评价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术后急便感的发病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手术,且其长期疗效可达到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相当的水平。
- 王守练郑林海倪晓春吴巨钢朱登峰姜波健俞继卫
- 关键词: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