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锋

作品数:596 被引量:2,745H指数:2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5篇期刊文章
  • 125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3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6篇基因
  • 160篇突变
  • 122篇血友病
  • 113篇凝血
  • 82篇基因突变
  • 79篇血栓
  • 71篇分子
  • 68篇蛋白
  • 54篇家系
  • 52篇缺陷症
  • 48篇血管
  • 47篇血友病A
  • 45篇抗凝
  • 43篇遗传性
  • 43篇细胞
  • 42篇基因诊断
  • 42篇发病
  • 36篇凝血因子
  • 35篇凝血酶
  • 35篇纤溶

机构

  • 55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0篇上海血液学研...
  • 3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6篇上海第二医科...
  • 1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0篇吉林大学第一...
  • 9篇复旦大学
  • 8篇温州医学院附...
  • 7篇中国科学院上...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天昊生物医药...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上海市血液中...
  • 5篇吉林大学第二...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金华职业技术...
  • 4篇浙江省血液中...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593篇王学锋
  • 353篇王鸿利
  • 228篇丁秋兰
  • 138篇戴菁
  • 95篇王振义
  • 74篇傅启华
  • 69篇陆晔玲
  • 68篇武文漫
  • 58篇许冠群
  • 58篇璩斌
  • 54篇王文斌
  • 52篇胡翊群
  • 50篇奚晓东
  • 48篇蔡晓红
  • 44篇周荣富
  • 41篇方怡
  • 39篇张利伟
  • 29篇谢爽
  • 28篇储海燕
  • 25篇金佩佩

传媒

  • 80篇中华血液学杂...
  • 68篇诊断学理论与...
  • 43篇中华检验医学...
  • 25篇中国输血杂志
  • 24篇血栓与止血学
  • 17篇中国实验诊断...
  • 14篇检验医学
  • 13篇上海医学检验...
  • 12篇上海医学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8篇临床血液学杂...
  • 8篇中国实验血液...
  • 8篇第六次全国中...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第11次中国...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临床检验杂志
  • 5篇临床输血与检...

年份

  • 11篇2024
  • 9篇2023
  • 12篇2022
  • 12篇2021
  • 14篇2020
  • 11篇2019
  • 12篇2018
  • 30篇2017
  • 15篇2016
  • 16篇2015
  • 14篇2014
  • 10篇2013
  • 31篇2012
  • 23篇2011
  • 28篇2010
  • 20篇2009
  • 37篇2008
  • 32篇2007
  • 28篇2006
  • 26篇2005
5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纤维蛋白原α链剪切位点突变导致的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正>目的:对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诊断。方法:采集1例平素无出血倾向,术前常规检查发现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的女性患者的外周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疑血酶
陈华云杨芳许冠群金佩佩戴菁丁秋兰王学锋王鸿利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基因突变
文献传递
三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家系临床特性和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三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整合素αⅡbβ3临床特性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经BPC、血涂片、出血时间(BT)、凝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聚集试验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实验检测;用PCR法对先证者αⅡbβ3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排除基因多态性,103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三个家系的先证者BPC正常,血小板不聚集,BT延长,凝血常规指标检查正常,对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家系1和家系3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Ⅱbβ3的含量极度降低,家系2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Ⅱb阳性血小板为63%,β3阳性血小板为76%。家系1先证者αⅡb基因存在G10A纯合突变,β3基因存在G1412T纯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β3基因存在G1199A和1525delC复合杂合突变。家系3先证者在αⅡbβ3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G10A和G1412T复合纯合突变是导致家系1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G1199A和1525delC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2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G10A、G1412T和1525delC为国际首次报道的突变。
金佩佩沈卫章杨芳丁秋兰王学锋奚晓东王鸿利
关键词:血小板无力症基因突变出血
P选择素在肾病综合征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及犬血栓模型磁共振分子成像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P选择素在肾病综合征(NS)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作用,探讨P选择素靶向对比剂及分子磁共振成像(MRI)在DVT犬模型早期诊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选择我院2005年至2006年间住院NS患者41例,根据核素深静脉造影检查有无伴发DVT,再分为DVT组和无DVT组,检测患者血中P选择素含量。(2)选择健康成年毕格犬,建立DVT模型,并按造模即刻、1h、3h采血并取静脉损伤节段,行血管组织和血中P选择素含量检测。(3)利用研制的抗P选择素单抗,制成P选择素靶向对比剂,结合体外犬静脉损伤节段血管MRI,进行犬活体内观察。结果(1)NS患者血P选择素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增高(P〈O.01),DVT组又较无伴DVT组明显增高(P〈0.01)。(2)模型犬血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犬显著增高(P〈0.05),且于受损血管内膜及血栓形成部位明显表达。(3)制备的MRI对比剂,体外可明显增强犬离体受损血管与血栓部位显像信号。体内于犬静脉损伤局部注射对比剂30min,MRI即显示高于周围肌肉显影的血管信号;1h可见附壁血栓增强信号;至3h随血栓形成增大而持续强化,实验组对比度噪声比(CN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1±2.32比2.71±O.86,P〈0.01),且显示了与P选择素表达一致的信号强化效果。另从犬损伤部位远心端注射对比剂30rain至1h,也显示了上述成像效果;2h至4h血栓信号由明显上升渐见趋缓,延迟24h信号强度减弱,实验组CNR值与对照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0.40±2.15比1.93±0.57,P〈0.01)。此外,该对比剂对实验犬的生命体征及心、肺、肝、肾等脏器均无明显影响。结论P选择素参与NS合并DVT。利用P选择素单抗MRI对比剂,可在活体内早期定位显像及反映血栓形成状态,为DVT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周同李晓赵亚鹏金佩佩王学锋钟高仁汪登斌张明钧陈楠王鸿利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静脉血栓形成磁共振成像P选择素
凝血因子Ⅷ和Ⅸ实验室检测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了解国内实验室凝血因子Ⅷ、Ⅸ检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实施凝血因子Ⅷ、Ⅸ检测规范化及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性研究.对76家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54家实验室进行质控物活性检测调查研究.对调查问卷的回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将质控物的检测结果按照检测试剂分为3组后进行分级评价.结果 72%(52/72)的实验室检测标本量少于30份/月.各实验室的定标频率不同,33%(24/72)的实验室未在每批样本检测前进行定标.39%(28/72)的实验室未开展室内质控,21% (15/72)的实验室仅检测正常浓度水平质控物,个别实验室室内质控累积变异系数(CV)较大,超过30%.正常浓度水平质控物FⅧ、FⅨ检测结果的CV范围分别为11.3% ~18.2%及11.3% ~ 17.9%;异常浓度水平质控物FⅧ、FⅨ检测结果的CV范围分别为15.3% ~20.3%及19.5% ~21%.按照检测试剂分为3组,3组FⅧ检测结果不及格的实验室分别占18%、24%及22%;FⅨ检测结果不及格的实验室分别占20%、24%及28%.结论 国内凝血因子检测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的要求有待明确和实施,部分实验室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较差.拟通过制订凝血因子Ⅷ、Ⅸ检测规范化的技术要求,组织相关培训,建立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等方式实施质量改进.
成斐王学锋周文宾戴菁彭明婷
血栓弹力图在判断脓毒症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异常中的价值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早期识别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30例脓毒症患者,入院72 h内同步进行TEG和常规凝血检查,同期记录患者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分析脓毒症患者的凝血特点,比较TEG、常规凝血试验、DI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患者常规凝血中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明显升高,TEG的α角、MA值和CI综合指数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EG检测的多项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存在相关性,R值与国际标准化率(INR)正相关;K值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INR、凝血酶时间(TT)正相关,与Fg负相关;α角和CI与APTT负相关;MA值与TT负相关,与Fg正相关;DIC评分与APTT、PT、INR、TT、D-D多项常规凝血检验结果中度正相关,与Fg高度正相关;DIC评分与TEG中的R值和K值正相关,与α角、MA值、CI值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脓毒症患者早期多数存在血液高凝状态,TEG较常规凝血试验能够更早地提示凝血功能异常,在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更大.
陈瑞娟望亭松车在前王学锋毛恩强陈尔真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试验
血栓和止血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血栓和止血问题涉及到血管内皮、血小板、血液凝固与凝固调节等4个方面,其中任何单一或多重因素的缺陷都可引起相关的血栓或出血性疾病。对血栓和止血相关机制和检查的清晰和全面的了解对血栓和出血性疾病诊治有重要帮助。本文着重对血栓和止血新近检查项目的认识作个概述,以利更好地用于临床工作。
王学锋
关键词:凝血抗凝出血性疾病
2种F10基因新突变导致凝血因子Ⅹ缺陷症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1个凝血因子Ⅹ(FⅩ)缺陷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筛查以及凝血因子活性及抗原含量检测进行表型诊断;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浆中FⅩ抗原含量和分子量大小;以中和试验检测FⅩ的抑制物。以PCR方法对F10基因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进行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诊断;构建F10基因突变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测定表达产物的FⅩ促凝活性(FⅩ:C)和FⅩ抗原含量(FⅩ:Ag)。结果:先证者FⅩ:C和FⅩ:Ag分别为<1%和53.36%,中和试验结果阴性,诊断为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M+)的FⅩ缺陷症。F10基因分析发现2个杂合突变:IVS5+1G>A和Asp368del。Asp368del体外表达显示FⅩ:C和FⅩ:Ag分别为(0.52±0.04)%和(85.9±5.0)%,为CRM+突变。结论:F10基因双重杂合突变IVS5+1G>A和Asp368del导致该家系遗传性FⅩ缺陷症。剪接位点突变IVS5+1G>A导致内含子无法正常剪接,影响FⅩ正常表达。Asp368del突变蛋白能够正常表达,但功能降低。
周佳维陈琼丁秋兰王学锋奚晓东王鸿利
关键词:基因突变分子机制
海参糖胺聚糖抗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研究海参糖胺聚糖 (hGAG)抗血栓机制。方法 :观察hGAG对内皮细胞的促凝活性、组织因子 (TF)、凝血酶调节蛋白 (TM )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的影响。结果 :细菌脂多糖(LPS)与内皮细胞孵育后 ,不同浓度的hGAG可使细胞促凝活性下降 ,TF抗原及mRNA转录下降 ,TM抗原表达及mRNA转录增强 ;hGAG可使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PAI 1抗原、活性、mRNA转录下降。结论 :hGAG通过下调内皮细胞TF表达 ,促进TM表达 ,降低内皮细胞PAI 1合成、分泌及抑制PAI 1mRNA转录 。
王学锋李志广储海燕璩斌王鸿利李家增
关键词:海参凝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型纤溶酶原灭活剂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L721R和Q860X复合杂合突变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L721R和Q860X复合杂合突变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PCR法对先证者αⅡb和β3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突变基因。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证实排除基因多态性。采用PCR定点突变法构建αⅡbL721R和Q860X突变真核表达载体,测序正确后用脂质体将其分别与表达β3亚基的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和CHO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膜上αⅡbβ3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鉴定αⅡbL721R和Q860X突变体在转染细胞内的总体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确定αⅡbL721R和Q860X突变体的细胞内定位。结果先证者在αⅡb基因存在T2255G(L721R)和C2671T(QS60X)复合杂合突变。PCDM8ⅡbL721R/PCDM8Ⅲa转染的293T细胞表面αⅡb为野生型的2.1%,β3为野生型的11.0%。PCDM8ⅡbQ860X/PCDM8Ⅲa转染的293T细胞表面αⅡb为野生型的31.9%,133为野生型的18.0%。Western blot法证实突变αⅡbL721R与β3共表达后,可检测到前体αⅡb(pro-αⅡb),但未检测出成熟αⅡb Q860X与β3共表达后,检测到截短型αⅡb蛋白。免疫荧光细胞内共定位研究显示L721R和Q860X突变αⅡbβ3蛋白大部分分布于内质网,仅有少量在高尔基体中。结论αⅡbL721R和Q860X突变不影响αⅡb蛋白的合成和pro-αⅡβ3复合物的形成,但阻碍了pro—αⅡbβ3复合物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转运,导致细胞内滞留,从而影响了αⅡbβ3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是导致血小板表面缺乏αⅡbβ3复合物、产生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机制。
沈卫章金佩佩丁秋兰王学锋李淑梅姜玉珍王鸿利
关键词:突变血小板无力症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被引量:19
2015年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是一组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该病患儿通常较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具有更早的发病年(胎)龄,更高的胆红素峰值和更长的病程周期,可严重影响胎儿、新生儿及围产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蔡晓红王学锋
共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